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為今之計就只能繼續東進……」

  我掃視了他們一輪後歸結道。

  「我打算引兵退往更利於守御的青州、海州一代。」

  姚平仲為首的虞侯,已經重新展開一張府庫里找到的區域地圖,在幾個要點演示性的比划起來。

  「以便我軍獲得憑險之利……」

  「那裡尚有足夠的戶口和田土……」

  我頓了頓道。

  「以及沿海交通之便……凡是以利於本軍,安然度過這個冬日為先……」

  「如果可能的話,徐州本地的民戶,也儘量隨我們遷過去好了……」

  參議陸務觀沉思之後,有些謹慎的對我補充建議道。

  「反正物資有餘的情形下,讓他們能搬多少,就搬走多少……」

  「可以列入考慮,但不得影響本軍進度為底線……」

  我點頭道。

  「城中的一切車馬和器具都要充分利用起來……」

  辛稼軒也建言道。

  「不過除了柴炭所需,城中的房屋建築就不要燒了,給人留個想念和日後歸還的機會……」

  「好吧。」

  「也善……」

  「即是如此……」

  「我等自然全力支持將主的判定……」

  餘下列席的諸人,也紛紛表態到。

  「這一路行來,多賴各位齊心戳力了。」

  我最終總結道。

  「還行繼續同舟共濟,傳出一片更大的天地和機緣來……」

  「願武功昌隆,國運永祚……」

  「武功昌隆……」

  「國運永祚……」

  他們齊聲應和道。

  隨後,關於軍議中追加的城民遷徙決議,我忽然想到了新入手的本地人士蔡元長。

  他雖然有些難以置信的被我的身份,給驚得的失去平衡跌坐在地上,但最終還是接受了某種現實,成為了我麾下一名贊記(低級幕僚)。

  「據說,你在這徐州當地,已經生活了多年……」

  我再次召見他的時候,如此開門見山的道。

  「想必對個中情形,也是極為熟稔了……」

  「不敢妄言其他,不過卻是如此……」

  他看起來還是頗有自信。

  「如今正好有相應的事宜,交付給你……」

  我點頭道。

  「還請將主吩咐……」

  他已經順勢改口了稱謂。

  「但盡力爾……」

  「很好……元鎮……」

  我叫了另一個人名,卻是更早投奔我幕下的趙鼎,徐然走了進來對我頗為矜持的點了點頭。

  「此後你與元長,便是這善後處置勾當的協力人了……」

  「具體情況直接向我負責……」

  「所需一應人員和物資,可以找陸參議協調……」

  這是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另一名河南許州人趙鼎一起,組成一個臨時性的善後處置小組,想辦法拿出一個最基本概要的腹案來。

  根本目的是,以較少的代價和付出,讓這徐州城裡剩餘的這近十萬百姓,其中大多數人自願隨我軍撤離到青州一帶去。

  作為我預期經營和攻略的方向,我同樣需要大量的外來人口,作為可支配的力量。作為給予的支援,現存十多隻散兵團和若干各夫役營,都將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去。

  這也是一種考驗,包括具體事務的處理能力和地方人際關係的運用。

  畢竟,以本軍的數萬帶甲在,光靠暴力手段的話,遷走這些人是不成問題的。但是沿途的逃亡和由此產生的各種怨恨和反彈,對我們來說,就有些吃力不討好也得不償失了。

  因此這一次策劃將決定著,究竟是僅僅做個供養起來,有需要才當作場面和擺設的幫閒人物,還是在這個初具雛形的體系中,更進一步委以要任的有用之人,就看他們的表現和發揮了。

  於是,在這一項項的準備和布置展開下去後,就是正所謂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在又過了外松內緊的五天時間之後,在最外圍的游哨報告,重新發現少許胡馬游騎,遠遠窺探的蹤跡同時,所謂的東風也終於吹了過來。

  作為我在戰前安排下來的,某種備用方案和預期的退路之一,先行一步帶著一隻偏師,前往青州境內探查的總教習兼馬步都監韓良臣,也終於有所回報了。

  具體內容分為一式兩份,公開的一份只有數個字「前道廊清,速來……」

  而私下的一份則要詳細的多,卻是韓良臣帶了這五百多名,武裝到牙齒的快騎,進入青州境內的遭遇和情形。

  包括沿途的城邑分布,道路情況等簡報,但別看他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在這關鍵時刻,卻給我做了一件大事出來。

  他居然以帥司之名,斬殺了不肯配合的當地最大一隻南軍武裝力量,拱衛諸軍之一的左領軍衛中郎將齊得功,並且當場鎮壓和解除了所部四千餘人的武裝。

  具體情況則是由於,青州西部多山的地形使然,在初期並沒有多少胡馬兒侵入,因此那裡反而聚集了好些,西面逃散和潰敗下來的國朝兵馬。其中以退守盤踞在青州與沂州交界穆陵關,的左領軍衛中郎將齊得功所部最盛。

  籍此關要他已經兼併了,好些退逃過來殘兵敗將,麾下堪堪達到數千人之眾,因此見到韓良臣所部之後,也照葫蘆畫瓢的想如法炮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