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被熔斷的鐵索可以想辦法替換和續接起來,但是缺失掉一大段的浮墩和橋面,卻不是那麼容易在湍急的黃河大汛之中給補充上來的。

  而正是有了這些杯水車薪的外援支持和穀物,他才得以發動部下乘著雨水的掩護,對著城外的南軍發起新一輪的反攻戰役。以折損和失蹤上萬的代價,擊破了南朝至少兩個軍序的營盤,差點就將不善平原野戰的蜀軍,留在城外的後方營盤給連根拔除了。

  但是這個戰果,對於整個都畿道占據的改善也不過是稍加起色,卻並無根本上的實質變化而已。

  第923章 臨峙(十八)

  隨著第二批輸前物資的上路,而一隻又一隻打著各色旗號的營團,相繼匯聚到臨沂城附近,我的日子也再度變得忙碌起來。

  一批又一批新出產的火銃和爆彈,還有新鑄造出來的大小炮,被送到他們的手中進行最後的試射和效驗。

  而隨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一車又一車物資,也隨著各地漫長蜿蜒道天邊盡頭的輸送隊伍,還有被從附近牧場驅趕而來的大堆畜群,堆積如山的壓縮草料塊,如同百川入海一般的匯聚到了沂蒙谷地當中。

  一時之間,沂河谷地兩岸可謂是人馬嘶叫,槍炮轟鳴的喧鬧連天。

  雖然這次出兵非我所願的事情,但唯一的好處這也是名正言順擴充軍隊的機會;

  從各地屯莊農場工礦場地,優先挑選出來的預備役和後備兵員,配合聯校那些正在軍中見習的生員,相繼的補充進那些只有基本構架的暫編架子營團里,進行短促的整編和磨合訓練。以充當和作為主力出征之後,接替地方要點的守備和延邊防線的駐守力量。

  當然了,無論局勢如何變化。

  淮東一支最基本的軍事建制當中,都必須強制要求最基本比例的軍官、士官和老兵為骨幹,哪怕是三流的守備團里,也被強制要求保留一定傷殘退養老兵的比例;這種嚴格的標準和底線,也是一貫限制淮東軍無法急速擴張的最大制約條件。

  因為按照日常的狀態和周期下,通過按部就幫的後方培養和前沿戰地的磨練,擴編所需的合格人手,補充起來相當緩慢的緣故。

  如果光是符合基本條件的兵員,在淮東如今的大致人口基數和工礦農林漁業等方面的產業人員底蘊上,其實是完全不匱乏的,甚至是可以綽綽有餘的打上好幾場大戰。

  但如果完全用新兵去組成部隊,如果面對和遭遇上嚴整有序或是訓練有素的敵人,那士氣和鬥志將很容易被拖垮和粉碎,那簡直是給人送人頭和裝備之類的嚴重不負責任了。

  雖然通過源源不斷將他們,送上殘酷的戰場自然淘汰,也能夠獲得倖存下來的合格兵員,乃至老練的士官和軍官苗子;

  但是這種亂世的藩鎮們慣常所用選蠱式的軍隊汰練方式,對我麾下習慣了效率與精細的淮東體系而言,實在是太過資源浪費了。

  明明能夠用排隊槍斃的精密嫻熟戰陣,來堂堂正正的壓制和摧毀敵人,又何苦放棄自己的優勢,把智商和素質都拉到敵人廉價炮灰的水準線上,去打所謂的亂戰、浪戰呢。

  畢竟,按照最初的理想和目標;我要的是可收可放和進退自如,指如臂使指的精銳健伍;哪怕打了敗仗也能百折不撓的保存下有生力量,而繼續吸取教訓而擁有成長性和發展潛力的新式(近代化)軍隊。

  當然了目前這個理想,也僅僅在實現了很少一部分而已。

  為了這次戰備和擴充的需要,淮東的槍炮工場也將大部分產能集中起來,轉而以十二個時辰不間歇的加班加點和輪替和倒班,生產了一大批應急所用的「新」火銃。

  當然了,這批趕工加急生產出來的新火銃,屬於軍中配備的制式火銃的極端簡化版,乃是吸收和汲取了眾多外銷的,偷工減料縮水低配版火銃的經驗之大成,而追求規模數量的專門產物;

  除了統一的制式外觀和口徑之外,就是極大簡化火銃構件和零件數量,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和工藝難度,以追求最大限度的產量和壓縮批量生產的周期。

  因此,除了配件和護木都是最便宜的外包大路貨,構成的零件被儘量一體化成型而縮減到十一個之外,就連最關鍵的銃管材料,也是採用了高鍛熟鐵,而不是現有的低碳鋼硬化身管;為了承受正常標準的子藥,管壁也被加工的更厚,配件尺碼也稍大一些,而令總體的分量增加了不少。

  由此作為一支燧發槍,綜合下來唯一的優點就是足夠簡單可靠,上手容易而已。當然了,這種新火銃也不是給淮東的主戰部隊用的,而是用來替換下防戍營手裡,那些雜七雜八的三眼銃、火縄銃之類的非制式裝備;

  而將那這些過時老舊的玩意,淘汰給三線的守備團和工礦場地的巡護隊繼續使用。

  反正,我也沒有指望他們能夠扛著這種新配備的武器,進行長距離的機動和作戰;只要能夠在日常駐留狀態下,依託沿線遍布的城壘和發達的道路交通,滿足內線短距離的防守作戰或是突發狀況的鎮壓任務就行了。

  當然了,其中也有拿了一點不和諧的小插曲。

  羅驃騎前些日子檢查地方武裝的整備和訓練情況時,查獲了好幾起發生在守備團的盜賣武器事件;

  卻是沿海地方的一些守備團里,有人私下將武器倒手轉賣給了,那些來淮東境內做生意的商人,或是停泊在附近港市裡的船主什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