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遠遠就可以看到門戶大開,裡面自然是空空如也,當時地面看起來一點都不紛亂,顯然所有的人口和可用的物件,都已經被遷移走了。

  不過好歹基本建築和陳設,都還保全完整。因此,儘管天色還尚有不少餘光,這就成了這隻大軍的第一個宿營地,以及臨時的中軍所在。

  然後沿著河流的臨時橋樑,以及緊靠對岸的糧台所,也被迅速而逐一的建立起來。不管是那些普通藩軍,還是沿北各鎮的府兵,看起來都相當的嫻熟老練,讓一切都顯得十分的輕車熟路。

  就算是那些剛徵發來的新兵中,看起來也有不少從事相關軍役的經歷和習慣,因此在這些人的帶頭下,大多數新兵顯得頗為服從而少有紛爭和疑議。

  雖然在行營立帳的過程中,也有少數人弄得手忙腳亂或是不知所措的,但很快就被集體的力量給糾正和馴服了。

  這就是長期戰備和時不時大舉動員狀態下,所帶來的結果和附帶影響。但是背後的生產力衰減,經濟結構畸形等的相應代價,卻也是相當沉重的。

  對我來說,也並沒有什麼好羨慕的,至少我淮東治下產業工人和農場屯戶的潛在預備兵役,真要全面動員起來,只會比他們規模更大,也更加出色,更快適應角色才對呢。

  而且羅氏的地盤雖然看起來很大,最盛時號稱戶口百萬,帶甲十萬云云;但是據我公開了解的渠道,真正能夠掌握的人口,甚至還不如我的淮東。

  畢竟作為藩主羅氏以代官形式直領的人口,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強;其餘的戶口和人力資源,都分散在各支分家,臣下和附庸勢力手中;對於本家能夠發揮的作用和貢獻,也是隨著與羅氏本家的親疏遠近,而逐步層層遞減和衰退的。

  更別說分封制下的層級代官與附庸,更是沒法與淮東相對健全的軍地行政體系,比效率和產能,或是流動性與活力。

  或者說,和薛氏相愛相殺的撕逼了太久,已經嚴重約束和限定了,安東大羅藩的發展格局和方向了。

  因此,這次與不惜薛氏的妥協與謀和,未嘗不是在尋求另一種轉型和出路,或者說,有一種內在的需要和迫切的因素,在推動著這一切的發生。

  我的幕僚小組,甚至已經提出如此大膽的猜想和推論。

  重新啟程之後,接下來的過程就有些寡然乏味了,接管了一座又一座或新或舊,無一例外被空置的城寨或是堡壘。

  直到遇到第一座空置的城邑——貴鄉城,才稍稍振奮了起來。因為這意味著一個更好的宿營環境和條件。

  但是藩主羅湛基為首的高層反而加強了戒備,幾乎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把這座空城給挖地三尺式的搜檢了一遍。

  確認了沒有什麼後門、地道和其他預期外的伏筆之後,這才安然接手和入駐其中。並且設立了第一隻的留守部隊和相應的代官。

  然後以每天下一城的速度,不緊不忙的向西行進著,所謂的三州之地,大部分都在遼河平原和遼西丘陵之間的緩衝地帶,因此城邑分布的可謂是相當緊湊的。

  因此,接管起來也是輕車熟路的,差不多一半的時間用來行軍,一半的時間用來清理和檢查。倒是我以遊獵為藉口,放出去的斥候,順手打了不少飛禽走獸回來。

  只是期間美中不足的是,三枚又開始生病了。因為看起來心情不怎麼好的緣故,我本來是不用她相隨的,但是她卻寧可被我占便宜一力堅持了下來。

  好吧我可以理解,女人總有不方便的那幾天。我也不差這點福利和方便。

  直到……我們可以清晰看見了青黛斑駁的遠山和丘陵之後,也意味著這次的短暫的旅程,將達到盡頭。因為目及群山的背後,就是薛氏本家所在的遼西城了。

  薛氏的人馬,在顯州的最後一座被移交的城邑——東山城裡,等候著我們,一同等在這裡的還有大批車載馬拖的嫁妝,以及薛氏用來聯姻的貴女。

  這次要嫁給羅湛基的乃是薛氏前藩主長女,現任少藩主的姐姐,閨名單字一個情,只是一直養在深宅內院而少有人知。

  從某種意義上說,根據事先的情報收集和羅氏那裡的訊息共享。

  如今的薛氏之所以能讓人稍微放心、也是因為當代的藩主實在太過年少,而不得不依靠身邊幾個,充當指導和輔佐角色的支系親長,再加上背後母親的間接影響,才能維持住現今基本的局面。

  當然了,如果這個割地以和聯姻的決定,真是這位少藩主提出來的話,那他長大了還真是又有些了不得的可能性了。

  不過這些顯然暫時與我無關,該糾結和煩惱的是作為相愛相殺多年的正主羅藩才是。

  只是,當我在咫尺鏡里看見了城頭上相迎的那些身影之一的時候。

  雖然表情依舊不動,但我的瞳孔冷不知收縮了下,心臟突然激烈的跳躍起來。

  第731章 異夢(六)

  聖誕快樂,這章算昨天的。

  東山城下,天青如洗,微風拂面。

  以淡青和天藍色調為主的,隔空相對的兩軍涇渭分明,卻沒有多少瀰漫開來的戰意和緊迫感。

  畢竟,就算是沿途分兵接管之後,羅氏抵達這裡的人馬還有三萬之眾,對比薛氏出現在城下的人馬,看起來也是充滿了某種壓倒性的優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