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但要能種田儘快獲得產出,還要保持足夠的戰略主動性;也就是維持有限而精幹兵力的情況下,對平盧道營州方面的北朝軍,進行持續的騷擾和試探。以保持足夠聲勢和壓力,以及事態上的主動性。

  這就要求對騎兵的運用,與和步軍協同也要有相應的經驗和水準。還要有足夠的機變和城府,可以及時處理北面羅藩地盤上的發生的事態。

  因此,也讓我一時有些委決不下了。

  第772章 憂亂(七)

  遼西低矮起伏的丘陵之間,已經被蜿蜒不到邊的隊伍,給占據了。

  旗幟招展大隊人馬前呼後擁,簇擁著行進的一輛用氈毯和裘皮包裹起來,豪華馬車之中,仍舊沒法起身的藩主羅湛基,至少看起來蠟黃的臉色稍稍好了一些。

  因為都監駱秉聲的先遣馬隊,抵達新城州(治今遼寧省撫順市北高爾山)的消息,在延遲了好幾天之後,總算讓他稍稍安下心來。

  雖然他們依舊沒有發現那只在地方肆虐的敵人,也一時半會沒能搞清楚本家那裡的干係和變化。

  這樣就算是遼城本家那邊,真的出了什麼問題和變故,他也有這麼一個可以聚附人馬和追隨者的根基之地。

  新城州,顧名思義就是一座歷史較短的城池,源自數百年前唐太宗初次東征高句麗。

  而取得遼東之境後,在遼河流域上游的關鍵位置,派行軍總管姜行本建造了這座新城以為屏護。

  後來因為相應的地理勝勢,也成為太宗二次東征,乃至歷代營州都督攻略高句麗,集結兵員,囤積物資的前進基地和邊塞要鎮。

  高句麗覆滅之後,這裡又成為鎮壓此起彼伏高句麗殘黨的大本營,是以從儀鳳二年(677年)至開元二年(714年),一直是為安東都護府治所。

  後來才重新移回遼東城。

  現如今,也是遼東乃至整個安東南部與中部之間,掌握樞要的重鎮,因為在歷史上一度同樣做過安東都護府治所的緣故,在城池格局上甚至還要比,如今的羅藩首府遼城更大一些的。

  雖然經過歷次的徵調,但是其中還是儲集了不少物資和兵備。原本都是為了對付和防備,那些自成一體不從號令多年的北方諸侯聯合。

  當初的安東二十五家諸侯、四十七姓分藩,就在這裡發下盟誓,一旦遭到北朝或是山外草原諸侯的入侵;無論如何的嫌隙和積怨,都要立刻放下各自的紛爭,而在一致對外中守望互助。

  並且共約敢有背盟者,奪其藩號領有,各家共擊之。在此後來又發生了許多事情。

  包括薛氏為首遼西諸侯的背盟而走,而導致安東道的勝勢逆轉;北方諸侯不堪征戰疲敝,而暗自分裂出去自成一體;

  其中至少有十數家諸侯,成為這個實踐這個盟約的代價和祭品;而羅氏也得以在缺少薛氏的情況下,重新掌握了安東半數諸侯的盟主身份和主導權。

  因此,這裡也再次成為他內定的二度會盟之所。

  事情發展到如今的局面,就算是刻意封鎖之下,軍中也不可避免的對於後方發生的事情,各種議論紛紛和謠言四起起來。

  特別是那些盟友和附庸的諸侯們,他們自有自己的渠道,也沒有義務替羅氏分憂和隱瞞的,只怕是恨不得更加推波助瀾一些呢。

  只是在消滅了頭號宿敵薛氏的大勝之勢下,不得不有所收斂和被輕易壓制下去而已。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這種羅氏主導的獨大勢頭,可未必能夠一隻保持下去的。

  待到新城再盟完成之後,本家那裡就算再有什麼意外和變數,也無關大局而可以用手中的強大實力和名分,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

  如此的狀況,在羅藩的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但是通常情況下,無論是地位動搖的藩主,還是來自家族內部的挑戰者,都被局限在內部的高端層面上,而避免對家族的實力和權威,造成過多的削弱;

  至於那些想要靠盤外招破局的人,也是從來是無法通過公然的叛亂,獲得自己的成功和勝利的。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逃亡在外,然後被家族的死士或是重金懸賞的刺客,給幹掉。

  因此,他實在想不出,後方還有什麼對策和手段。這時候,四平八穩的馬車之外傳來了通報聲。

  「主公,蘆關到了……」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到東山城裡去過夜了……」

  不知何時,他們已經走出了丘陵地帶,而抵達了相對開闊的遼河平原。

  而矗立在山地邊緣的東山城,已經轉眼在即了。

  這處曾經葬送了羅氏大半數高層,也葬送了薛羅兩家和解之路,衍生出一系列變亂的傷心之地。

  因此,羅湛基拒絕了進城駐紮的要求,而要求在城牆下另立宿營地。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當夜就城中就冒出了喧囂聲。

  「回稟主上,是出蘆藩與竺藩的人馬,在城中的街市上大打出手。」

  羅蒼梧站在身邊稟告道。

  「不過,已經被彈壓下去了……」

  「多派些人盯著點……」

  羅湛基有些疲倦的吩咐道。

  因為是在回歸路上,各家都逐漸放棄了管束和紀律鬆懈起來的緣故,這些諸侯一點兒都不見的消停多少。

  ……

  與此同時的江寧行在。

  一份來自淮東的觀風團中,寫的花團錦簇而看起來頗為言之有物的奏進扎子,被擺在石頭城行宮的監國案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