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需求少幹得多,吃苦耐勞不挑食堪稱兩腳牲口,卻比普通牲口更聽話和順從的評價,讓他們成為某種勤勉與附從的標杆和典範。

  因此,伴著碎鹹魚、醬豆的瓜薯糊糊,烤山芋可以吃個夠,隔三岔五有代肉罐頭,沒事還可以每每的啃上幾條大根做零嘴,別提多愜意和享受了。就算那些小藩領下莊頭和地侍家的日子,也不過是如此吧。

  看著看著,他忽然站了起來,卻是終於等到了道路上蜿蜒而過的人群,所裹捲起來的塵土,他們都是來自外州搜括回來,或是逃奔過來的流民。

  經過了塞外胡馬的荼毒與酷烈之後,這些倖存之人早就沒有對於所謂南軍的對抗和排距情緒,只剩下有個安穩地頭,可以苟且存身的最後一點期望,而被押送到這裡來。

  只是事有先來後到,早來的人自然就優先安置了靠近城邑和大路的上好份地,而後面逃奔來的越晚,所能獲得安置地方,就越是偏遠和貧瘠。

  當現成的熟地和坡田都沒有了之後,就只能到山野里去篳路藍縷的重新開荒,或是在山林里轉職伐木、挖礦了。

  他記起了自己的職責,打開牛車上木製水箱的板蓋,用半生不熟的漢話,大聲招呼著這些灰頭土臉的可憐人,用葫蘆瓢舀著給他們一一補充水分,然後每人分上一條大根,算是接下去行程的。

  另一些,被繩子串在一起的,則是戰事中被俘獲的胡馬兒,就沒有這種待遇了,在牛車邊上喝口水之後,滿身腥膻而蓬頭垢面的他們,將分道揚鑣去另一個方向。

  在哪裡隸屬於萊蕪監的礦坑和深井裡,他們會是最好的苦力補充。

  如果五年內還沒被不見天日的繁重勞役摧折死的話,或許還可以獲得重見天日的機會,改去干另一些,諸如開山鑿石的危險粗重活計,再不然到河中去挖沙取石,或到海邊的鹽場去修堤圍,挖灘涂……直到被榨取干最後一絲用處……

  三四郎一想到這裡,就不免生出某種天然的優越感與小確幸之情。

  而在數百里外。

  荒草漫野之中,穿著連身鎖帷子和鑲皮背心,頭戴圓邊盔的方寶,雙手平端著火銃走在隊伍的前列。

  這裡似乎是因為荒廢的太久,原本道路的位置已經不可辨明了,需要在齊腰的草叢裡,深一腳淺一腳的重新蹈開出一條道路來。

  在銃刺的撥打拍擊下,不時有成片的蚱蜢之類滿天飛起,又有被驚起的小動物,在窸窸窣窣的聲響中,忙不住的想著兩邊逃避而去。

  雖然滿臉汗水津津,並且手腳裸露的部分,被草葉刮蹭的無數條血痕而麻癢難耐,但方寶還是一絲不苟而聚精會神,警惕著四周。

  得益於主戰資序的增擴,他也如願以償的成為了,六州鎮撫麾下下第二大軍序——行營右護軍,二營三團一隊下的一名正編銃手。

  雖然只是軍中最基本的近萬銃手之一,距離正列的銃兵、銃士、擲彈手和老擲彈兵的資序,還有好些路子要走,卻因此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

  比如被他視若珍寶橫抱在懷裡的這隻長銃,雖然說是別人換裝後汰換下來的舊貨,比不上那些直屬牙兵和虞侯軍,所配給的迅雷(火帽)銃,或是連珠(轉輪)快銃,打起來又快又密,但好歹也是制式標準的一式燧發銃,而且還是方便上彈的後裝銃。

  要知道在他老叔方臘的隊伍里,還在拿那些前裝的燧發銃當寶貝呢,很多人用的還是改成燧發的雜色老式火銃,甚至還有繼續在用粗笨火繩銃的。

  因此,無論是內膛、準星還是照門,都被他時不時的用小塊皮子清理打磨的乾淨錚亮,護手上還刻上專屬的紋飾。因為,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隻長銃將長久的伴隨在,他軍中生涯餘下的歲月中。

  相當於他們的命根子,或是多生出來的手足一般,無論是重甲披身的雄武之士,或是橫衝直撞的健碩牛馬,在這區區彈丸之前,卻是毫無差別的一擊放到。

  因而,只要能聚齊足夠的數量,就算是再強橫無匹的敵人,也不敢輕挫其鋒的。

  而在方寶的這個個標準什里,正輔編有十一員,雙發短銃的什長,腰裡插著喇叭的小棋手,其餘九名人,五名銃手負責背著手牌和雙份的子藥,必要的時候可以作為掩體或是擔架,另外四個銃兵各帶兩枚火油彈或是火雷彈,外帶一個作業的短鏟。

  作為主戰軍序的待遇,除了每人名下代步的坐騎外,還有額外兩匹負載雜物的馱馬或是大騾子。不過因為是節約馬力的緣故,他們在騎上一段後就會下馬挽行,如此交錯輪替來保證坐騎的爆發力和衝刺速度。

  作為臨時的隊首尖兵的方寶,他忽然停了下來,然後打了個手勢。

  他所在那一什,飛快的在數個呼吸之內,完成取子藥包,塞彈,通膛壓實,扳機待發的步驟,而對著方寶所指的方向,齊舉乒乒擊發開來。

  就聽的草叢中頓然傳來慘叫聲,已經慌亂奔走錯約的人影,然後是一片此起彼伏的呼喝聲,許多衣衫襤褸,頭上扎著草枝權作掩護的人,撥開草叢跳了出來。幾乎是飛快的從左右包抄過來。

  對此方寶他們反倒鬆了一口氣,所謂正面迎敵和遭遇戰,他們到還真沒怕過誰呢。

  而這些都是不馴之民,據說都是登州鎮的殘餘,只是在登州鎮被打破、摧毀之後,就散在四野里,短短數年間,就已然墮落做了,這麼副蠻荒野人的模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