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對於出身正統國朝軍中的湯懷來說,卻怎麼能不感受到其中的差別和異同呢。不是一點兩點的變化,而是一種全新的發展和趨向了。

  當然了,也因為是傳統軍中出身背景的緣故,他更多是從優勝劣汰革新去弊的軍事層面上,來看待這些東西,因此在習慣的言辭之間,也不免充滿了某種隱喻的溢美之詞和推崇之意。

  而多少忽略了,其他更深層面的蘊意和用處。

  這一次的例行報告,關於在淮東前線戰場上,新出現的鐵絲網這種輔助兵器,則是他這段時間關注的重點。

  人在軍中,自由相應的喜好取向,但是要說與他比較意氣相投的,卻是現今武學中的指教官岳鵬舉。

  而作為聯校武備分校指教官的對方,也並不是總是呆在安全的後方,同樣也要定期帶著一批生員,輪戍到前沿去進行某種戰地實習的。

  作為指名同行的成員之一,他也因此有機會親眼見識和實踐,使用這種名為鐵絲網的裝備,混搭和配合火器投射的新型戰術手段。

  雖然在他看來,拿寶貴的抽絲鋼鐵,去做這種陣地攔網未免有些過於奢侈了,這一套鐵絲網的用料,至少可以卷出幾十件大眼子環鎧或是細網鎖子甲來。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東西在輕便易攜和實用性上,實在太多的好處了,不但能夠攔住步卒,也能夠相對有效遏制騎兵的衝擊,而且布設極快瞬息既可投使用。

  同樣的負載之下,只要有一個輕裝士兵或是夫役就可以背負行進,而在另一個士兵的幫助下迅速展開,比起傳統沉重費事的拒馬和插槍,不知道要強過多少倍。

  只要一小隊人馬,就可以迅速展開布設一個臨時陣地,遇到險要狹隘之處,甚至可以以少擊眾的就地長時間扼守。

  而這東西的最大意義還在,在正常的野戰和意外遭遇當中,無疑能夠極大的削弱和遏制,北國所擅長的騎兵戰法;特別是對於擁有眾多弓弩和火器等投射裝備和戰術的南軍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的創新和改變。

  因此,在逐漸裝配了這東西之後,淮東的掃蕩和巡遊部隊,就算是在野外遇到同樣數目或是略占優勢的敵騎,也可以從容不迫的與之對抗上很長一時間。

  而作為在訓練和維持上,遠比步卒金貴和費事的騎兵,在同等數量下的對抗中,逐漸喪失了以騎對步的優勢之後,從潛在戰術的交換比和軍事層面上的力量對比,就已經輸了一籌了。

  這同樣也意味著,在敵我之間基本戰術思想和軍事理念,被拉開了更多的距離和次代。

  不由他不更多的看重和關注起來。希望國朝能夠善用這些消息,而在南方各線挽回一些頹勢和不利局面。

  湯懷用炭筆寫完了例行報告,然後抹上一層油蠟,放到火上稍稍烘一烘,就算是完成了,然後放進密件的皮套里。

  只要他將這東西留在特定的位置,自有人將其取送到江寧去。

  作為昔日清風明月的分支,又經營了上百年的時光,無論是四海衛和內樞五房的運作,已經精密老練到似乎無所不在的地步。

  ……

  千里之外的嶺南。

  綽號肥孔的小孔特里諾亞,乘坐的海船也再次出現在番禹港附近,迎面追著涼颼颼的冷風,看著被籠罩海霧中的港市,若隱若現的燈塔和鐘樓,不由讓他有一種淚流滿面的感觸和衝動。

  「終於回來了……」

  中土北地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冷的都讓人來回一趟,就像是活脫了一層皮一般,就連他身上厚實的肥膘,也不免在無形的額消耗間,縮水了好幾圈。

  哪怕是北地大妞的澎湃胸懷,或是番外胡姬的奔放腰肢,或是倭女百依百順的火熱身段,都沒有挽回和撫慰他對北地冬日,徹骨之寒的畏懼與心理陰影面積。

  因此,在回到了冷風徐徐,卻依舊潮濕發悶的廣府畿內,卻讓他這個習慣了熱帶地區的胖子,感覺是無比的親切和舒適了。

  通過長期的奔走和努力,他現在已經是淮東對外海陸貿易的兩大代理人之一,因此,同時也變相扮演了淮鎮對外交涉的主要角色。

  而作為主要業務競爭對手,另一位對外的代理人鄭艇,則負責了南線不那麼光明正大的海陸部分,以及大量人口的遷轉販賣活動。

  這也是為了某種便利和避嫌的需要,在需要的時候,他們這些域外私家商人的身份,完全可以用來撇清干係,就如古今中外的那些臨時工和非在編人員一般。

  幾艘大船上滿載著皮毛、麝香和倭銀,還有為數不少的瑪瑙和玉石原礦,代表著他這次在不適航的冬季,最後一次冒險出海的成果。

  雖然其中只有兩成是屬於他名下的份額,但也足夠讓本地的殷實人家一夜暴富了。背靠一方勢力,做別人難以插手的生意,就是這麼任性。

  但現在,他最渴望的是一大盞解膩去郁的酸梅飲子,然後泡在天竺風的湯池裡,由貼身按摩的藩女塗上油膏,好好胡天胡帝幾天。強忍著不適與那些滿身腥膻之輩為伍,各種口味濃重的炙烤肉類,已經吃的他嘴巴都要失去知覺了。

  只是,隨後一個消息,讓他與這些東西都暫時無緣了。

  因為,來自天竺地區的會社消息,掌管北天竺道的大都督和西天竺都護府的都護,都已經換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