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體現在朝廷中樞,就是由天子親自主持的郊祭和象徵性的迎春典禮,而在地方就成了鞭牛禮。

  在這一天,各州縣都會從城民中,選出最壯碩的少年數十人,只穿短膊櫝褲,抬著草扎人面鳥身的句芒神和披紅掛彩的春牛,一邊在鼓吹聲中招搖過路,一邊齊聲大唱迎春歌的環城大遊行數輪。

  然後才在東城門前的土壇上,一般是由當地身份最高的親民官,用裝飾華麗的布束負責開鞭,然後由一眾官員,按照身份等級依次鞭笞,直道碎不成形。

  然後參與遊街的人們和圍觀的人群,就會一擁而上,爭搶被鞭碎的春牛土塊,拿回去施與自己田畝中,以獲得來年好收成的期許和祝福。

  其中具體儀式的擺放,亦有講究的,如果立春在農曆臘月十五之前,句芒就站在土牛的前面,表示農事早。

  如果立春正值歲末年初之際,就讓句芒和土牛並列,表示農事平;如果立春在正月十五以後,句芒就被安放在土牛身後,表示農事晚。

  在曆法知識無從普及的古代社會,大多數農民其實就是根據這些不同的排列方式來掌握立春之大概時間而進行農事準備的。

  所以土牛也叫「示農牛」,是一年之計一個重要的開端。四里八鄉的農人都會想辦法派人過來參與和觀禮。

  這也是剛剛過完的有些寡淡乏味的春節之後,我領導下的官方,唯一允許和鼓勵公開參與的盛事和群體活動。

  因此,作為青州的首府和實際鎮撫的駐地,從各處來的人特別的多,里三層外三層的,黑壓壓的堆滿了街道與房頂。

  只是這一次的鞭春牛禮,我把這種榮耀和風光,以文武各有擅專的理由,讓給了某位年長者,一直缺乏存在感的隨軍宣撫使曾華,而作為旁觀者的一員,在滿身戎裝披掛的部下們的簇擁中,站在城頭看熱鬧。

  他現在已經官拜淮東轉運副使,知掌一路征解錢穀、倉庫出納、權衡度量諸事的大員了。當然了,如果他想要真正行駛這些職權的話,就必須和我商量著辦。

  因此,他穿了一身淺紫蕉紋對綾的官袍,頭戴交翅紗帽,在左近虞允文、蔡元長、趙鼎等一干近僚、官佐一片恭賀聲中,很有些笑不合攏嘴的味道。

  「來了來了……」

  只是在喧天的鑼鼓吹打聲中。我最先看到的是,一群至少上百人,花枝招展的走在遊行隊伍前的女子。

  這些各種盛裝妝容的嬌娥,在晴明日下頓時吸引了不少眼球和關注,也讓我不由有些驚訝。

  因為她們鶯聲燕語一路招呼叫喚沿途圍觀人群的,其中的大膽和露骨之處,顯然不是良家婦女能夠做出來的。

  要知道,這一整個冬天,在我們的治下除了例行的市集之外,幾乎各種多餘的娛樂和其他活動,都幾乎禁絕停滯了,更別說各種早已絕跡的行院娼館。

  這麼多特種行業女性,她們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我只是對著左右詢問了幾句,這才知道具體緣由:

  她們居然都是走了程煊的關係,而跟著海路的船團,從江寧那裡過來的,昔日金陵脂粉中人,準備在這裡淘金的。而這次鞭春牛,也是她們取得了許可的第一次亮相,看起來效果很好。

  不但將沿街的圍觀士民,撩撥的各種鼓譟吆喝,就連我的部下們,也不免出現了些許神受與意動的表情,只是很快就在各種此起彼伏的咳嗽聲中,紛紛擺正了過來。

  我也沒有理由去苛責他們,好歹當兵三年,母豬變貂蟬的道理,我還是懂得。這只是最基本的審美和異性吸引而已。

  當這些香鬢倩影短暫的曇花一現,消失在城門下之後之後,就是開始鞭春牛的正式儀式。

  當數十鞭輪流過後,四分五裂的春牛轟然倒在木台上,霎那間人山人海,爭擁上前,如痴如狂的搶奪著那一把土塊,就仿若讓我看到了後世商場年終跳樓大減價,無數大媽阿姨競相血拼的盛況。

  那隻數尺高碩大無匹的土牛,幾乎實在被人潮淹沒的那一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滿地的踩丟的鞋子和失落的汗巾。

  而剩下沒能搶到春牛的人,也在群體氛圍的感染下,興高采烈的跟隨著那些搶到土牛的人們,在場地和街道中,參差不齊的合聲高歌唱春起來。

  「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播厥百穀,實函斯活。」

  「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

  「其笠伊糾,其鎛斯趙,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獲之挃挃,積之慄慄。」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

  卻是出自《詩經》中《良耜》的典故,描述的上古春耕夏耘的情形,唱誦的是對秋獲冬社的期許和心情。

  在萬眾齊聲的合唱之下,倒也別有一番風味與感染力。

  只是當人群散去後,卻是還有人戀戀不捨的在探尋這什麼,我很快就有所決定。

  好吧,堵不如疏,我也沒有那種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潔癖,也不是那種說一套做一套的道德之士,只能捏著變相的接受這個現實。

  畢竟我的部下多事精壯男子,也需要相應宣洩的手段和渠道,老是困在營地里操練和兼帶勞作也不是萬全之計,我也不想把自己部隊搞成各底斯比聖軍那樣的基佬窩。

  搞基這種東西當作文人的風流軼事就算了,真要放在眼前那就是劇毒污染源了,起碼讓士兵輪休出營去,找這些職業女性退火,總比拿多餘的精力去擾民的代價和危害小得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