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段時間本家頗為大手筆的,一口氣吃下了大小二十三家罐頭場以及相關的產業。因此,謎樣生物在書信中信誓旦旦的號稱,只要有充足的原料,日產單位數以萬計,是根本不成問題的。

  而其中相對廉價的原料,則主要是就近來自,經過戰火沒多久的天南州,與婆羅洲會館關係密切的,大片新拓的農莊裡提供。

  再加上相對廣府本地高昂的人工,這些加工所需的人力,都是在外島上,由那些北伐捕亡中買下來的人口,通過血汗工廠的方式就地負責的,因此相對成本頗低。

  雖然這些罐頭放在廣府本地銷售,基本是無利可圖,也缺乏足夠的額市場,但是作為軍需輸送的名義,左手換右手的採買到北地去,卻是相當不錯的補益。

  這種長期可以貯存的果蔬糧肉製品,在前沿將士,乃至兩淮當地軍民之中,卻是很受歡迎的特供產品,不但在地下黑市中成為比較堅挺的流通物,順便還完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不明財富來源的洗白過程。

  出發的日子很快就到來了。

  江寧,長亭驛,送別的人群,雖然其中我大都不認識,但是絲毫不能影響,他們對於我這個在監國面前,新鮮出爐的紅人,各種羨慕妒忌恨的眼神表情,以及試圖攀附結交巴望的各色心思。

  滿嘴的廢話和恭維之言,像是這邊上不遠的滔滔江水,源源不斷而來又奔流去海不復還。讓人覺得她們官場的本事,全練就在了這兩片嘴皮子上。

  不過,能夠放下麵皮聚集在這裡的,主要還是我那些名義上的下屬居多,當然了,他們不用實際北上履任的,只消遙領著一份俸祿,繼續呆在江寧的花花世界裡醉生夢死就行了。

  此外,就是一些光有官身,卻還沒有放缺,只能眼巴巴等待遷轉到自己的,所謂流內官。呆在江寧的日常花銷也是不小的,長此下來,不免有些囊中羞澀,因此,她們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希望從未哦這裡某點好處和權益。

  在名為功名利祿的引子和餌料的作祟下,我曾經拜讀過的,晚清三部曲之一《官場現形記》《孽海花》《老殘遊記》里描述的種種奇形怪狀,似乎就在他們身上,通過各種恭切熱忱的言語與表現,一一的映射出來。

  不過,喝過了踐行酒之後,我總算可以擺脫他們了。

  第554章 序間(九)

  「輕裘緩帶風流帥,錦繡叢花擁騎還……」

  正所謂是東南風物,江山如畫,風景秀美,在見慣了北地的巍峨雄括之後,再靜下心來感受一番東南勝景,重巒疊嶂江河縱橫的秀麗精緻,也是別有一番意趣風味的。

  雖然還是類似的路線,但是相比多年前的千里流亡,一路隱姓埋名頗為狼狽的逃奔南下,這一次可算的上是某種意義上「春風得意馬蹄疾」式的衣錦還鄉了。

  因此,稍稍可以放下情懷和腳步來,感受一下沿途的人情風物,兼帶以一方大守臣的身份,享受沿途地方的公費招待。

  順便採買點糖藕、油蟹、菱角酥、茯苓糕、蜜炙小魚什麼的地方風味的特產,給家裡的女人們作為手信。

  好吧,至少可以回家了,說實話出來這麼久,一旦得以閒下來,也怪有點想念家裡大大小小的女人們。

  特別是在軍中憋了很久之後,各種憧憬思念之情,就像是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起來,用一句已經快要落伍的台詞說,我的大斧已經饑渴難耐了。

  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自從那一次籍著犯錯發落,而情不自禁的淺嘗即止以後,三枚就重新倒退回了以往的保守作風,我各種躲躲閃閃的努力保持其距離來。

  就算是不得不在近距離獨處的時候,也要想辦法把伽嘉呆在身邊作為擋箭牌和防護手段,以阻止我的騷擾和侵襲。

  我雖然沒甚節操,但是一時還做不出,當著小女孩面霸王硬上弓這種事情來,因此,我們之間奇怪的關係,就這麼僵持了下來。

  離開江寧府之後,一路行經過句容、延陵、曲阿,又格外在附近的金壇縣境內,大名鼎鼎的茅山上盤亘了一下。

  這裡號稱「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也是數百年前葛洪,陶景弘為首的道門先賢,創立上清派的祖庭和發源地,其中一些修行的事跡和傳說,據說可以上溯到秦漢時的方士、丹家之類。

  因此,山上上下古蹟遺存極多,而歷朝歷代皆有修繕和營建。

  據說在前朝大唐崇道的鼎盛時期,這裡的前山後嶺,峰巔峪間,宮、觀、殿、宇等各種大小道教建築多達三百餘座、五千餘間,道士數千人,號稱「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的南方聖地。

  雖然,現如今經過多年動亂而毀棄了不少,但依舊有不少形制宏大的遺存。只是我所知道的茅山,主要還是來源於後世,各種港式捉鬼電影和網絡小說的牽強附會。

  但凡和神神怪怪的東西沾點邊,你不說你是出自茅山的淵源,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丟人現眼。

  因此,我在接受當地宮觀使的殷情招待之下,粗粗遊覽了幾處之後,卻不免要有些大失所望。

  因為地處富庶的東南,靠近六朝金粉的繁華勝地,因此這裡絕大多數都是官身敕修的道家人,倒沒有多少真正的隱修之士。

  所謂的靈異手段也一點皆無,多是為人祈福譙祭的日常法事儀式之類,用熱鬧宏大場面來忽悠人的套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