第17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搶在大量轉過頭來問罪和興師之前,與南朝議和與妥協的聲音,已經開始出現在了平城京中;甚至有傳聞有人向退位的光嚴法王建言,效法當初唐室東傳的故事,而通過女性親王的婚姻,讓南北兩家血脈重新合流一系。

  但是無論如何,朝廷一旦風向有變的話,首當其衝的就是作為總召集人的三河吉良家,而覆巢之下,他這個掌握實權的家宰,又豈有完卵乎。

  能夠交權自殺舉族流放,而苟且保全了一條性命,就是與他所能預期的最好體面結果了。

  要知道,光這個號稱「七海武」水軍(海賊)大將裡面的好幾位,都是與朝廷公卿關係密切的存在,或者就是乾脆就是殿上那位直接派出去代理人。

  於是,他剩下的道路似乎就只有一條了;

  除非投入全部力量孤注一擲,或許才有可能改變在新羅置地被動和挨打的局面,但是為此值得麼。

  然而這已經不是他一家一姓或是這個諸侯團體的事情了,其中的利益牽扯之廣,就連吉良家這個名義上的總召集人,也未必能夠掌握全面的。

  雖然有後百濟方面所許諾的,以清川江以東的東南部數道之地為酬謝,田土子女予取予得,但是目前也已經是騎虎難下來了。

  一旦這些各家差遣出來的精幹人馬和子弟族人,都被損失在了大陸上,那也意味著吉良氏為首的東國第一大武家集團,就此全面轉入衰敗之勢;

  而連帶的後果是,北面朝廷也很可能因此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再也無法發動有力的進攻,而只能處於被動和守勢的一連串影響和預期。

  如果再加上大梁對南朝的聲援和來自淮鎮就近的實質援助,那將長期對立的南北之勢重新翻轉過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了。

  只是,當他剛剛下定決心之後,就聽得外間傳來了通報聲。

  「啟稟守護代……姬路家的使者前來拜見……」

  「姬路家?……」

  周元祀遲疑了一下,疑問道。

  姬路家的前身,最初是作為雍國公主諸多沐湯邑的管代,而發展起來的渡來人(唐人)別姓諸侯;以境內的礦山,以及掌握了大量本州沿海的商業利益和海外船團運力而著稱東國。

  只是,這個世代以姬為姓由女人當家的諸侯,突然找上門來是什麼意思。

  ……

  我繼續坐鎮徐州的時候,流水一般的後續消息還在傳來。

  根據飛回來的信鴿和鷂子的簡單通報,劉延慶所部先頭已經出了楚州而抵達了高郵。只是在途中已經見到許多地方,正在或者已經失去控制,而呈現出種種明顯的亂象和無序狀態,特別是一些城邑內外,簡直就成了極端分化的兩重天地了;大多數地方就像是官府缺乏維持的力量,而徹底被放棄了一般。

  由此,他們還順道擊潰和俘獲了好幾股膽敢盤踞在道路上,試圖截奪過往軍資和行人的大團匪類。

  只是其中不少人居然還是來自原先淮南大營所組建的額屯墾營,甚至乾脆就是駐守地方的二三線前官軍;因為拖欠糧餉或是日常軍序供應不上,而紛紛帶械潛逃嘯聚山野而成為了打家劫舍,或是坐地受贓的盜匪之流。

  先行出發的南下特遣船團,應該也到了翁山大島附近。但是有一個狀況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就是原本駐留在當地的東海水師,全部都不見了。

  此外,洛都方面的眼線報告。

  因為後方的動亂和補給線的睏乏,按照江寧的均旨,河南道的官軍已經開始陸續回撤南下了;他們會相繼進入山南東道就食和休整,以減少在河南境內補給和就食的壓力。

  然後再經由五路總管寧沖玄,整頓和梳理出一隻少而精的可戰之兵,南下支援荊湖腹地的平叛。

  為此,這位便宜姐夫倒是私下聯繫了淮鎮方面,而用一些「力所能及」的代價,相對優惠得換走了那些淮鎮暫時用不上的裝備和其他軍需,還有三千隻翻新過的二手火銃。

  因此,雖然還有好幾個軍序和番號存在;但是除了洛都城之外,駐留在都亟道和河南汴州、鄭州一線的北伐軍,已經大為減少了許多。

  因為黃河決堤的口子還沒有能夠填補起來,大水肆虐過的一系列後續影響,河南西部大部分地區還是處於各種相對隔絕狀態,而淮鎮也只能與都亟道的官軍保持有限的聯繫和往來。

  至於大規模的輸送和用兵,短期內是別想再來一次了。

  然後是,曾經與我們隔水比鄰的淮南行營給正式撤銷了,而殘餘所部就地改為荊湖江西五路行營所屬,老帥兼樞密副使劉紹能也就地轉任為,僅次於五路大總管寧沖玄的行營副總管兼荊北招討使。

  而為了就近支援和維持山東道和河南道的官軍所需,蜀地部分地區再次爆發了抗捐抗稅的騷亂,但是很快就再次被從漢中回防蜀地休整的官軍給鎮壓了。

  好吧,也不是完全沒有壞消息,根據從江北邊上從對岸逃回來的船隻上所了解的消息;我那位舊相識和老朋友,駐地在潤州的江東道採訪置制使程煊麾下,突然發生了譁變和叛亂,裹挾甚眾而沿江向著江寧方向殺過去。

  第989章 浮夢(十四)

  江寧城外,已經滿是被解除了武裝之後,垂頭喪氣坐在地上等候發落的亂兵俘虜。

  「鬧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