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一方面,則是我們的兵力和資源,都不足以支持更遠距離的作戰。

  特別是在春季農業生產的繁忙時節,還要兼顧六州治下的治防和剿匪任務,隨著開春,那些盤踞在偏遠地帶的殘餘匪寇,也重新有所活躍起來。

  因此,只能沿著淮水追擊到,燒了一遍渡口和浮橋之後,就帶著沿途繳獲的物資和收攬的人口,徐徐然退回到被幾個大湖分隔的數段防線內。

  利用整個春季的時間,除了已經完成大部分既定規劃的,農田水利道路的生產建設之外。在六州鎮撫的治下,還初步建立起一套基本的商業流通和軍隊經濟的體系循環來。

  相對於這些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經營和維持,且長時間才能見效的基礎項目而言。

  在一片空白上,重建商業流通比較容易一些,只要以州縣為單位,組織和提供相應供銷分社所需的場地和人手,然後通過益都對沿海港口運抵物資的調配和分流,就足以提供各種民生所需的大部分日用商品。

  這種模式和制度,在本家的幾大商號連鎖里,已經是運用的爐火純青,十分成熟了,因此只要根據地方布局,稍稍加以改動,就可以原樣照搬過來,連具體負責的人手都可以從後方抽調現成。

  而到了鄉鎮、村邑一級,就用定期流動巡迴式的貨車,乃至一至數名貨郎擔子的形式,就可以初步滿足當地的需要。

  當然,因為地方的凋敝和蕭條,沒有什麼具有強大消費力的大戶,因此相對小而全的派出貨郎什麼的,就可以滿足大多數的需要。

  因此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布置和傳達,整個架構和輪廓,就初步建立起來了。

  當然了,州縣兩級供銷體系的真正消費大頭,還是置制使統領下的數萬駐留將士。

  他們既有歷次戰鬥所獲的不菲私人財物,也有長期積累下來的軍餉和團隊分成,以及來自後方的犒賞,一次性就給增發了整整半年的糧餉。

  而且因為整個冬天的奔波轉戰,就算到了青州安定下來之後,也基本沒有多少花費的機會和渠道。

  因此,在打通與後方的聯繫之後,他們手中就擁有相當可觀的消費潛力和市場。

  而提供軍前的大部分商品,都是通過婆羅洲會館背景下的隨軍商團,從後方採買、製備和生產的,這其實也是一種專屬權益的變相壟斷。

  這樣初步的商業稅收也有了,雖然只是杯水車薪的幾千緡而已,連個正常支出的零頭都不算,但至少是一個可喜的開端。

  因此軍隊內的經濟體系,也是圍繞這些士兵手中的余財,所建立起來的。比如以本家匯源號的名義,在軍中提供獨一無二的財物寄存和變價折算,乃至相對低廉的異地兌換服務。

  得益於我本人的戰功卓著,並且擁有軍隊、地盤和戶口作為保障的利好消息。所以遠在廣府的匯源號,也很是吸收了一大批處於保值心裡的遊資,而相應的承兌質換業務,也在官方的變相扶持和默許下,再次得以擴張。

  相應的各地分支和兌換點,除了原本的夷州、婆羅洲、沙撈洲等外海島洲之外,還增加了嶺外的揚州、江寧、洪州、福州、翁山等十數處沿海大邑。

  都在本家現成的船團航線和貿易範圍內,這樣可以有效的利用海路的效率和便利,來進行資金的調控和支配。

  然後,我再通過一條追加的軍令規定:凡是出陣前所有將士,嚴禁攜帶各種不必要的負重和累贅,尤其是個人的財貨。

  於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著想,他們自然就會想辦法,將財物寄存到相對可靠的地方去,比如匯源號的流動錢櫃,然後換成一些代表定額金錢的兌換憑票。

  再將這些兌換的憑票,與之前的供銷體系聯動起來,讓士兵手中的代卷,與供銷體系提供的商品直接掛鉤,在一些緊俏商品上,使用代卷比普通支付手段更優惠的價格和優先權,這樣通過合適的調配,初步的經濟信用體系就建立起來了。

  當然,這個信用體系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在本軍長治久安的基礎上,只有繼續支持和維護這個軍士團體,才可能更好的保障他們的利益。

  這也意味著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和渠道,這些普通士兵與我所進行的功業,有了更加嚴密的隱性聯繫和變相人身捆綁。

  只是從名面上看,這也只是我刻意主導下,某種肥水不流外人田式的,讓人心照不宣的私下斂財手段而已。在南朝將帥之中,根本算不得什麼。

  要知道……在軍淄上指定專人,以次充好,或是剋扣物用挪作他用增值盈利之類的,比我吃相更加難看的例子比比皆是。

  以我現有的職分,如果在軍隊裡一心為公,體恤士卒而毫不謀私利,對外一文不取,對內也不為自家打算的話,那倒是要令人詫異,甚至有所不安了。

  另一個時空的岳武穆、檀道濟之類的下場,尤為前車可鑑。寄望與高居上位者的英明與寬仁程度,無疑是一種愚蠢的行徑。

  而歷代的開成帝王,或許可以不顧毀譽的任用有所污點的臣子,卻未必容得下看起來品行與聲望都舉世無瑕的當世聖人。

  ……

  搖曳起伏的北上海船之上,小孔特里諾亞也站在船邊,有些心情複雜的吹著海風,當初無意間的投資,居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