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這個分巡道的御史里行,卻無疑是各無事不包,也無事不牽涉,明擺是個格外討人嫌,容易招惹麻煩的角色。

  特別對方早已經是,睚眥必報的名聲在外的一方守臣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送過去一個,讓對方有事沒事可以找點麻煩,用來發泄的受氣包而已。或者說在國朝的旨意和地方實力派的立場傾向之間,折衝調和(或曰背黑鍋)的夾心餅乾而。

  這樣有所紛爭和矛盾的時候,只要犧牲掉這個替罪羊,也可以換取某種妥協和代價,也不用太過心疼與可惜。

  如果是那種只等熬資歷和堪磨的屍餐素位之輩,那倒好說,但是對於他這樣,想要有所作為和成就的人來說,就無疑是一種天大的災難和折磨了。

  他可是發了狠誓,要給娘子掙上一身風風光光的誥身,順帶報答一下長久的扶持資助,好在那些娘家人面前,好生揚眉吐氣一番的。

  事實上,一聽說要去淮上赴任,那幾個臨時結交的放官,也不免露出某種幸災樂禍,或是同情之色了,然後就無一例外的冷淡了繼續攀交的心思。

  而江寧當地,那些盤踞在城中,等待行在有所放官時,毛遂自薦作為幕屬從僚,一同上任的,前官吏清客人群。一聽說這位秦老爺是在淮上貴就,頓然也做了鳥獸散,顯然是不看好他的去處了。

  倒是那些陪酒的女伎,卻是頗有些主動迎合的心思,甚至不乏願意拿出私房錢倒貼隨他上任,做一個臨時的如夫人也好的嬌娥。只可惜,他卻沒有這個心情和尋思了。

  但是,國朝的任命,可不是那麼好逃避的,限期之內就需赴任,就算其中生病了,也的病死在任上才行。不然於他,或是與他的家人,都是極大的罪責株連。

  因此,秦學士在江寧城裡,「莫愁妖嬈」「玄武嫵媚」的兩湖風月中,繼續買醉蹉跎了好幾天後,還是不免在奏進院派人催促和護送下,收拾少得可憐的一點行囊,踏上了北去的海鵠快船。

  第528章 經略(三)

  當前方和韻的新作,被送到我面前,供以賞鑒的時候。

  我正帶著阿骨打,在巡查過的童子營少兵隊的駐地里用餐,喝著剛收割未久的晚稻、新麥,玉米碎、高粱米、扁豆,一起熬成的雜糧粥,吃起來自有一種穀物的清香味。

  佐食小菜,唯一的葷色,乃是稻田裡現抓的泥鰍裹面炸酥,鹽霜裹的土豆片,糖汁拔絲瓜條,還有芋頭和菜油打成的泥,再來點桑葚釀的果酒,就成了最簡單的一餐。

  除了編管的勞役營外,拿出計算過亢餘外的剩餘物資,組建女營和童子營,也是當初入主青州時,針對本地婦孺居多現狀的應對舉措。

  雖然以駐軍的勢力,以及外來填戶的比例,如今本地這些老弱婦孺,是不大可能被煽動起來反抗我的統治,但就放在那裡任其自生自滅,也未免太浪費了。

  北地的婦女,同樣具有大多數勞動人民,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性子和忍受力,也有相應的勞動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大多數,次等勞動強度的工作。

  因此,從去年的冬天開始,各種軍隊相關的被服廠、織染場、繅絲廠、桑田、果園都用上了女營來勞作。

  而這些本地的孩童,雖然眼下能吃了一點,能做的事情也不多,但是放眼從長遠看,這豈不是最好洗腦和逐步塑造起來的潛在兵員和基層幹部麼,這可是一筆包賺不賠的長期投資。

  故而我哪怕自己掏腰包,海路從夷洲等地運糧過來補充日用,也要將這個基本處於負收益的日常制度,維持運作下去。

  因此我,甚至頒布了一條有個人色彩的專門政令,就是本地十歲以上或是以三尺半為標杆的孩童,都必須送到官府去接受工讀為名的,為期五年的強制集體生活。

  為了避免過於強烈的軍隊色彩,這些臨時設置的地方被叫做學工營,每旬允許回家居住兩天。

  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在消息傳開後,與原本遭受冷遇的預期不同,各地送過來的適齡不適齡孩童幾乎排滿了徵收站點之外。

  我這才知道我錯估了忽略了什麼,作為古人可是沒有計劃生育的概念,為了節約物資起見,天黑後唯一剩下的娛樂節目,就是造人,於是生的多夭折的也多。

  特別是在災荒之年,為了減少家中吃飯的嘴巴,賣兒賣女也是一種常態,甚至易子相食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時候,在漫長冬日的煎熬中,苦苦支撐嗷嗷待斃的人們,突然聽到有地方願意接受這些孩童,還是官府背景下的機構,自然是越快擺脫累贅和負擔,越好了。

  他們甚至擔心有所限額而,在第一時間爭先恐後的趕了過來。許多小孩,甚至還是餓著肚子,被送進營地,正所謂的能省一點就是一點。

  至於我擔心地方上的反彈和抵制,拆人骨肉的罵名,善政變成惡政澄諸如此類的事情,卻也沒有多少發生的土壤。

  至少,在報警了亂世的流離動盪之苦後,這些地方百姓似乎有著一種,相當樸素的等價交換情節,就是世上從來沒有白落的便宜,這些孩童既然被送過來,形同賣身給官府了,就如同那些行業學徒一般,需要用今後生涯的服務和努力來償還。

  說不定還因此,能夠在官府的管轄下,獲得一條生計和餬口的本事,因此,且死活不論,該打該罵,怎麼折騰和管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