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餘下戶口則打算在青州本地置業安身,或是另做營生……」

  「此中多是身有資材之輩……」

  「合計投獻報效軍資,十九萬兩千七百緡……」

  「另有帛、羅、白疊、布單澄,一萬六千餘匹……」

  「生金沙六百斤,銀板、銀判三千五百錠……」

  「壓倉的熟銅料四十五萬斤……」

  「別做額外奉納,以供制帥賞玩的器物兩車……」

  「大青珠四十顆、走盤珠五百枚,又雜色倭珠六斗……」

  「純色狐襖六領、赤貂、黑貂裘各四身,百羽織與天鵝織,飛龍織……」

  「供府上擺放觀覽的活物,香獐子、花鹿一對……」

  聽到這裡我有些意興淡然的擺了擺手。

  「除了那些活物留下,其他的都分作兩半處置好了……」

  「一半交由功行判司,作為將士們的功賞和競勝嘉獎……」

  「既輕且貴的那另外半數什物,則拿出去……」

  「依照各位統制官,及轉運、布政、觀察三府主官……各自分了吧!」

  其實我更看重的是,這些登州遺民的商業活動能力和人脈,畢竟是間雜在南北對峙中,往來經營了好幾代人,不是隨著登州鎮的短暫覆滅,就徹底消失得了的。

  當然了如果時間拖得長的話,那又是另一回事不大好說了,畢竟,在失去了存身之地和武力的庇護之下,這些逃亡或是四散各地的登州故舊,很容易就成了外海地方勢力的覬覦,乃至侵奪的對象。

  故而,除了少量帶著手裡的資源,迅速投靠了海外新主家登州人之外。其他很多人寄人籬下的日子過得並不好,也鬱郁不得志的很。

  因此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只要相對簡單的許諾和條件,比如土地上的額安置和港口的使用權,就可以讓他們動心。

  而出面宣傳和鼓動這些遺民回歸,並以自己的地位和職權現身說法,並使人奔走各地的柯山夢,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為了上進和功名也是蠻拼的。

  因為這也是他在某種意義上的投名狀,或是我給與他的試煉和考驗。畢竟在淮東政權逐步走上正軌,而逐漸將各級架構穩定下來的同時,也意味著各種部門職能的最終定位和界定。

  而他們這些登州餘孽的人士,究竟是更進一步融入新體制內與本地人和光同塵,或者還是繼續游離在體制外,而逐漸邊緣化……具體的取捨的時代額計算因素很多,但僅僅是二選一的簡單命題而已。

  而且這個命題沒有上限之說,理論上他能夠招徠回來的登州遺民越多,評價和成就就越高。所性柯山夢為首的一批人,冒險選擇了後者。

  只是,這些人還只占據了流散海外的登州遺民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像是某種孤注一擲的賭博和嘗試。

  對於他們的猶豫和遲疑也不無道理,畢竟這個決定同樣也有相應的風險,畢竟,如果我決心絲毫不顧名聲和吃相食言背諾,而拿他們當做肥羊司肆意宰割,或是在他們在我控制區內落地後,另立慢慢名目取豪奪,反覆再收割壓榨,也不過是從一個火炕跳進另一個火坑而已。

  而在這個亂世割據的藩鎮勢力中,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只是從長遠的利益打算,我沒有理由這麼做而已。

  在相對強大的武力保障和政權執行力的威懾下,稍微的示之以誠和優待,讓他們心懷恩威的為我創造更多的價值和利益,顯然比無意義的一時殺雞取卵更合算的多。

  這樣,我就得到了一個新的情報渠道,以琅嬛閣為首的數家行院在內,所謂青樓楚館之中的消息來源。隨著這些行院上千名從業人員幕後,那些登州故舊的投效,而被納入到我治下的情報體系內。

  暫時作為一個暗中掛靠的編外部門,而為「社統調」和「馬統調」提供某種協力和情訊支援。

  雖然身為一個飽受現代教育的穿越者,但我也不會格外鄙視這些做皮肉生意的古老行業。

  畢竟是作為為數不多流傳至今,人類最古老的職業之一,自從百家之首的管子,為了富國強兵的資用之一,而設立了女閭之後,這個生意就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每個時代。

  然後,才因為新中國的社會改造運動,而短暫絕跡了數十年,然後又在改開中死灰復燃,伴隨著經濟的好轉與國力的槍聲,而在地下迅速蓬勃興盛起來,造就了諸如「東莞奇蹟」「新無煙工業」「特種服務行業」「低能耗GDI」之類的新時代新概念。

  而在這個明顯缺少大多數娛樂手段和渠道的時代,作為相對高端的尋歡作樂場所,青樓楚館始終是重要的社交場合,與人際活動的重要一環。

  在這裡,滿足人們啪啪啪原始欲望的功能,反而退居其次。而讓位給了各種官私面上交際應酬的日常活動。而其中伶人女妓的存在,則在提供聲色犬馬的享受,迎合和討好恩客的同時,也扮演了某種納舊迎新的中間人,居中帷幄協調,緩和氛圍的潤滑劑角色。

  更像是後世現代社會,某種意義上的交際花和白手套,雖然履歷上不那麼光彩,卻也自有其存在的需要和價值。

  因此,這些社會的陰暗面一直沿襲到了現代社會,也不過是將行院、教坊的名稱,替換成了所謂夜總會、酒吧,而在核心本質上依舊萬變不離其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