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由通政司發出的這條訓令,雖然夾雜在一堆軍政號令之中,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是放在那些嗅覺明銳的有心人眼中,卻成了某種失勢的徵兆和勢頭。

  難道是淮東鎮的作用和價值,已經在上位者嚴重有所縮減了麼。

  於是,在江寧城中關於淮東遙寄官和相應職缺的行情,再次跌了至少兩成還多。

  而在一處精美的館舍之中,絲竹繚耳,溫香軟玉在懷,不過卻說的是煞風景的公事。

  「君上已經在行文里表明態度了……所以不免難以挽回了……」

  「自然君上也公開表態了,淮鎮孤懸北地而為國守土,可謂是居功甚偉……」

  「只是這些年,沒少有小人在君上面前進饞,說是淮鎮這攤實在鋪得太大……」

  「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卻平白糜耗了國孥而亦無所入……」

  「因此,如今國朝財計日艱支用之處甚多,而不得不在大方向上有所取捨……」

  「不過,君上總道是不會坐視其困的……」

  「行台已經下敕移文夷洲所屬……」

  「免除五府十六州並各藩的一應土貢、役金、雜賦和折色……」

  「改加征稻米十一萬石,雜麥六萬石,豆薯五萬石,其餘雜色果蔬五千萬斤……」

  「另升桃山糧台所,為桃山糧院,以副使銜協理督辦地方錢糧役使事……」

  「所得一應,就近輸往兩淮戰區……其中淮南配得其四、淮北約配得其六……」

  「因此,雖然在日後相應軍淄輸供上,不免有所不足。」

  「但從輸糧就食地方上,也算多少有所補益了……」

  「剩下的事情,就看你們自己怎麼做了……」

  「畢竟,這樣就是桃山糧院的分內之事了……」

  「這已經是咋家在職分之內最的努力了……」

  一名面白無須的內使,對著淮東留後的奏記事謝徽言到。

  「剩下的種種,爾輩就只能好自為之了……」

  「真是有勞內貴人用心了……」

  笑容可掬的謝徽言,滿舉起一隻銀杯再次殷謝道。

  「某自當先干為敬……」

  然後臨別之時,一隻沉重的箱子,給抬了進來小心放在駝絨地毯上。

  「一些北貨土產的手信,實在不成敬意……」

  謝徽言誠懇無比的看著微醉熏然的對方。

  然後,不出意外的看到對方的眉眼,笑成欣然無比的一條細線。

  當然了,無論是作為當任的謝徽言,還是做出這個決定的當權者,都還未能意識到。

  這也意味著懷東所屬的勢力,在體制森嚴的龐大官僚系統和名為南朝大梁的戰爭機器身上,從看似無關緊要的邊沿上,得以撬開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口子。

  雖然這種統治秩序上的缺口和漏洞,在國朝內部或許已是頭一遭的事情了。

  第699章 暮氣(四)

  心事重重的辛稼軒,坐在大片新蕾綻放的紫荊樹蔭之下,只覺得有些身心俱疲。

  早前的家鄉之行,不但讓他毫無榮歸故里的欣然與得色,甚至有些糟糕和膩味了。

  不僅僅是因為,他在東江道里還算殷實的家鄉,居然出現了餓死人和舉家逃亡的事端;也不是因為,被那些頻繁巡曳在道路上,追捕攔截逃亡的公差丁役,給壞了心情。

  還因為故里剩下來的,那些勉強算的上是鄉里鄉親的人們,卻讓令有些大失所望,甚至是觸目驚心了。

  自己這才發達了幾年光景,他們居然敢仗著自己的名頭,在地方橫行霸道,恣意行那強取豪奪之事;而在短時之內迅速發家致富,從土腥未乾的泥腿子,搖身一變躋身鄉賢士紳之列;

  甚至是自己偶然往來地方的書信,都被他們給曲解成,肆意行事的憑據和依仗,動輒拿出來狐假虎威,而懲以私心己欲。

  就像是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遠宗同姓,靠辛氏出了位大守臣的名頭,出面攬做慈善事業,而從小富的殷實之家,迅速變成鄉里屈指可數的大田主。

  而當初自己義助鄉學,出了一千緡的事情,更是被他們大做文章,而變成四處強行攤派和勒捐的聚斂名頭;最後光是供養鄉學的學資田,就足足占了當地一百八十畝的上好水澆地。

  至於鄉學本身,卻是將幾個豪紳大戶的私塾,改頭換面拼湊在一起,實質換湯不換藥的樣子貨;裡面除了幾個同宗辛氏的子弟,日日點卯對外做做樣子之外,也絲毫沒有多少惠澤鄉里的用處和機會。

  而這一切,都被吹噓和追捧成了,他自己發達以後,給鄉裡帶來的各種福澤和好處了。

  若不是身邊的佐僚和親隨,還算有些得力和精明的話,只怕匆匆回想一趟的他,也被這些人孤島出來的表面和假象,給糊弄過去了。

  但更讓他失望的是,地方官府的某些人,在其中所扮演的鼓動和教唆的角色。他們甚至給那些鄉親出主意,如何從中更進一步的拉虎皮做大旗,好將這種喪盡天良的勾當,更加長久的維繫下去。

  老一輩固然是種種不堪和卑劣了,可就算是鄉里的下一代年輕人,也是令人大失所望的,他們受到的教唆和輸灌的主要內容,無不是找機會跟隨在自己這個,幾十年難得一出的大官身邊。

  好到了北地任上之後,如何藉助上官同鄉身份作威作福,享受一把受人敬畏人上人的老爺滋味。如此種種的事太多了,讓人實在無心提攜和造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