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羅藩明明已經得到我的警告,為什麼就一點防備和警惕都沒有,而任對方長驅直入了呢。

  然後,在大帳前的旗杆上十幾顆高懸起來的家臣人頭,總算讓我得到一個差強人意的回答。

  不是身為藩主的羅湛基不重視這個消息,也不是前沿軍隊的疏忽;而是在往後方傳遞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居然被相關負責的人為疏忽給遺漏了。

  好吧,我徹底無語了。看起來在倉促的應戰和動員之下,連帶羅藩的情汛和傳譯系統,也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只是近來被一路高歌猛進的勝利和捷報所掩蓋了,因此,一旦後方遇敵之後,就徹底被爆發出來了。

  第760章 徒變(五)

  被圍著水泄不通的開義內城一角,在少數人的警戒之下,滿肚子心思的薛鼎封,也籍著吊籃重新回到了內城的城牆上。

  而城區中的喧譁聲還在繼續著,卻不是之前堅持戰鬥的聲音。

  而是那些諸侯的人馬按照約定,開始以清剿隱藏的薛氏殘餘的名義,自行在城區中獲取相應的報酬和變相犒賞自己的部下了。

  因此,其中蕩漾開來的哭喊和叫罵聲,就算遠在城頭上也可以清晰的聽到。遼西之地雖然素來以民風彪悍著稱,但在全副武裝成群結隊的諸侯軍隊面前,個人的武勇也不過是某種無能為力的雜音。

  當負隅頑抗的男人和老人都滿身血污的倒在地上,而躲起來的女人和孩子,被抓著頭髮拖出家門,然後,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被翻找了出來,然後又亂糟糟的在院子裡和街上面堆成大堆小堆的。

  緊接著,他們就開始興高采烈的享受自己的戰利品和被蹂躪者的絕望。當然了,他們多少被交代了,嚴令將這些俘獲的人口致死和傷殘的。

  因為,只要四肢齊全的經過淮鎮營地的檢查,再送貨上門到南方青浦河的小港去,就可以換回相應的身價錢來,而這些身價錢回過頭來,又可以在海邊的臨時駐泊區,就地採買那些淮東輸送過來的特產和物資。

  而以薛鼎封為首的內城軍民,卻是無能為力的什麼事情都沒有辦法做。因為,他們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

  薛鼎封也只是沉重的嘆息一聲,只希望之前的布置和條件,能夠稍稍起到作用了。被夾雜在那些城民里,被賣去淮東驅使為奴,總被留在這裡被宿敵之家,給斬盡殺絕的好。

  在這裡他也多少稍稍留了個手尾,這些被夾帶出去的種子,都是幼齡稚童為主,這樣相比成人,可以減少被人指認出來的風險,也不容易引人矚目;

  而且看在「大公子」和那位淮帥,不為人知的特殊關係份上,或許還不至於過於苛待和拼命驅使。

  「隨我去見少藩主吧……」

  「至少守住薛氏最後的體面和尊嚴……」

  「諾……」

  只是當他還沒走出多遠準備下城梯,卻聽到內城另一端傳來的巨大喧譁聲,然後有變成了激烈的戰鬥和廝殺聲。

  「該死……」

  薛鼎封霎那間背後冷汗津津的叫罵出來。

  「難道有人開城納敵了麼……」

  「兒郎們……隨我前去應戰……」

  他親率一干衛士,沿著城牆飛奔了好一陣子之後,才得到一個勉強算是噩耗中噩耗。

  「那些平盧軍裹挾著少藩主,從北門突圍了。」

  看來薛鼎封只是稍稍離開片刻,卻又再次被這些貌合神離的平盧軍,給狠狠坑了一把。

  ……

  遼東半島南端,港灣懷抱中的青泥浦,已經是大變了樣。

  滿地污泥和垃圾,破破爛爛的漁村,已經被從海邊的地面上抹去了。

  眾多扎堆的新建築和相應的腳手架,在原地上不斷拓展起來。

  而最顯眼的,則是一條新築的圍海大堤,而堤內的灘涂都已經被排乾和平整過,變成了由縱橫交錯的溝渠串通起來的,大片層層梯次的鹽田和曬場。

  而在堤外,木質棧橋和港區的規模,也在峽灣中初步成型。

  新開闢的鹽場裡,滿是衣裳襤褸的人在勞作著,他們的手腳滿是皺巴巴的跛裂和繭子,身上充斥著汗漬的酸臭和鹽花的咸腥。

  其中一個身影,用力攪動著重滷水里翻騰的渾濁泡沫,隨著攪拌的動作,他的腿腳在冰冷的濃滷水里,一點點的失去知覺;而明明是溫暖的海風,一吹在臉上就是火辣辣的生痛,讓他只覺得再這麼幹下去,自己都要變成大堤上晾曬的鹹魚干那般挺屍了。

  要知道,他曾經是勃海地面上大名鼎鼎的翻海龍。

  在東海到黃水洋的偌大海域中,多如牛毛的海賊和私販子團伙中;他雖然比不上老海狗宗澤,那個縱橫東海三藩之間而海陸通吃層次,但在麾下也有好幾條船和三四百號人手,還有五個以上的駐泊地和七八家岸上的窩主和銷贓點。

  因此,從登萊沿岸到新羅、遼東之間的大小數十股勢力當中,誰都不是敬畏的稱上一聲「老龍頭」、「翻海大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定期享受自己送上門來的孝敬,或是上岸到私港里去花天酒地的逍遙一番。

  但自從北伐中跑過來的那群煞星,開始在淮東立足,並且在膠東半島拓殖之後,他們的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

  火器戰船的橫掃之下,不管你是什麼什麼「平地風」「老海鰍」,什麼「一窩蜂」、「十八梟」,什麼「鑽海蛇」「浪頭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