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相應不足的是,傳統的青、淄、濰、密各州,低產出的山地和丘陵,也是不少的,因此,多少影響了墾荒開拓的上限和潛力。

  不過,隨著西向開闢的鄆州——徐州戰線的穩固和加強,從濟州到兗州再到徐州境內,黃淮大平原的東端,所謂南四湖流域的傳統農耕產區,也被逐步利用和恢復起來之後,相應的擔憂和顧慮,也就被從容化解了。

  要知道,徐州作為老牌藩鎮青徐鎮,的基本盤兼核心腹地,最盛時可是供給和餵養了,本州境內數十萬的居民百姓,而在這紛亂的天下大勢中,營造出堪稱偏安一隅的數代亂世樂土假象。

  畢竟,除掉四戰之地的天然地理弱勢之外,徐州本地的條件實在好的不能再好。相對普遍乾燥苦寒的北地,這裡氣候溫宜而光照充足,降水適中。對於江南來說,又是四季分明而雨熱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

  還有傳統的運河幹道和支流四布境內,而提供了水陸轉運的極大便利。同時運河也為周邊的農業開發,帶來充足的灌溉水源與局部氣候的調節。

  雖然,徐州的基本格局已經在北伐中,被長時間的往復拉鋸給打個稀巴爛,而令幾乎每寸土地,都浸漬了無數將士的鮮血與汗水。

  但是人口被屠戮和徵用光了,地面上的東西和財貨都被搶光了,建築也被燒光拆毀成一地廢墟,但是唯獨腳下的土地和礦藏,卻是沒有辦法徹底毀棄掉的。

  反而一些因為過度開發,而地力下降的土地,因為在戰火中,吸收了太多的血肉與屍骸,又覆蓋了各種灰燼,而變得更加肥沃豐饒起來。

  根據故青徐鎮田土戶冊上的記錄,這片貫穿三州條狀的區域內可復耕地,至少比淮東六州現已開發和恢復的田土,全數加起來還要多上倍半有餘。

  這還不包括那些寄附在豪強權貴名下,而不用編列入冊的隱戶匿田。而在理論上,這一切現在都成了我領導下的淮東置制使,所支配和掌握的公有財產了。

  正所謂投奔的人多了,就要愁集體安置和經營的土地不足,產出不夠用;而外圍的地占多了,又要愁開發利用的具體人力不足了。這是一種快樂而積極向上的,煩惱與困擾的循環。

  因此,此時此刻的道路沿邊,距離夏收和秋收都已經過了好些時間了。

  空氣中瀰漫的也主要是,各種翻曬糧食和秸稈被暴曬加工過的氣息。各種水渠溝壑的分布密度,也似乎有所增加。

  走在路上的人流和隊伍,也不再是面有菜色,骨瘦如材為主要特點和賣點。雖然大多數體形看起來,還是乾巴巴的沒有什麼明顯的改善,但是體現在臉上的表情,卻已經是生動泛活了許多。

  看見我的車駕一行,居然也懂得敬畏和簡單行禮,甚至參差不齊或是結結巴巴的嚎上幾句口號,顯然經過了嚴格的編管和訓練。

  在那些車馬人流比較繁忙的路口,甚至出現了一些,穿著青色短褂手持小旗,嘴銜哨子,就地指揮交通的身影。

  沿途經過和停駐的驛站,也明顯經過了擴建和重新修繕。但是其中最大的變化,就多了臂扳信號機所特有的高聳架塔,以及在空中風車扇葉一般,鑲有各色泛光透鏡的多節長臂。

  因此,不免讓人很有些日新月異的感觸和錯覺。

  當然了,作為同行的為數不多綠葉中的紅花,深受打擊的三枚,還是沒能從某種自艾自怨的情緒里走出來,因此大多數沿途的風光和生產建設的景象,都是我和兩隻蘿莉一起分享與領受了。

  只是在進入沂州境內之後,除了我帶來的裝備輜重繼續向臨沂前進外,我的一行開始轉到向西,沿著另一條幹道改道前往徐州,開始先行巡視前沿的戰區。

  作為前線集結地和戰線支撐點的州治彭城,依舊是空空蕩蕩的缺乏人氣,偌大的城池裡,只有七八個輪駐整修的營頭,以及一萬多民夫、軍役之屬。

  以獵騎營趙良嗣、羅克敵為首的在地軍將們,也為我舉辦了一個小規模的校閱式,權作簡單的歡迎禮。數千馬步健兒具列開來,昂首挺胸魚儷而過也是頗為陣容雄壯的。

  然後在彭城過夜的當晚,私下召見了士兵委員會的代表,對她們的工作予以了肯定和鼓勵。也聽取了一些來自底層建言與意見,主要都集中在裝備、器械和補給的一些具體細節上。也有抱怨主官過於嚴厲,操訓太嚴格,有些死板和教條化,臨機應變的手段不夠,諸如此類的個人問題。

  不過,對於現有的軍隊制度和組織建設上的抱怨就很少了,哪怕新敗了一場的影響,前沿將士整體上的精神和士氣還是不錯的,正所謂有錢有糧有盼頭,就足以體現大多數人的基本訴求了。

  在過了彭城之後,卻又是另一番情景了,林立在原野中的,除了田埂上的稻草堆之外,就是各種烽哨和小型堡寨,所有的聚居點和勞役營,都是依託在這些據點周圍,一有聞警就可以迅速退入防守。

  因此,這裡更多充斥著二線戰備和軍屯的色彩。相比後方,他們必須遵守更加嚴格的作息時間和條令,雞鳴而出工,日羅前就必須全數退回到堡寨之中,在狹窄侷促的集體宿舍里過夜。因此,這些據點中是沒有任何的老弱婦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