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宇文家卻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就是歷代的宇文家主,不但妻妾眾多,也都很能生女兒,特別是漂亮的女兒。

  是以通過世代通婚和聯姻,宇文家族迅速與島內各藩和國人世家,結成了這樣或是那樣的親緣關係和紐帶,號稱「島半之親」。

  並且通過本家的影響和扶持,最終將好些中小藩家,逐步變做了宇文氏的附庸與從屬,而在夷州擁有了首曲第一的影響力。

  而在當代家主的眾多成年兒女眼中,他們的這位父親大人,顯然是太過寵愛那個么妹了,寵愛的已經是昏聵不明了。

  雖然沒有明言讓她繼承家業,卻不但劃出帶有大片山林和港口的北角之地,任其胡作非為,還暗中指派她去廣府襲爵,順便接管當地的產業。

  這也最終在那位么妹就地自擇夫婿,還帶著家業倒貼上門的消息傳來之後,積累演變成某種激烈而洶湧的反彈。

  於是乎,作為宇文家外海船團的重要人物,宇文拔都,字包村,也在面臨著某種兩難的抉擇。

  是放棄島中過往和其他事物,繼續一以貫之的效忠遠在廣府的宇文十一娘,還是接受現實而對如今的宇文家當權者們輸誠。

  他畢竟越是姓宇文的一員,雖然是血脈極遠的旁支別系,但同樣也不可避免的被牽扯進,家族站隊的背景中去。甚至有人找上他威逼利誘,要求他配合家中前來接管的人員,交出這支聯合船團及其所屬的權益。

  這個結果讓他有些憤慨和不安,於是陽奉陰違的帶船出海,就在沒有上岸過,又暗中放逐和驅趕走了那些,傾向家中當權者的人員,也算是變相表明了具體的站隊和態度。

  本以為就此走上一條決裂之路,但現在,他總算可以名正言順的重新回到家族的領地中了。

  正所謂天有所不測之風雲,經過了前些日子跌宕起伏的大反轉之後,現在族裡這些原本有些趾高氣昂的人,卻有些惶惶不可終日起來。

  畢竟,他們針對遠在廣府的那位十一娘,所做的手腳可不少。甚至越過病重的家主,而私下動用印信出具婚書,好吧十一娘許出去。

  在他們看來一個主動派人聯繫的澄海公世子,無疑是一個及位置的巴結攀附的對象,就算事後家主知情想要反悔,礙於君臣之分,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至於十一娘這些年,在夷洲經營的成果,更是跑不掉,若不是桃山糧台被朝廷劃入北伐的名目之下,只怕他們已經指使藩兵,強行奪了回來了,儘管如此,在私底下,對於十一娘名下經營的雞籠山和北角灣一代,還是沒少動作過。

  只是,想撿個現成便宜的心思占了上風,再加上其他的人心思也不怎麼齊,不願便宜了別人,這才一直拖了下來,但沒想到拖著拖著事情就出了變化。

  作為十一娘的靠山,那個羅藩子不但全身而退,還得以開鎮一方,在國朝擁有了偌大的權勢和影響力,就連他們昔日的宗藩,澄海公家也要有所退讓和接受懲罰,更勿論他們這些遠藩之族了。

  事實上,他們已經被澄海公所遷怒了,不但宗藩院裡外圍元老的位置落了空,還被籍口「蠱惑世子行不義事」的理由,擼奪了好幾個相關人等的世婦和國爵,勒令自省待罪。

  剩下的人,也迫不及待的將已經病重的宇文家主,給重新請了出來,作為緩頰和補救手段,又許出若干的好處和權益,又以閉門思過為由,加強了身邊的護衛。

  就是擔憂十一娘的報復和反制手段,但正所謂,有些東西不是人為意志,想要逃避就能逃避的了的。

  比如這次隨著宇文拔都一起回歸,卻又在近岸半道偷偷下船的那些人手。

  作為被突圍的帥司給遺棄在徐州城內,數萬名來自各地的輔兵和民富之中的少數夷州人,僅過了一番訓練和甄選之後,他們也得到了最新的任務,就是追隨平將門回到夷州去,重建起規模更大的海路駐泊地和糧台來。

  而其中又有另外一些人,兼帶了額外的任務,就是順道去解決掉一些,來自地方上不確定的因素和隱患。

  前些日子出自羅氏大宅的清算和追索,甚至蔓延到了遙遠的東婆羅洲去,而那個幾個在婆羅洲會館裡,扮演了某種吃裡爬外角色的當地藩家,更是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和利益,才保住了餘下的語話權和不予繼續追究的保證。

  大多數牆頭草出於自身的利用價值,固然是可以被暫時放過,但是幕後的主使者,卻是必須針對性殺雞儆猴的。

  現在,終於輪到了夷洲方面。

  ……

  鄆州。

  而直到我軍進入了鄆城之後,我才發現當地軍民的熱情,居然是半年多前留下的一點餘澤,還在發揮作用的緣故。

  因為,當初撤退時路過鄆州休整的期間,不但解救了受圍攻的巨野城,還多活了胡馬盤踞的鄆城,最後,在出發前往徐州之前,又將一些淘汰的武裝和帶不走的物資,就地散發給巨野、鄆城等幾個地方的民眾。

  而他們就憑藉本留下的這些剩餘物資和武備,居然熬過了這個冬天,又在整個春天到夏天的胡馬子屢屢侵襲下,守住了城池而繼續堅持了下來。成為附近數州,處境最好的一群人了。

  再加上本陣里故地重遊的鄆州兵,故而,這裡也是少兼對本軍有所歸屬感和凝聚力的地區之一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