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隊編為一團,其中戰兵一隊,銃兵兩隊,以正副校尉/部將、備將、虞侯、教導、材官,並護兵、書辦、旗鼓鑼號手等,共計三百九十員。

  這樣作為戰地機動的最小的獨立單位,如果遇到各種突發狀況或是災損,主官接戰沒多久就戰死,這時候副尉繼續指揮,副尉也陣亡,由虞侯(軍法官)按照序列接替指揮,軍法官陣亡後,教導(參佐官)繼續指揮,參佐官陣亡,則材官接任。

  如若是團屬主官、差遣官、材官全部戰死,則由次一級的首席老兵隊隊正接手。

  因此,到了團這一級,哪怕損失了幾乎所有負責指揮的軍頭,殘餘的部隊還能夠忙而不亂的繼續戰鬥上很長一段時間,直到脫離戰鬥,而令大多數建制,有概率得以保存下來。

  然後在吸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短時間就補充和重建起來。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相當接近近現代軍隊的組織和建設標準。這也是近代軍隊與古典軍隊的重要分野之一。

  當然了,因為在資源投入的重點與具體經歷的緣故,目前能夠面前符合這個條件的,也就是御營左軍里幾個擁有專屬字號的老牌營頭;以及其他三大軍序中,作為基本標準和樣板的,第一序列的老兵營;再就是直屬的標兵營和教導大隊,也能勉強算上。

  而在團上又有營制,其中分為大小若干,乃是國朝最基本的作戰單位。

  以領兩團一隊為小營,約九百人,多見守備地方的團結、守捉兵等二三線部隊;三團為中營約一千三百人,也是國朝前沿各軍的標準配屬;

  而四團為大營,包括正將(折衝都尉)、副將(果毅都尉)、准將(旅帥)、虞侯長、參謀、材官等,並營護兵、騾馬隊、車管,司記書辦等從屬人員,足足有一千八百員定額。

  因此採取大營制的,唯有少數精銳之師和王牌部隊,並同畿內的拱衛、殿前諸軍,方有常設。

  而如今在我的麾下,也就是直屬大本營資序的御營左軍,第一至四個營頭;行營右護軍的第一第二營,以及前軍的直屬第一營,總計六個番號,才有資格擁有大營的編配。

  而在前沿又有各路兵馬使,權都監頭銜而分轄數營之兵,除掉駐守、兵站性質的防戍營和補充營外,主戰編制至少有三四千員,足以在特定的方向,形成獨當一面的局部防守反擊優勢。

  因此,兩三個兵馬使,就可以合稱一軍,在合適人選的統合下,足以主動發起一場局部的戰事,而有這個資格領軍一路的人,目前在我麾下,還不超過單手之數。

  故而,如果是我決定帶隊主動發起進攻的時候,至少會以軍級規模為調遣單位,至少保持出擊方向有六個主戰營以上的基本戰力,以及後方至少四個防戍營,以承擔巡道、護糧和兵站單位的角色。

  根據預定攻擊距離的遠近,出發和回歸線的通行情況,具體後防部隊和勞役徵發,還會有所增減。

  作為本軍的一大特色,就是格外強調充足後勤保障下的火器戰鬥力,再加上足夠規模和頻次的偵查預警手段,和儘可能周詳的預設參謀作業,來消減戰場之中的不確定因素,儘可能的預先立於不敗之地。

  畢竟,能夠就糧與敵固然是好事,但是真要是主次不分的,把大軍的安危全程,寄托在這些搜掠地方的手段上,那就是食古不化的教條主義與愚不可及了。正所謂的「沿著冒險機會主義路線一直向自尋死路奔去」。

  這樣下來,御左、右護、前軍和青州守捉四大軍序,已經在編的兵力達到了主戰二十六營,防戍十三營。

  除了火器為主的裝備上,還有相當大的缺口外,一應兵員和訓練,都已經在按部就幫的規劃下,走在循序漸進的良性軌道上。

  因此,目前我的手下,全脫產的正軍編制有五萬多人,其中主力資序的戰鬥兵員,亦是合計有三萬七千有餘。

  這還是不包括了,在我鎮撫名下的牙兵,與置制使的虞侯軍兩大序列下,各只直屬部隊的具體軍額。

  待到秋收接近尾聲,我下一步也需要登船出海,前往江寧以外鎮重臣的身份,第一次拜揭監國為首的大本營和嶺外行在。

  第538章 風雨(三)

  江寧城。

  雖然對岸的江北,已經是數月烽火連天,但這裡依舊是一副燈紅酒綠,暖風熏人的太平景象。

  而在秦淮河上船娘儂聲婉轉的唱曲之中,游曳的花船畫舫之中,也有一群人在大聲的抱怨著。

  「這羅鎮撫手下都用的是什麼人啊。」

  「幾乎個個都是榆木腦袋。」

  「多數說起話來也是粗鄙不文,不成體統。」

  「不懂得變通也就算了,連一點好處都不讓人撈……」

  「就連與當地往來的一切商事通貿勾當,也都是婆羅洲會館相關人等經手把持。」

  「卻是一點兒都不讓別人沾手的。」

  「這個啥勞子官職,真是做的一點兒意趣和指望都沒有……」

  「真是虧了老子打點下來的花費。」

  「天曉得猴年馬月,才能把搭進去的,給盡數找回本來了。」

  雖然他們大多數只是在北邊遙領的職事,平日只要安心的呆在後方享受,朝廷開出的俸祿與待遇。

  但也不是沒有人想過能否從中牟利,把之前求官的花銷,給儘快撈回來。然後他們打著親民官的旗號,所派往北邊的人手,就在當地不免是各種碰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