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再次高喊著,將衝到面前的敵騎,戳刺排擊的血如雨飛。

  作為淮東軍所使用的每一句口號,都是有相應的戰術意義的。

  比如「血肉長鑄,有我無敵」代表的意思是「就地據守,彈性防禦」;而「大風,大風」的口號,就代表著全面反擊的變陣開始;「萬勝、萬勝……」則代表的是預備隊開始投入,全力決戰意圖;

  「火,火,火。」則代表了遠程投射與重火力打擊;而「YAhhhhhhhh……」就代表了作為生力軍和後援,進入戰場的標誌。

  然後通過不同口號的組合,就能混戰中相互傳遞意圖和就近協同。

  第585章 決意(十)

  聽著遠去追逐的喇叭聲,已經取代了垂死掙扎式的螺號聲。

  「總算是又活下來了……」

  渾身是血的李顯忠吁了口氣,有些脫力的坐在地上。卻發現手裡的喇叭銃,已經在追逐的激鬥中被砸扁彎曲了,護木上還嵌了一塊刀刃的碎片。

  從全身緊繃的狀態,一下子鬆弛下來之後,他連抬手給自己包紮的氣力都沒有了。鎖子甲上破破爛爛的,好幾道豁口,稍稍一動才覺得格外的抽痛和撕裂的疼。

  與他一般橫七豎八或躺或坐了一路的,都是他們這一團,倖存下來人數了。

  一股子不肯就這麼死掉的意念支撐著他,在面對著優勢的敵人和不斷倒下的同伴,拼命的相互打氣和鼓勁,才堅持到現在。

  也是這麼一股子意念,在拼死在慘烈的中原大戰活了下來,又鼓舞著他奔逃千里回歸家鄉,重新拉起隊伍……

  「做得不錯……」

  李顯忠正在慢慢的尋思間,就見一名一襲天青緊身戰袍,套以半身明光外甲,頭戴雙翎圓邊盔的軍將,挎著一隻長銃慢慢走了過來。

  「有水麼……」

  「沒水,不過有這個……」

  對方給他遞過一個布套的水壺。

  也就是焦渴難耐的李顯忠,也毫不嫌棄的狠狠喝了一口,然後就被口中辛辣熱烈的味道,給很沖的猛然咳嗽了一聲,卻又很有些珍惜的強咽下去,居然是燒酒。

  「喝掉幾口……活絡下身子……」

  那名軍將善意的笑著道。

  「然後用做沖洗傷處……再把剩下的搽在身上……」

  「……這樣就不會容易留下瘀傷了……」

  「多謝,不知這位都尉……當怎的稱呼……」

  李顯忠略微感謝的打量起對方來。

  對方肩甲上一枚銀月兩顆銅星,代表的是果毅都尉的軍階;而帽盔上纏繞的五色綬帶,則代表了被稱為上三軍的御右、左護、前軍之一的正戰資序,盔邊插的雙翎,則表示的是老排頭兵的出身。

  只是胸前沒有漆彩的徽標,只有臂章上交叉雙銃的步隊標示,這表示他從屬於青州大整編後新起的營頭。而非那些經過北伐在內的歷次大戰,而沿襲下來功勳資著的老營或是模範營頭。

  作為這些資深部隊的專屬榮譽之一,可以在自己的團隊旗標和士兵胸甲上,繪上專屬的標識圖樣,以示尊崇和區別。比如被稱為「中流」營的老一營,他們的胸徽和特色旗標就是一座雄峙的高峰。

  但是前胸數枚獨特花紋和字樣的銀章和銅章,則代表了他參加過多次大規模戰役的個人資歷和功勳數目,而不是白銅的年資章或是青銅的服役、勤務紀念章。

  因此,只要背過內勤手冊的手熱,基本都可以簡單的分辨出這些信息來。相比之下,李顯忠身上的標識就顯得寒陋多了,只有帽盔上的三色絲帶和紅條肩章上的三粒銅花,來標識防戍營團副的身份,就連代表軍中和勤務的臂章、領章都沒有。

  「都是同袍無須如此客套……」

  這名軍將擺擺手道。

  「某姓馮,單字一個浪,如今添為右護第三營的副將……」

  「兼駐屯梁山的第二守備官……」

  「梁山……」

  李顯忠不由驚訝了一下,事實上他和大多數人一樣,也對這路人馬知之甚少的,印象還停留在梁山被招安之前,天下四大巨寇之一的傳聞上。

  哪怕當初奇襲後山,逼得他不得不降服的,亦是梁山舊部,卻未想這時候,當初留在梁山上不起眼的後手,就發揮了意外的作用。

  這隻毫無阻礙登岸而長驅直入的北國騎兵,顯然也並沒把躲在梁山上的那群放在眼中,結果在野戰中一遇到挫折和阻礙後,就被梁山突然殺出來的守軍側擊其後,一舉打了個措手不及,幾乎大部星散敗亡而去。

  「這次還要多虧了你們,擋住了這股來敵的勢頭……」

  說到這裡馮浪從掛具里掏出一卷繃帶來。這時候他帶來的各色輔助役們,已經開始打掃戰場和救治傷員了。

  「不至於馬上流毒遺禍地方……」

  「我部才得以遣退附近軍民,把握時機乘勢一舉逐退之……」

  說話間,隨著煙火裊裊的燒水炊事的動作,那些倖存下來的將士們,相互攙扶的站起來,三三兩兩聚攏到火堆旁,接過熱水和乾糧就地取食補充起來。

  而在滿地屍橫枕籍中,只要能夠有口氣在,都被抬到板車上包紮和休息,人和馬的屍體也被集中起來挖坑填埋。

  「逐退?……」

  李顯忠微微咀嚼了這個字眼的意味。

  「來敵不是已經敗走了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