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稍稍加以關注,又不敢擅專的呈報上來,沒想到就有了這種結果。還真是「無心栽柳柳成蔭」啊。

  雖然比不過里一個時空里,那個同樣出身延州將門的李顯忠父子,在北宋亡國後淪陷金人的魔爪下,假意受偽官而一心帶兵抗金歸宋,不惜滿門英勇壯烈就義;

  事敗後隻身逃出,又輾轉投西夏繼續抗金,卻始終心懷故國,而伺機帶兵突破西夏的圍堵,最終南歸得到宋高宗的褒獎。

  自此在抗金前線上繼續奮戰數十載,以五十二歲高齡擊敗金帝完顏亮的南侵,六十一歲又在宋孝宗繼位後的隆興北伐充當主將。

  一直到四年後病死任上的轟轟烈烈與可歌可泣,卻也算得上是跌宕起伏而可圈可點。

  他這一樣一個西軍出身的背景,又有本地淵源和號召力,還參加過北朝歷次大戰,頗具代表性的人物,如果能夠公開降服,哪怕是象徵性的歸順,也是有利我統治長治久安的意見大好事。

  當然前提是在進駐青州之後,他和他的部下,並沒有過多沾上我軍將士的血與仇怨的情況下。

  至於在之前天下為洪爐的,兩國數十萬大軍對陣中原的戰鬥之中,站在自己的陣營有什麼死傷,那都是各盡本分而各安天命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再格外強調了。

  當然了,到了我這個層面和地位,除非少數幾個特里外,已經無須像當初一樣,靠禮賢下士式的親自接見和拉攏人心了,我只要選擇合適的人手交代下去,然後看到最終想要的結果就行了。

  ……

  與此同時……

  廣府,羅宅,大花廳內,已經是涼風習習的,隨著流動循環的室內水道,讓空氣中充滿著某種濕潤的味道,幾個僅穿著居家常服,甚至只有小衣的女孩兒們,都聚集在室內納涼。

  有的喜歡靜靜蜷縮在角落裡看書,有的依舊精力十足,像是蝙蝠一般的在樑上練倒掛,還有的則無聊且煩惱的丟下例行功課,故意偷懶式在地上滾來滾去。

  而在廳中的另一側,作為家中唯二的連個成年女性,崔綰婷正在案子前一絲不苟的翻看帳本,而蘇蘇則在精心屏氣的插花。

  「你這是在和我炫耀麼……」

  正在看著一疊新信件的謎樣生物,突然在嘴角掛出一絲微笑來。

  「又收集了多少個同名的歷史人物……」

  如今,隨著海路的重新暢通,抽空念一念前方不斷送來的書信,然後發發牢騷和吐槽一番,也成了她事務繁忙之外,難得消遣和休憩了。

  「不說這個上梁山的岳鵬舉,和下山從良的劉與叔……」

  「你讓宋公明和那個六賊之首混在一起。」

  「倒是要唱哪一出啊……」

  「難道還要再收集一個,被閹黨吹上天的童大王……」

  「好湊齊徽欽二帝的坑爹模版麼……」

  「相比之下,之前你在廣府收攏的這都是些什麼玩意啊……」

  「也就個吳玠還像點樣子……」

  她如此思慮著,突然有些情緒恍惚,高高翹起的腳丫子一蹬空,然後室內眾人就聽的嘩啦一聲。

  見謎樣生物突然揮手想抓住什麼,有些驚慌失措的發出「哎呀呀呀呀呀」的慘叫著,向後四腳朝天的翻到在地上。

  ……

  被她無意念叨過的某人,也在一處狹長山地的草叢掩護下,迅速調整手下的布陣。

  在他們的前方,是一片夏日最常見的靜謐景象。

  草長鶯飛之中,散布在山坡與谷地上,大群的牛羊和馬匹,正在悠閒的吃著草兒,愜意的甩著尾巴,抽打和驅趕那些嗡嗡而至的蚊蠅。

  只是,這麼一副北塞草原最常見的風光,卻出現在了如今的中原大地上,這無疑是某種無聲的諷刺和反差,在這背後又是如何的累累屍骨與血淚,所堆積起來的代價。

  這一次,牛皋帶上這一支輕騎的敢戰隊,前往山谷中奪取某個大藩部所放牧的戰馬。

  「這應該是庫梭部的料場……」

  熟稔捕捉野馬和馴馬的普速完,也穿了一身皮甲站在其中,用並不算純熟的口音,低聲解釋道。

  「隸屬於庫莫奚的五大支帳之一……」

  「這裡的畜口至少有兩三萬……」

  「照管的奴戶至少要兩百帳,大約一千多口……」

  「依照故例,巡梭警哨的控弦,也有至少五百……」

  作為數百年間,陸續塞外分藩的歷史淵源之一,就是在各家諸侯的馴化管教下,這些蕃附的塞外胡馬部眾之中,各種腔調漢話與漢俗的流行,而成為一種通用的交流方式。

  片刻之後,牛皋也在一本正經的,對著兩位部將和十幾名隊將,布置規劃道。

  「要想強襲這片地方,並不算難……」

  「打垮那些巡哨,也不過是一個照面的功夫……」

  「但是想要讓他們不至於潰逃出去……儘可能的拖延被發現的時間……」

  「就須得我們格外用心……」

  「更難得是,要把這些畜口都帶回去……」

  「先要找出畜群的頭馬來。」

  「然後動手之後,還要儘可能的保全下那些牧奴……」

  「好讓他們配合著,驅趕牲口……」

  「實在帶不走的,就想辦法往要害捅上一刀……」

  「小人或許有些法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