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周圍那些尤在纏戰的敵人或是羅氏藩兵,也像是受到某種刺激或是鼓勵,打了雞血一般的愈加賣力的激鬥起來。

  只是這些人最後這段短短的逃亡之路,就有些倉皇和難看了,甚至有種不管不顧的一切味道。以至於在身後露出了好些破綻和漏洞,而在且戰且走中至少又有幾十人,因為缺少遮擋和掩護的配合,被飛追而來的箭矢所射倒,或是被追來的敵人絆倒,砍殺的傷亡代價。

  最後被接應進入先頭部隊的羅氏親族,加上家將部曲親隨護衛,居然只剩下不到兩三百人而已。

  我也因此見到了,被他們拱衛在中心的藩主羅湛基,只是這位頭上匆忙包紮的位置還在不停的滲血,幾乎連大聲感謝的囫圇話都沒能說幾句,就只能被抬下去休息了。

  這個結果,讓我也有些很是無語和嘆息。

  好歹城中的城主府邸附近,還是有數千的安東守捉軍。怎麼一點用場都沒有派上,就這麼輕易損失殆盡了。

  隨後,在內外親人重新相逢的嚎啕大哭和有些語無倫次的急促訴說聲中,我這才從這些當事人人的反饋中隱約知道,這居然因為藩主對於是否突圍,還是原地待援的決意猶豫不決,有所關係。

  在此期間,自感尤有餘力的他甚至還想分兵,衝到內宅去將薛氏女搶出來,作為某種意義上的人質。

  但沒有想到,這些敵人可不僅僅是來自薛氏。或者說他們根本不在呼薛氏的傷亡,和宴會在場大多數人的死活。幾乎是從外面強弩一重重包圍起來,不煩青紅皂白的一起射殺清場。

  而越聚越多的敵人,讓這些忠勇奮戰屏護在左右的衛士,付出了相當慘重的代價;連同努力趕過來匯合的守捉軍,被占據了地利和埋伏優勢的敵方,以圍點打援的方式,分割擊破而殲擊消滅的七七八八。

  最後只有兩股被嚴重削弱的隊伍,能夠突破重圍來到藩主身邊。然後占據大堂側後建築一角的防守位置,在敵人的圍攻下,好歹堅持到了城中的局勢反轉,以及我帶來的後援抵達。

  這時候藩主羅湛基,又痛下決心決定反向突圍,迫不及待的要與外援匯合。

  結果在這個過程當中,又損失了剩下的大半數人手和一些家族成員,而一票輕重傷員還有跑不動的老弱,也被留在原地固守為名,拋棄下來等死;

  然而這個過程也不甚順利,羅氏的護衛和家將固然是拼死向外突進,而那些敵人也幾乎發了瘋一樣的圍堵上來,最後連帶藩主自己都被濺射的落瓦砸傷,而陷入短暫的昏迷當中。

  半晌之後,最後一點殘敵也被殲滅或是擊潰,而在藩兵自發的追殺下向著後方沒命逃去。

  我也得以在嚴陣以待的親衛簇擁下,重新踏入一片狼藉的城主府大堂。

  只是曾經張燈結彩裝飾一新喜氣洋洋的宴會現場,現在只剩下滿地新鮮或已乾枯的血污,和錯雜堆疊在翻倒桌案見的屍體。其中幾處明顯被攻擊的重點位置,密集錯落的屍體幾乎讓人沒有地方可以落地和下腳了,由此可以想像,這裡究竟發生了如何慘烈的戰鬥。

  而在他們最後退守過的一隅樓閣里,我的人卻意外發現被拋下的那票傷員,居然大多數還活著;似乎是因為那些圍攻中的敵人放棄了他們,而轉移了攻擊重點的緣故,這樣又救出一百多號人來了。

  然而接下來,在前後兩批被救援和接應出來的人之間,氣氛就有些微妙或者說尷尬了。不過這就不管我什麼事情了。

  突然,哪些乘勝追擊銜尾殺敵的藩兵,有些倉皇的從那些過道和建築背後,紛紛退逃了回來。

  然後,我就看到了大堂背後升起的大片火光,接下來才有這些退回來的韌口中得知,城主府的後半部分,居然已經被那些敗退的敵人,給堆滿了柴薪和火油。

  結果在潰逃的時候順手點燃起來,頓時在短時之內燒成一大片的火海,把好些先頭部隊和潰逃的敵人都一起陷了進去。

  這些就有些棘手了,就算是我的部隊再怎麼驍勇和無畏,也沒法拿肉身去衝擊滔過如此規模的火場啊。

  於是正面奪取的攻勢,不得不再次停了下來,而改為分兵繞道到城主府外,對於可能緊急撤退的敵軍,進行堵截和包抄。

  第738章 抉擇(三)

  東山城中的喧鬧與紛亂,隨著轟然坍塌的城主府後半截,漫天紛飛的星火和喧囂直上的煙塵,慢慢黯淡下來的火光,而進入一個有限相持的新階段。

  雖然趕去攔截和阻擊的部隊,只抓到了敗逃之敵的一點尾巴。而在西面城牆方向敵方留守部隊,居高臨下的地勢阻擊下,在嘗試性攻擊中付出相應的傷亡之後,不得不匆忙退了回來。

  但隨著城中重新被聚集起來的力量,似乎東山城裡的優勢和主導權,又再度轉向了淮東-羅藩的聯軍。

  而我也當下決定,主動停止了進一步的攻勢,而轉向對於控制區內殘餘敵勢的清理和整肅。

  畢竟這一場夜戰下來,我帶來的部隊雖然尚稱精銳,但在黑暗之中遭遇的混戰和激鬥下,也達到了數百之數傷亡。

  現在隨著藩主羅湛基的回歸,羅藩所屬的局勢也因為有了主心骨,而已經初步穩定下來。

  至少在沒有更多的利益保證和條件交換的情況下,實在沒有必要拿身邊這些寶貴而有限的實力,去為別人家的事情去賣錦上添花式的死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