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此同時,一亦東郊的河南別遣軍開始攻擊之後,城內的中路大軍也派出至少兩個軍序,沿著城牆內側輪流對牆上的守軍發動牽制性的攻擊。

  而在等候的間隙當中。

  開戰之前的加餐,也被伙夫們手提肩扛著,送到了這些白兵環列之下,拄著火銃蹲坐在地上,一邊埋頭檢查身上的帶藥彈藥和裝具,一邊沉默待機的銃兵之間;

  主要是用鯨油和代肉罐頭,所製作炸肉丸子和煎肉餅;再加上各種菇類曬乾磨粉製成的菌干醬調味,連同一小截切片的血腸,裹在現貼的雜麥餅里,搭配罐頭雜碎煮開的湯水;格外的有油水而耐餓。

  一時之間香氣交錯瀰漫在抵臨的營盤之間。

  相比之下,遠處友軍營地看起來還要紛亂和嘈雜一些,而營中的備戰吃食則是大餅,豆豉和風乾的醬肉,還有一鍋清可鑑人用剩飯菜渣撈煮的稀羹。

  同樣讓大多數人狼吞虎咽而爭搶的不亦熱乎。

  只是其中再度作為先鋒大將的索超,看起來就沒有多少的食慾和胃口,而將自己名下多了肥膩膩的肉片和蒸鹹魚的專屬份額,主動讓給左右的親從。

  同樣的投入和或是標準之下,淮東方面始終能夠比傳統的官軍,提供更好的後勤配給和伙食待遇。

  一方面乃是淮東本身的建設生產運動和軍事編管下的屯墾開拓,可以提供幾乎源源不斷的廉價副食品和農產品原料來源,在內部調撥流轉之下,幾乎不增加什麼多餘的成本;

  另一方面,就是古今中外通常而言的所謂體制問題。

  也就是杜絕了傳統軍中層層過手,或是伙房人員雁過拔毛式的陋習和潛規則,堅決避免軍事主官以下的直接沾手其中,而產生相應的利益牽扯;

  諸如團隊以下的伙食投入和管理,始終由軍中輪流選出的士兵委員會代表,與後勤部門進行點對點的交接和日常監督,以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和實現簡單的落實到人。

  再加上相對合理的後勤管理制度和更加先進的物流輸送效率,所帶來的成本節約和減耗增效的天然加成;因此自然而然的就在日常的運作結果當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和反差了。

  最後能夠出現在底層士卒鍋子裡的,不足最初投入三成物料與足足達到八成的結果,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比如人吃的像樣食物和形同豬食飼料之間的風評和非議,自然而然的就在交流和接觸當中,給醞釀這擴散開來。

  同時,也給那些享受了其中既得好處的友軍將官們,帶來了不少壓力和麻煩。

  只是在這個備戰過程當中,也冒出了些許不和諧的音符。

  「什麼。」

  風卷旗凝眉重鎖的看著負責糾檢軍中的虞侯官。

  「防戍第二十一、二十三營,昨夜相繼有人失蹤了?」

  「還是帶械失蹤的。」

  但是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風卷旗充分備戰的心情,他已經下定決心打好這臨走前形同收宮的最後一戰。

  把淮東軍的名聲和威風展露出來的同時,也是儘可能得減輕軍中的負擔,而以比較輕鬆的姿態踏上歸程,這也在他得到權宜的授命當中。

  因此,經過這段時間的戰地裝備測試和數據收集,一些彈藥上的使用限制,終於可以放開了。

  而對於上東門內的北國守軍而言,對面再次高高升起的飛舟(觀測熱氣球),在夏日灼熱的空氣中送來了某種不詳的味道。

  而這種不詳的味道,也很快變成某種激烈無比的現實。那就是隨著隆隆炮聲飛馳而至的碩大鐵球。

  經過先前敲打城頭炮位的戰鬥,城牆上的守軍已經沒有多少,可以在這個距離上做出反擊的手段了,而只能像是被驚動的蟻穴,躲在倉促的躲在各種自以為安全的掩體背後。

  因此,其中大多數經過頗為精準的觀瞄之後,都射入了城壘和牆垛,殘破的縫隙與缺口當中;進而而在相對狹隘侷促的空間裡彈跳反射著,給躲在其中守軍帶來尤為慘烈殺傷的血肉地獄。

  以至於其中的情狀太過可怖,而匆匆敢來填補的後隊,竟然一時之間為其所震撼和驚攝,而遲疑著不敢進場。

  然而,在戰場之上任何的遲疑和猶豫的片刻,都是致命而可怕的連鎖反應。

  而東面都部署張德坤,無疑就是這個連鎖反應的最大受害者。

  事實上,當城內的南軍也聞聲而動,在推上來來的足夠火炮的掩護下,如同潮湧一般的衝過城牆夾道時。

  他不惜人力物力匆匆趕建出來的外圍牆壘,幾乎在一照面的過程中就輕易被打出無數個缺口,又在蜂擁而上的南兵面前崩潰了,而只能退到原本相對堅固的城牆上去繼續堅守。

  而在城外攻城的營地中,來自帥司的聯絡官李觀魚,也在仔細觀察和評定著淮東炮隊的表現。

  「雖然都是些近程所用的細管小炮……」

  「但是打起來卻是又快又准啊……」

  「數目上也更多,更移動輕便……」

  「集中起來用就可以輕鬆壓制一片啊……」

  「比起神機軍的那些沉笨的大傢伙……」

  「其實更適合用在城中的攻戰啊……」

  「能夠不能向帥司建言一二……將其這些炮隊且留下來聽效……」

  另一方面,城內十數人推動的炮車,也在緩慢的沿著廢墟中清理出來的臨時過道,碾壓過凹凸不明的地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