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以我輩厚顏,還望能夠附冀一二……」

  他懇聲對我道。

  「唯求在經略手下謀群毆一條出路而已……」

  而這一刻我能在他身上感受到的,說好聽是名為理想的事物,說得難聽就是叫野望的東西。

  「能夠不負所學,也不至於虛度餘生而已……」

  看起來他也並不甘願,就這麼灰溜溜的逃回去接受現實。

  不過,雖然是所謂的交淺言深,但他看起來頗有自信,知道我需要什麼,也知道該怎麼做。這就足夠了。

  「那我就卻之不恭。」

  我站了起來扶助他的手臂。

  「願與君共進勉力了……」

  「不敢……」

  這一刻他倒是姿態放得很低。

  「只願在經略麾下,稍盡綿薄之力爾……」

  「我的觀察使名銜之下,擬設一營田常役判官。」

  我轉念已經想好了。

  「只是人手有些不足,彬甫可為我分憂呼……」

  按照國朝的慣例,在鎮守、觀察、經略等各種使職之下,尚有各類佐副從事的幕職。

  比如副使、行司馬,行長史,判官、掌書記、支使、參謀、參事、推官、巡官等。按照實際需要有所變遷而數目不定。

  不過在我麾下,絕大多數還只是空置在那裡,作為某種千金市馬骨的示範效應,他算是其中第一個相對高階的文職。

  「敢不從命爾……」

  這個結果顯然超出他的預期,他很有些驚喜的表情,鄭重其事的拜禮道。

  在這位新出爐的虞判官辭別之後,我還是有些微微的竊喜和自得一小會,這總算是國朝文官系統里,主動投靠的第一人了。

  這顯然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而且這位虞允文主動投效的背後,同樣也代表了他手下一班帥司留守的舊屬。

  雖說他們只是十幾個人,再怎麼身份低微和不入流,但好歹也是負責過帥司軍前庶務公案,經驗老到的現成人手。而且處於留守的考慮,職能分步還是比較綜合全面的。

  有他們這批老手作為基礎,日後各種傳幫帶一批人起來,開展各色工作,無疑要更加省心省事的多。

  畢竟,有了足夠的實力和地盤之後,就是不一樣了。

  有了足夠的權勢外延和施展空間,又能夠表現出某種積極進去的姿態,就自然會有人為了前程,為了理想,為了實現抱負和所學,慕名或是聞訊前來投靠和謀求些什麼。

  不然,光靠我一個人,滿肚子有再多的先進理念和超前思想,再多合理方案和發展路線圖,也需要有相應的實幹經驗和務實手段的人,來逐步試行和推廣才能發揮出作用但我翻來覆去,忽然覺得虞允文這個名字有些似曾相識。

  於是,我回頭又翻了翻隨身的日記,因為怕某些偶然的想起來的東西,事後忘卻掉。

  我養成了隨時隨地記筆記的習慣。

  其中關聯的幾個關鍵字句,不由讓我嘿然笑了起來,另一個時空的同時代里還真有這麼一個人。那是南宋初期的抗金戰爭中,主戰派大臣里唯一打過勝戰的文臣。

  在他第一次出陣的時候,在比較著名的采石磯大戰之中,他是以參謀軍事犒師採石。

  結果遇到金海陵王完顏亮親征江南。

  因此臨陣受命替代被撤換的主將,一句挫敗了金軍的渡江。最後更是從封疆大臣的四川安撫使,一直做到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的傳奇人物。

  也算是南宋偏安朝廷初期,屈指可數可以拿得出手的名臣之一,只是其中的大多數光彩,都被同時代的中興四大將的其他輝煌戰績和典故所掩蓋了,而變的不是那麼起眼和顯目而已。

  不過,在這個時空,他也不過是一個事到臨頭被留下來頂鍋的棄子而已,就連真正的戰場也沒有上過,不免令人的期待值有所折扣。

  不過這樣也好,他目前有求於我也頗為依賴於我的旗下,同樣也有足夠的積極進去的心態,這意味意味著,有利於掌控和驅使下去。

  能夠因才適用,剛好勝任就好,真要是像另一個時空那樣成就顯赫而威名昭著的話。

  我還真沒有把握能夠駕馭和驅使的了。

  就如同樣還在我麾下打拼的韓良臣,以及新加入未久的鵬舉一般。我更多某求的是日常潛力的挖掘和具體人才塑造的過程。

  有時候,成名日久的現成部下,還不如自己一手打造的更加可靠和驅如臂使。

  ……

  廣府,羅氏大宅,已經許久閉門未出的女人們,也只能在相對庭院裡的草坪和假山上,三三兩兩的散心透氣。

  而建築的高處和陰影之間,人影錯約的布置了各種明暗哨位,哪怕是大白天,也依舊嚴陣以待毫不鬆懈。以杜絕一切有機可乘的漏洞和藉口。

  至於那些親善的門戶里,主動借調來的家將部曲也沒有浪費,而是分派到了各處產業去暫時坐鎮,至少可以防住那些下三濫的手段。

  當初梅山之戰後,乘亂在柳泉街周圍,大肆低價秘密收買各種物業的布置,也起到了某種作用,這些以正行事業為掩護的暗藏眼線和秘哨,多少發揮了外圍警哨的作用。

  好些見不得光的手段,還未有機會施展,就已經被就近趕來報更隊,義從社之屬,扼殺於無形之間。

  因此,在羅氏大宅之中,多少還能保持著名面上的安逸和平靜。只是隨著一個訪客的上門,這裡也不再平靜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