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這種事情本以為他會派人來通個氣而已,但沒想到是本人自己上門來開誠布公。尤其是他格外放下身段,痛定思痛的,坦誠自己曾經帶領部下走歪了道路,而為功名利祿所誘,迷失了身為軍人的本分與堅持云云。

  既然他自從回歸體系內之後,他一直表示的有心積極向我靠攏,又通過這件關係切身厲害的事來輸之以誠。這樣的話,我原本一些針對性的布置,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了。

  要知道我原本的初衷是,打算將他變相的閒投散置和逐步架空起來的。主要是將軍隊中三心兩意的潛在異己和不安定份子,都集中到他的麾下去,便於就近監視和管控。

  這樣一旦發生什麼問題和變故,他這個日常主官就難持其咎,而以管理不力的失職理由,黯然淡出軍中而領個好聽清貴的閒職徹底邊緣化。

  但他願意像趙隆一般,徹底向我靠攏而馬首是瞻的話,正所謂使功不如使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這種事跡和過往,反而能夠成為激勵和鞭策賣力用事的動力。

  畢竟現在是創業的初期,任何人手都不嫌多的,特別是一個身居高位熟悉軍務而富有經驗的人選。他雖然出身勛貴子弟,但好歹是我老部隊裡帶出來的人,一貫表現也算勤勉用事,不在平均水準之下。

  或許,我也可以稍微考慮,有所相應的表示和度量,來處理和對待這個榜樣性的樣本。

  這樣,涉及淮東軍政決策的五人核心圈子裡,除了已經實質投靠我的趙隆,又可以多上他一個,畢竟哪怕是敬陪末位的存在,同樣也具有表決的分量;

  再加上一貫不會輕易反對我,而勉強算是半個自己人的辛稼軒;以及除了自己基本部隊之外,就一直持隨大流態度,而在決策層面上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統制王貴;也就剩下逐漸淡出軍隊方面,而轉向政務的陸務觀了。

  當然,在明面上還要做出,足夠的異論相攪大小相制的常態來,比如在少數重大事項上保持基本一致就可以了,然後再無關緊要的瑣碎小事上,表示出足夠的不同意見和論調,甚至表現出適當的意氣之爭。

  好讓後方的朝廷諸公,不至於生出什麼關於某人獨斷專行,一手遮天的想法和擔憂來。

  在這段期間內發生了大約一千多例的婚姻申請,並且都得到了核准和批覆。主要都是軍中將士,迎娶當地背景女性的案例。

  就如當初的戶口統計一般,由於本地出身的青壯年,大都消耗在了殘酷的拉鋸戰與懲罰性的役使當中,因此當我接手的青州,實際上只剩下一堆嗷嗷待哺的老弱婦孺,又經過了整個冬天的自然淘汰,生下來的人口自然就以女人和孩子居多了。

  於是這些女人和孩子的話,作為某種長遠的與其投資,而被我在第一時間就編管起來,然而,在生活的困頓和艱難的逼迫下,重新尋找一個伴侶作為日常生計和人身依靠的支柱,就成了某種自然而然潛移默化的事情了。

  就像被稱為「促進民族融合」,事實讀作反人類的「蝗蟲和屠夫」的蒙古大軍,所做過的事情一般,在征服的過程中,殺光所有搞過車輪的男性,以消滅潛在的反抗與仇恨的因素。然後用各種民族的新附軍,乘勢收納迎娶這些孤兒寡婦,而完成新一輪的民族人融合和統制奠基。

  對於那些缺乏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的被征服民族,極其倖存者來說,在現實的生存的壓力下,仇恨與傷痛重視容易被時間給帶走,而屈從衣食保暖的需要。至於那些比較執著與過往和慘痛記憶的人,大都被現實給餓死或是肉體上消滅了。

  而青州治下發生的事情,也有類似的異曲同工之妙。

  相對於那些數量眾多的外來移民而言,本地的駐軍無疑是屬於收入和待遇,都處於上乘的首選目標。而長期編管勞役的經歷,則令他們有了更多近水樓台的接觸機會,因此很多東西就自然水到渠成,變成了現實的需要。

  因此,由此造成的婚姻或是再嫁現象就不足為奇了,至於在實質上的同居或是包養什麼的事實行為,在具體數量上更是要翻上幾番。

  雖然,這些現象相對本軍號稱數萬的總體規模來說,還不及一個零頭,但是相對於軍中允許結婚成家的「五隊三」標準線來說,則也算是不少了。

  因為,按照本軍規定,能夠提出結婚要求的門檻,最少也要服役五年以上、職級在隊官以上、至少參加過三場大型戰役的作戰序列老資歷等,三個條件其中之一才行。

  也就是達到一定的服役年限和功勞、資歷之後,才允許有組成家庭繁衍後代的婚姻權。一方面是一種潛在人身約束和激勵機制,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納入最基本軍隊保障和小範圍社會福利的門檻。

  因為,只要得到了正式核准的婚姻行為,可以在軍隊規劃的集體居住區內,獲得相應級別的安置房舍與現成的生活器具,以及日常家用的補貼。無形間就在日常生活水準上,自然而然的高出地方平均標準一大截。

  這樣,就算日後陣亡或是早逝了,遺屬依舊可以繼續以微薄的代價使用下去,直到相應子女成年,繼續在軍隊或是相應部門服役。而這樣環境背景下出生的下一代,很容易就成為新政權最堅實的基礎和潛在的擁護者。

  不過也有比較特殊的,比如一些在我特別關注的名單內人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