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要知道現任的御營都統制,其實是有由後方大本營的某位樞密副使兼任的,最多管理一些日常事務而已。而另一位御營左統制人選,則尚未定下來而暫時空懸。因此從理論上說,我已經擁有御營諸軍,在北地的天然最高指揮資序。

  至於所謂的淮東置制使,是為總管領相應戰區內一切兵馬戎務徵調攻伐,的某種非常設的率臣差遣之職;

  而知兩淮討擊軍事,則是對於上述置制使的職分下,基本作戰範圍和權限的追加界定,大抵相當於僅次於總管路和行軍道都督的次級軍區;

  只有最後這個六州鎮撫使,才是真正負責治軍練兵守土安民,而常設的守臣職責,也是經營這一大片地盤的核心身份。

  因此,比較正規的叫法,稱呼我為「羅鎮」或者「羅撫軍」……

  獨設的鎮撫使管一地「凡兵甲財賦民俗之事」。是以手下屬僚的位置也是頗多的,有判官、支使、推官、從事、參軍等名目。

  可以建立一套相對小而全的軍事、行政二元體系,來構成和培養基本的文武班底。

  正好用來安置那些追隨我一路過來的,第五平、杜士儀、蘇長生等那些幕屬、佐僚、以及虞侯、參軍、參事各班近員。

  就算是職責和事務基本不變,但至少給個正式領公俸的級別和待遇是不成問題的。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他們也將是構成我治下,各級官僚體系的最初班底和基本盤。

  然後再加上鎮撫府下的官屬聯校里,最終進修和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師生,將逐步將我目前有些寒酸而簡陋的行政體系給充實起來。

  目前的指名和推薦進修,只是在物資條件和現實環境,都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下,某種為了應急的權宜之計。

  按照日後的規劃,我希望的是能夠建立起比較初級的,軍隊內部選拔與地方上考試的二元晉升制度,同時在良性的框架內,鼓勵相互競爭和刺激,來提高行政效率和人事流動。

  作為官僚體系本身,自有長期存在的必然性和現實需要。因此,我需要面對的真正問題在於,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社會運轉體系,來完成這個群體的內部循環和更新換代,以確保上位者能夠在較少的干預下,維持相應的活力和自我淨化。

  而不是像同時空的某個得國不正,而留下各種隱患重重,不得不演變城文武偏科嚴重的鐵血大送一般,從政權建立一開始,就不得不將大量資源和精力,浪費在各種無序競爭和內耗之中。

  雖然有著後世大量經驗教訓和成功範例,為借鑑和參照,但是終究與實際操作還是有所差距的,因而此時此刻,我也只能在現有基礎上,摸石頭過河而已。

  至於黃老之學鼓吹的無為而治與民生息那一套,就更不適合我當下的需要了。根據許多亂世之期和王朝末代的種種徵兆表現。

  將社會現狀和自身環境的改善,寄希望於各級鄉紳士族官府大老爺們的品德修養,個人道德水準和自我良心發現上,從來就是一個無解的偽命題。

  還不如寄希望於,突然天打雷劈,一夜之間就把世上的壞人都打死了更好。

  所以最後作為收尾,我又講了一些諸如「青天高三尺」「五大天地」「請夫人閱兵」「葡萄架到了」「做壽辰」之類,專門譏諷官場士林各種司空見慣,又奇形怪狀的笑林段子來活躍氣氛,也算是某種期許與警教吧。

  頓然引的轟聲笑語一片。

  ……

  而在大講堂的後排坐席上,有幸旁聽的蔡元長,也在心潮澎湃而躊躇滿志的心緒中難以自拔。

  因為按照最新的規定,鎮撫和置制兩府以下,所有的參佐、幕僚和事務官,都必須抽出閒暇時間,在新辦的官屬聯學裡,講授一定的課時。

  而像他這樣的學識比較豐富有一定事務經驗的人員,還被要求多少要參與聯校綜合教材綱要的案例彙編工作。雖然最後的取用定稿,還需那位鎮帥一言而決。

  但對有所抱負和期許的他來說,卻已經是難得的機緣了。

  從小處了說,這也對於他個人的前程和未來發展,一次的重要起點和奠基。

  稍有常識之人都會知道,這聯校之中出來的師生之選,必然都是日後各級地方官府、駐軍,潛在候補的基石和骨幹。

  而如果能夠名列在創始者之中,哪怕是很靠後的位置,也意味這某種天然的優勢與資格。

  而往大了里說,這也意味著一個機會和楔子,重新光大氣學南支的轉機,就在眼前,但不是只有他一個人獲得這個機會。

  他還必須與那個許州人,身為前北朝名士的趙鼎所代表的地方洛學殘餘,爭奪各自學派、源流,在地方政權之中的影響力,和傳道授業的優先權。

  不由他不盡心竭力的重視這件事情,雖然他隱約覺得,這種局面很可能使那位頗有城府和成算的鎮撫大人,故意製造出來鞭策與激勵他們的,類似掉在驢前的胡蘿蔔或是香餌之類的驅使手段。

  但顯然對他來說,是沒有其他選擇的。

  畢竟,自從一代宗室宰相韓大錘專權朝野的輝煌之後,又經歷了氣學在朝堂的數次大分裂,作為失敗者而被流放到閩地的這一脈,反而因為地理上的相對封閉,業已發展出獨樹一幟的學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