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達到一萬三千員額的大軍制,則別設以為副統制;一萬五千員以上的序列,則還要依次增設左右統領、左右統將,以分領其責。

  比如:如今在青州治下的三大主戰軍序之一,御營左軍編列十二營而實編十營,計有一萬兩千軍額,是以別設副統制韓良臣,以專領其日常及治地防要。

  而規模次之的行營右護軍,編列十營而實編七營,同樣也別設了他這個副統制,以分章其責;而位列第三的前軍編列十營,但是在編人數不到九千人,是以只保持了原有的統制官。

  而作為崔邦弼下轄的行營右護軍,又有一番特殊的經歷和遭遇,而對於某些事情比較敏感。

  因為有過被帥司侵奪強並,又在危難之際被輕易的棄之不顧,狠狠坑了一把的前車之鑑,最後還是出身以來的老部隊不計前嫌,也不計得失的施以援手力挽與絕境。

  待到重新納入體系內後,又相當大度的繼續保留了他們的番號和旗幟,將這隻本該消亡的行營右護軍,給補足重建起來,才有了現今的規模和局面。

  因此事後捫心自問的說,其中大多數人早對國朝後方所許諾的,所謂的前程和機緣的誘惑,已經甚不感冒,甚至有所反感了。

  由此,他起碼也明白了自己的才量和格局的上限,而不再迷失和輕信於那些來自權勢之間,虛言假意的允諾與信誓旦旦的保證中了。

  畢竟,如果作為統制官的他,敢在現今的大好局面下,公然表示出分裂團體另立山頭的苗頭得話。鬧得上下離心眾叛親離自然不消說了,只怕除了少數個別心存僥倖的投機之徒,就連那些好容易存活下來的老部下,也不見得會願意跟他走的。

  但如果,沒有的得力可靠的部下和親信的追隨,光靠他一個人就算回到了後方,又得了上位者賞識的新前程和機遇,卻也難得有足夠出頭的機會,而更容易在牽扯不斷的日常角力中就此泯然於大眾,或是淪為庸碌無為的一介普通武臣而已。

  畢竟在廣府之地,他這區區一個統制官,可真心算不上什麼字號。而在權力中樞的苦苦營鑽,與前沿掌握的實權和成就感根本無法比擬的。前番選錯一次站隊已經足以令人深省了,要是無端再選錯一次,那就是怪不得別人而自毀前程,里外都不是人了。

  再加上,族中這種事前避嫌,事後來找桃子的做法,也讓他多少有了些說不明道不清的疙瘩和芥蒂。

  他想到這裡,還是有所下了決心,派人去像通個聲氣好了。

  「來人……算了……」

  然而他話才出口,卻又改變了主意,揮手讓進來的親兵退下。

  他最終還是決定自己親自過去說明一番,正好籍著這個由頭,對那位探親歸來的制鎮,好好輸衷示誠一番才好。

  第587章 變數(二)

  比起從淄州和濰州派出的援軍更快的,來自最北端濟水北岸的壁板信號塔回應。

  北朝的黃河水師發生了內訌,在河面上追逐爭戰不已,已經有數條重創的戰船,擱淺靠岸而聯通上面殘存的人員,成了當地戍防部隊的戰利品和俘虜。

  然後,才是前方軍中回報。那些已經登岸的敵部,則在第三兵馬使沈霍伊率領援軍,擊破斷後的兩千餘人,所遺旗仗兵械數千之後,已經倉促向西逃竄之中。

  而根據所繳獲得旗號,發現其中至少包括了來自平盧道三大鎮之一的,盧龍鎮下的天武和廣威兩個軍號,卻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河北兵。

  目前,沈霍伊已經要求西線沿途齊州、濟州境內的駐屯兵馬,就地圍堵和截擊。這個結果讓人聽起來很有些虎頭蛇尾、倉促草就的意味,卻又摸不著頭腦。

  難道這一次可能波及北邊數州,演變成邊境危機的入侵行動,就這麼隨隨便便的給送人頭和裝備來了麼。

  只可惜我的情報系統一切都還在草創階段。而相對初步成型的地方治防偵查系統,在軍事情報的收集方面,就只能說是凡善可陳了。

  一方面是缺乏足夠的時間來布局和安置相應眼線,座探、密堞。這需要相應的周期和投入,才能有所見效的東西。

  另一方面,則是相鄰地區犬牙交錯,征戰不斷的相應混沌格局,讓任何派遣人員缺乏相應的人身保證,也無法維持穩定的輸送渠道。

  畢竟,人都或死或逃光了,又談何情報收集和工作的開展,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在有需要的時候,臨時由前沿部隊抽調得力人手,就近做出針對性的布置或是短期的安排。

  因此,我目前所能觸及的區域,正所謂「南不及淮河,北不過黃河、西止於毫州」的有限範圍之內,就連東面的登萊數州,也還沒網友完全女如掌控之中的。

  我不免思量著,要不要派人想辦法度過黃河去,在敵情不明的河北,建立起搜集情報的據點來,以免這樣只能被動應對的事情一再發生。

  然後,調放回來的行營右護軍副統制崔邦弼,主動上門陳情卻是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情理之外了,他那些往來的親族,可不是什麼低調內斂的專業人士。

  一旦進了行院裡,在美酒佳肴溫香軟玉的蓆子上,根本是口無遮攔,不停地抱怨這個太簡陋,抱怨那個太寒酸的,毫不知道什麼叫避諱和慎言。

  有什麼目的和心事一下子就旁敲側擊的套弄出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