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索超這樣率先登城並且平四站穩腳跟,而為大軍打開通路的先登勇將,就成為了軍前為數不多值得大肆嘉獎的亮點,和用來鼓舞和宣傳的典範事跡了。

  由此,也奠定了他這個「急先鋒」的名頭和新綽號。

  只是,尚且有所美中不足的是;把他召集過去的本軍統制官周子虞,雖然充分肯定了他的登城之功,拍著胸口保證和嘉勉他的功勞;

  但也隱約表示了,對於他在戰鬥中主動招喚,前軍所屬將士來幫忙的行為,多少表示了某種實在有些不合時宜的異議,以及只能下不為例的態度。

  然後,他就的處理一下自身的問題了。別處的傷口都還好辦,以他的級別和功勞軍中有得是妥善處置的辦法;但是那處圓護被打碎,又嵌入胸前皮肉的傷創,就有些棘手了。

  因為雖然傷的不深,但打破的圓護碎片和鉛子一起,都可能嵌在皮肉里,用尋常手段和器具是無法完好取出來的。

  而眼下軍中最擅長處理火器創傷的,無疑是同樣以運用火器著稱的前軍所部,因此,幾個部下攙扶這索超,很快就找到了位於城下後方的前軍駐地。

  而作為某種意義上的難兄難弟,他在戰地救護營里遇到了前來換藥的酈瓊,只覺得脾氣相投而一見如故起來的種種故事,卻又是後話。

  與此同時,在「只有火器才能對付火器」的命令下,來前軍的大隊銃兵也得以開上已經奪取的外關城樓,開始占據了制高點而與那些退守內關城的北軍,密密麻麻的隔空對射起來。

  稍後的準備的延遲之後,震耳的爆炸聲和轟鳴也在管城內響起來;卻是在牆頭排射火銃和拋射弓弩的掩護下,重振旗鼓的選鋒士開始沿著被堵塞的城牆連接部,向著內城發起衝擊。

  而一些小型的攻城器械也被搬運進了城門,開始對著敵軍占據的內城部分轟擊起來。

  ……

  而在洛都城外營壘的一大幅沙盤地圖前,右樞密使兼鎮京軍馬總管,燕山公張叔夜,也在沉吟不語的聽著屬下的呈報。

  「洛都城外東區和南區最新增築的土木作業,已經完成八成左右……」

  「期間累死倒斃者約有數百……還需要更多的物料……」

  「是否從城中民間,拆取一應所需……」

  「通行河陽三橋的畜力告急,積壓在北岸的物資器械與日俱增。」

  「需得從城內徵發更多的民壯,以充役使……」

  「畿內南線和西線已投入的七個軍序……」

  「目前長時間失聯和已經確定潰散的有四個軍序。」

  「剩下可以確認退回洢水北岸和洛水以東,三個軍序具已損失過半……」

  「急待補充人員甲械後方復可戰……」

  「汜水關告急請援……」

  「守關督戰的神標軍第四將,要求優先補充火藥鉛子和猛火油……」

  「報,龍門山大捷……」

  「楊使君再度成功伏擊南逆先頭人馬,陣斬四千餘眾……」

  「再次請求黑麟騎的權宜用途……」

  第863章 風動(十八)

  新羅藩/行海東道,全羅道境內西北部。

  在臨近忠清道和尚慶道的各路分藩諸侯信使,各種厚幣結款的不停哀告乞求之下;第四兵馬使兼全州馬步都監楊再興,也終於引兵開出了全州城,向著江原道奔殺而去。

  之前雖然是一直保持著隔山觀火,而坐視其成的基本態度;畢竟,無論是對那些捲起反亂的「後百濟國」,或是臨近割刀的對方諸侯來說,淮東鎮無疑都是需要警惕和防備的外來者。

  但是隨著這些本土的諸侯,哪怕聯合在一起組成大大小小的聯盟和團體,也不是那個那個善於發動底層貧民奴口,而呈現席捲之勢的後百濟國的對手,而在喪師失土節節敗退的局勢日艱之下;也不得不放下一慣矜持拿捏的身姿和節操,不約而同的想起了淮東鎮,這個接境的虎狼之鄰。

  而對於淮東鎮來說,也正所謂是時過境遷,與後百濟國的停戰狀態,隨著博羅會與淮東矛盾激化和對立,也將不復存在了;雖然尚且不是最好的時機,但短期內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經過這兩年時光的經營和運作,淮東在全羅道的代理統治與直接經營已然穩固了許多,直接治下的人口已經達到十數萬之眾,通過本地代管和諸侯治理下,專門提供錢糧和勞役的人口,也有數十萬的規模;

  因此,除了在本鎮方面的全力支援之下,全羅道沿海四郡盡起的六營淮東健兒之外,還有全州六家聯盟為首的本地諸侯所提供一萬藩兵,以及各地自願追隨旗下的中小莊頭田主,聚集而成的四千武裝夫役隨同出陣。

  因此,在一路沿途的匯聚之後,進入臨界的小山城之前,已經是一支井然有序而浩浩蕩蕩的隊伍了。

  穿過低矮起伏的山石連綿之後,後百濟國所據有的江原道,原州郡的曠野,就徹底袒露在他們面前了。

  而在曠野和山勢延伸開來的遠處河流渡口,這兩年由駐守當地的彌勒軍,所修築的那些土木城壘和寨子,像是狗啃過一般的醜陋建築,就這麼雜亂無章的橫亘在前路之上。

  在兩萬人馬的滾盪洪流面前,不多久之後這些攔在路上的「違章建築」,根本還沒能卷盪起一點塵埃或是產生一點妨礙,就在被驚嚇的四散奔逃或是跪地求饒的守衛,以及迅速蒸騰而起的烈火和塵灰當中化為灰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