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一邊觀望著那些輕裝的獵騎兵追亡逐北的掃尾和捕俘,一邊重整隊伍和裝備、飲水和吃糧,兼帶充當外圍的警護和戒哨。

  當然了,總計才三個整編營的驃騎兵,在這片數萬人乃至十數萬人鏖集的戰場上,他的相對數量還是有些過少。

  因此,他們不能脫離大隻步隊太遠的地方作戰,並且被嚴格限制與具有數量優勢的北朝騎兵,進行硬碰硬式的馬戰;遇到實力強大的敵勢之後,也不要格外戀戰或是過多的糾纏。

  經過嚴格的紀律和陣形配合訓練之後,他們就會按照操條迅速轉進回撤到,由附近銃軍步隊所構成的空心大陣當中;在這些善於守御的步軍掩護之下,進行簡單的補給和進食,在輔兵的幫助下整備甲馬,處理傷創等等;

  然後靜心等待下一次出擊的機會或是新一輪的作戰命令。

  因此,迄今為止劉唐手下安東驃騎健兒的戰果和斬獲,主要還是敵軍的步卒和少量哨騎而已;不由讓他有些意猶未盡的遺憾,或者說未盡全力的感覺。

  摘下滿是汗水的白纓帽盔,被戰地滿是煙燻火燎味的熱風一吹,他只覺得有說不出的輕鬆與涼爽;

  嘴裡嚼著鹹甜微辣而滋味十足的罐裝魚鬆,喝著皮囊里摻了燒酒的黑糖水,只覺得滿身疲憊和酸脹的四肢,都變得爽利了不少。

  至於袋子裡還有他自備的切片血腸和手撕肉脯,他暫時動都不想動一下了。

  然後他從馬鞍後的囊袋裡,掏出一大塊花生渣、豆粕和苜蓿干,加上魚骨粉和蛋殼,粉碎壓縮而成的馬料圓餅,連同一個熟雞卵子,連殼送到坐騎的嘴裡去嘎吱嘎吱的餵食進去。

  接下來他開始檢查自己的武器和裝具,將那幾隻卡在前擋上的箭頭,給一一折拔下來,仔細檢查了沒有多餘的傷口之後,重新鬆開和調整了鞍韉和轡頭,確認了沒有各配件和環扣都在自己的位置上。

  這才拿起那兩隻雙管手銃及其工具,細心的清理和裝填起來;別看這兩隻小玩意,就是木頭把子上裝根細鐵管子;可是在馬戰的瞬息照面當中,這種準頭不能及遠二十步以外的火器,卻是可以救命乃至決定生死的制勝利器。

  因為裝填好之後,可以很方便的藏在鞍具上而毫不起眼,甚至與弓箭一起偕行而不占多少地方和分量;

  依靠這個出其不意的玩意兒,他個人雖然沒有什麼斬獲;但是麾下健兒至少在近身的遭遇、追逐和纏鬥中,已經打殺和擊落了至少兩位數的敵騎、游哨了。

  待到打掃戰場和接管俘虜,而輕裝無甲的輔助騎兵營,也帶著補給大車趕過來之後,他們就更加輕鬆了。

  這時候,一名背插小旗的信兵送來新的命令,讓他們迅速調集前往東向行進三里半,協助一隻友軍完成對某處營壘的封鎖,以防敵勢突圍。

  「奉左陣前指之命,你們還要帶上這些……」

  信兵指著幾輛帶著長管的大車道。

  「一同前往支援的……」

  劉唐不由驚訝了起來,居然是數量馬拉的炮車。

  而且按照他在軍中識別手冊里的印象,看起來還是特意輕量簡化過結構,可以伴隨騎兵奔馳行進的騎炮車,因此最顯眼得就是兩個加固加寬過的,鐵質膠皮大輪轂。

  雖然炮架上只有兩寸半寸的長管徑,但是對於大多數普通營壘和野戰陣列,已經是足以構成威脅的大殺器了;因為相比普通步隊使用的散射小炮,這種特裝騎炮即可用攻堅破陣的球形彈,也可以轟開一片的散丸,或是最小號的鏈彈和杆彈。

  也是包括車營在內,由騎馬步軍構成得部分高機動部隊的標準配置,一般情況下用來鞏固和加強,長途奔走之後的攻堅和布防能力。

  於是在半晌之後,劉唐帶領的騎兵隊就已經護送著炮車抵達了目的地,一處被半包圍起來的據點——豐成戍。

  ……

  這是一處大型的營壘,光是目測至少有十五尺高的牆圍,內腔還不知道有多厚;根據外圍的俘獲所言,這裡原本是北朝在都亟道內進行軍屯的據點;開戰之後就被迅速增高加固成為一處,至少可以駐軍數千的大型城圍。

  因此,在缺乏足夠炮火支援的情形下,圍攻部隊約半個營初次試探性的攻打,就在守敵的箭雨之下受到了小挫,而不得不退了回來。

  「城壘中的敵人發箭的速度很快。」

  「箭射的準頭也很高。」

  劉唐一邊詢問著具體的情形,那邊四架炮車也推倒了合適的射程和位置上,開始接二連三的發威了。

  雖然,第一次試射的四發鐵彈只有兩枚落在牆面上,其他兩枚越過驚慌守軍的頭頂,落入了城壘之中,引發了若干鬼哭狼嚎式的嘈雜聲;

  但在炮轟之後,外圍的牆上開始在兩處靠近的彈著點處,出現了明顯的裂痕和缺口,看起來這處新築的城圍,其實並沒有預期的多麼厚實。

  於是在第二輪炮擊聲中,突然城圍下被塞死的門自內而外被打開了,顯然卻是城壘內的敵軍開始突圍了。

  「小子們,該我們上了……」

  劉唐不由精神一振的對著身後招呼道。

  第935章 驚破(十)

  在嚴陣以待而正好以暇的騎兵面前,所進行的突圍和逃亡行動,自然在最後還是避免不了以失敗告終的命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