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隨著信使往來馳騁的短暫幕間,中軍再次升帳之後。

  「諸將聽令……」

  魏晨已經有了決定,而斷然喝聲道。

  「某將率殿前軍所部與前軍一同親往應敵……」

  「餘下兩軍各出一個齊編滿裝的營頭……陣前聽效……」

  「其他軍額就地轉為駐隊,輪流看營守壘確保後路輸送不失……」

  「此外,中行大軍也會派出左驍衛一旅馬軍,又神機軍重隊一團……協同巡守後路……」

  「二次北伐的興亡成敗,如今皆系我等之身……」

  「值此危亡赴難之際……」

  「還望諸軍將士戳死與力,拼他各天大的功績和前程出來……」

  「事情若有不諧,某將親率斷後……」

  第896章 反動(十一)

  相州州城安陽,奢華的夜宴上,卻是一片噤若寒蟬的氣氛。

  雖然已經清洗過地面,並且蓋上毯子而重新擺上酒席,點起薰香和鯨油燈;卻是依舊揮之不去那彌散的空氣中淡淡的血腥味。

  而本地臨時找來的樂工、歌者和舞姬,卻已經蜷縮在牆角瑟瑟發抖著,就像是一隊抱團取暖的鳥獸。

  當然了,除掉那些已經被堵上嘴巴拖出去,或是當場解決掉的雜音之外,在場剩餘的賓客們,臉色也不是那麼好看。

  而作為宴會的主人,剛剛上演了四廂伏甲舉杯為號,而當場剪除異己一幕的河北行台大都督張邦昌,也一手握著琉璃盞,一邊冷笑著,仔細打量和觀看著堂下那些,依舊沒能從震驚和錯愕中回味過來,而仍有些戰戰兢兢的人們;

  似乎是想從他們臉色上確認,對於自己的蓄謀已久的號召和倡議,其中有多少是真心實意,又有多少還是虛以委蛇,或是可能時候反悔的。

  這些人中文武皆有,有的是他的老部下,有的是新進在投附麾下的;還有一些來自附庸勢力的代表,或是地方郡望殘存的頭面人物;他們都穿著華麗或是精緻的衣袍,而卸除了最基本的配兵。

  顯然他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自己審時度勢的眼光和機變手段。讓他一次又一次的躲過了戰場的危亡和政爭中的侵軋,而始終善存自身而保持了足夠的實力。

  顯然這一次,他也不會例外的;想到這裡,他側身向後做出個禮讓的姿態來;

  「接下來,就有請天使宣詔……」

  「頒給賞賜和冊封列位……」

  ……

  作為最是鄰近的勢力,淮東方面也是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相州發生事態和變故的報告。

  「什麼,張邦昌接受國朝的勸誘……」

  「已經在相州宣布全面歸附大梁……」

  「在當地就任為河北招討路置制大使,權安撫經略使……」

  「治下的軍民人口開始出現大批的逃亡和出奔事件了……」

  接到了河北張邦昌易幟的消息,我可謂是風中凌亂了下,然後就被驚訝的無以復加,而久久的沒有說出話來。

  而臨時被召集而來的趙隆和崔邦弼,也是一臉的震驚和詫異。

  這麼一轉眼之間,張邦昌這個割據河北的最大勢力,居然就搖身一變成為了我們名義上的友軍和鄰鎮了。

  而作為長期私下暗通曲款的淮東鎮,卻是到了最後一刻依舊對此一無所知,看起來對方對此一直藏得很深,甚至瞞過了絕大多數的手下和親信;

  要知道在張邦昌的身邊,淮東也是用金錢和其他利益上的紐帶,維持了好幾條定期提供消息的合作者渠道,這一次卻沒有發揮出任何的作用;

  或者換一個角度說,國朝負責經略此事的人,對淮東提防的很深,以至於徹底將厲害關係最大的淮鎮,給小心謹慎的排除在外了。

  而這種敵我關係的錯位和地位角色的互換,所帶來的影響和混亂,也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我的治下。

  正所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敵方陣營中潛在的盟友一夜之間變成了高規格的友軍。話說,那這以後還能不能痛快的玩耍……好好做生意了,或者名正言順的在河北謀取利益了。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一直相當惜身愛命善於保全實力的張邦昌,居然有足夠的勇氣和魄力,對著北朝勢力收縮和後退的地方,主動發起全盤的攻勢。

  不僅僅是因為某種冒險投機撿便宜的賭徒心態,只怕背後也有朝中足夠分量的人給他背書和擔保,讓他無須顧慮和擔憂淮東方面的反應和動向吧。

  但是他們具體的行事,要想徹底繞過淮東也是不現實的,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淮東對內的控制力都是,那必然就有所名面上的正常行事手段,作為私下活動的掩護和混淆視聽。

  往最壞的嚴重後果想,就是說或許在淮東的體制內外也有知情或是不知情的人,在國朝的大義名分下,暗中給他們提供便利和協助。

  比如除了近在咫尺的淮南行營之外,布政司李格非或是轉運使曾華的手下,乃至陸務觀負責的觀察使衙門,都有程度不等的嫌疑和可行性。

  更何況,而對方占據的地盤越大,能夠從國朝所獲得條件和待遇就越高,自然而然的也會對淮東地緣格局,形成潛在的壓制和抑止;

  特別對他這樣功利當先的實力派而言,一旦涉及到國朝能夠給予的功名權位之後,這就不是簡單的利益交換可以解決得了的問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