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才是新近從安東之地招募和引進回來的新銳兵種——安東驃騎,也是淮東麾下第一種可以正面沖陣,而不落下風的北地特色騎兵。

  因為他們騎乘的主要都是血統優良,爆發力和負重耐力,都有明顯優勢的遼東駿馬。因此在整體防護和突擊裝備上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和餘地。

  比如整片鍛制而成的戰馬護胸和薄鋼頸鎧,以滿足衝擊敵陣時的基本防護;又比如他們除了傳統的馬槊和旗槍之外,還會額外多配備一把馬戰和破甲用的刀斧棒槌錘棍等等。

  此外,雖然還未能掌握馬上火銃的技藝,但他們還有相應騎射的本領,可以比較嫻熟使用特製的鐵臂弓和連弩之類,作為近戰接敵前的牽制乃至壓制力量。

  因此也被寄予了相當的厚望,而在左虞侯軍的名下最終合成混編做了三個滿員營,外加三個兼做候補的輔助大隊;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與老字號的獵騎營,形成並駕齊驅之勢了。

  這一次為了押送這批供應前軍的軍資,穿過廣大敵占區的需要,而專門派遣了一個驃騎團出來負責沿途護送和警戒,而黃淮大平原的地勢,顯然也成為了他們縱橫馳騁的上佳舞台了。

  只是在帶隊的正將張憲要求下,他們採取了某種不同以往的對策和態勢;讓大隊人馬先行前出,而騎兵遠遠吊在後稍,保持三刻到半個時辰的基本距離,而通過每隔一個時辰的接力傳訊來保持聯繫。

  這樣就不用將機動性甚強的騎兵,給長時間羈絆在運輸大隊附近,而同樣能夠起到某種練兵的效果。一旦運輸本隊遭遇沿途敵軍的襲擾和強攻,得到傳訊的騎兵大隊就可以從外圍突入,進行牽制和援應使其無法全力投入,乃至裡應外合擊破敵勢。

  如果敵方的實力更加強大,那這隻外圍機動騎兵的存在,無疑能夠使被圍攻的運輸大隊,在士氣和心理上堅持更長的時間,而最終等來後方得到消息的援軍。

  因此,在三下五除二的追擊和清繳之後,幾面帶有金桐等特殊裝飾的旗幟,被這些陸續回歸的驃騎兵,耀武揚威式的重重投擲在地面上。

  留守的將士們,也完成了對於車載貨物的檢查;除了死了幾十匹騾馬,破了一些袋子而散落了好些麥豆之外,就在沒有更多實質上的損失了。

  而被用裝滿穀物和鉛塊的袋子,嚴嚴實實包藏在車裡的桶裝火藥和猛火油,更是沒有絲毫的泄露和損失。

  眼見大部還整好以暇,此時此刻身為主官的張憲,也再次提出了一個想法和決定。

  第849章 風動(四)

  隨著大隊人馬打掃完戰場離去,又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日頭逐漸偏斜下去。

  梁山故舊出身的王定六,抱著裝填好的長銃,腳邊放著擦拭乾淨的曲柄尖刺和開封掏空的罐頭,蹲坐在荒草里叼著根肉條慢慢咀嚼;

  他嗅著空氣中折斷的草莖汁液,混雜著硝煙和血腥的氣息,一心等待著大路上可能出現的敵軍後援。

  然後在慢慢等候的遠近鳥叫蟲鳴聲中,一遍遍的反覆檢查武器和彈藥,比如細緻的將槍膛通上幾遍,防止有更多的殘渣和積垢,往復轉動機柄和輪簧清除浮塵再上油。

  而皮質腰帶和挎包里那些,按照二十到三十之數成排塞滿的紙包彈藥,也被拿出來一枚枚對照著看有沒有破損和泄露,再把它們重新挪動調整到手肘下,最方便快速拿取裝填的位置上。

  隨後一版錫箔壓制的火帽被拿了出來,按照十錠的橫列割成方便裝填的條狀,然後輕輕的繞在手指上,只要拇指用力一壓就可以裝上了。

  而原本火銃後膛上那片用來切斷彈包尾端的鋒利後閘,也已經被取消了而改成一個專門填塞錫箔火帽的發火小孔。

  這樣就省下了過往還要咬破或是閘斷紙包彈尾,再輕輕側向抖撒出些許火藥,用燧石摩擦引燃,而往往弄得滿嘴灰黑的過程和步驟。

  而另一些人身邊,還放著長柄球頭的玩意,然後按照數枚的排列別在腰上,但只有在臨戰的最後一刻,細長的瓷粉發火管才會被插進去。

  還有一些人的武器,則是身管稍短一些的連珠銃,盤坐的膝蓋上若干個圓柱狀的彈輪給裝填得滿滿的,塞緊火帽後就逐一套進腰帶的皮套里,然後就這麼橫在膝上閉目養神起來。

  每過一陣子,還有有附近經驗老到的老兵,低聲輕輕的催促和提醒那些年輕士卒,改換一下姿勢,順便按摩一下腿腳被壓迫的部位,以免在需要的時候因為身體蹲座的麻痹,而站不起身來。

  在蟲子叮咬和汗流浹背又被烘乾的半個多時辰煎熬之後,他們還是等來了那些姍姍來遲的身影。

  只是比起之前那些半道埋伏的敵人,他們行進奔走的十分倉促和急切,已經逐漸失去了正常的隊形,就連手裡舉著「興定」字眼的旗幟,也有些歪歪斜斜的,許多人身上滿是塵土和焦渴的表情,而在不停的用皮囊喝水。

  「就是這時……」

  王定六耳邊傳來本隊隊將石勇壓低的聲線。

  然後在幾聲急促而尖銳的喇叭聲中,他們豁然站起身來。像是個八字分布的兩個半月形伏擊位,頓然將這些驟然受驚而駐足停聚在道路上的敵軍隊列,給大部分包攬進去。

  所有的長銃和連珠銃都按照遠近的排次和分工,對舉向了被標定好的某段方位,然後就綻放成了秘密麻麻的火光和煙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