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裡他看著我認真道。

  「那想必兄台在南國軍中,已經頗具身份的人物……」

  「只怕還是那位羅大帥,格外看中的俊傑新秀……」

  這算是傳聞誤人麼,我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心思微妙的,摸了摸鼻子道。

  「其實我也姓羅……」

  「當初所言是為了避禍,而假託之名……」

  「難不成,你還是那位羅大帥的子侄……」

  蔡元長有些驚異的道,卻也恍然大悟。

  「這卻也不難理解了……」

  「你既身具才望,又是羅氏的本家子侄,自當有一番不錯的前程……」

  說到這裡,他有些自嘲的搖搖頭。

  「當初卻是我妄自揣度了……還想順勢招攬一二呢……」

  顯然他又偏到其他方向上去了。

  「我雖然姓羅,但是單字一個夏……」

  我摸了摸下巴有些好笑的繼續道。

  「羅夏……難道是同名。」

  他的臉色一下變得很是奇怪。

  「這不可能啊……尊長須得避諱不是……」

  「難不成,你你您……」

  他突然變得有些結結巴巴,手指著我忽然說不出話來,卻是一副要昏闕過去的表情。

  「不過是些許虛名而已……」

  我很是無奈的搖搖頭,難道我非得老大一大把鬍子,才能讓人覺得信服麼。

  然後,我就聽到身後傳來某種重物跌倒的聲音,再次嘆了口氣,有必要這麼誇張麼。

  在另一個時空,同名同籍貫出身的那位,好歹是禍害萬年的權奸之首。

  ……

  江寧行在,脫逃回來的諸位帥臣,所帶來的影響,還在繼續擴散著,甚至波及到江寧對岸的巢州。

  各種亂兵流匪,正當燒殺搶掠的煙柱和漂流物,哪怕在南岸的石頭城裡,也能用咫尺鏡隱約的看到。

  伴隨而來的是,各種北國敵軍追擊而至,或是塞外胡馬已經殺入江淮的各種真假不明紛亂消息。

  有隨著爭先恐後度過江來的各色船隻,而在江南傳播開來。

  「調兵……從嶺內調兵……」

  嘴角已經生出些許燎泡的監國,則正對著兵部尚書和諸位樞密使吼道。

  「我要更多的兵員……來應變大勢……」

  除了三位兵部主官外,樞密院一正三副使,外加四位知樞密使或是樞密知事,除了留守廣府的正使,其他都已經據聚集了這裡。

  「北伐之初,已將嶺內東三道並畿內的大部分戰兵調集一空……」

  從後方趕過來的未久,樞密副使劉紹能低聲道。

  「就算是在嶺內重新徵發更多的兵馬,一時半會是無法成行的……」

  「那就從嶺外之地想辦法吧……」

  監國有些煩躁的道。

  「可都將那些歸遣的藩鎮舊屬,重新召還回來,繼續為國出力……」

  「或有可行之處……」

  最資深的一位樞密使終於開道,就像是在等著這句話。

  「不過所需錢糧不菲……」

  「錢糧不是問題,我許你用一切權宜手段。」

  監國不耐的打斷他道。

  「在開春之前,迅速把人馬軍序,拉起來再說……」

  「誰能夠替余分憂……」

  監國目光灼灼的再次掃視過這些軍國重臣。

  「有又誰能夠度過江去,收拾這番殘局……」

  只是,這一次他們似乎個個都成了淡定無比的雕塑,而絲毫不為所動。最後監國目光還是落到了原東南路招討行司總管,樞密知事寧沖玄的身上。

  「東南行司還有多少餘力……」

  「東南行司的可戰之兵……都隨征在北地……」

  寧沖玄正色回應到……

  「如今只餘一些各地的駐屯兵馬……」

  「那你可否帶著帥帳並殿前軍一部。」

  監國有些無奈的換了個說法。

  「前往揚州就地收攏舊部……」

  「臣願做勉力一試……」

  寧沖玄還是那麼平靜無波的道。

  「只是需要一應名分……」

  他頓了頓又道。

  「此外還請借大愫一用……」

  「准你便是了……」

  第475章 歸亡(十九)

  徐州,前節度牙城。

  「從城中所獲已經足矣……」

  作為我私屬的幕僚長,兼臨時糧台督導的第五平,正為我們解說道。

  「所需車馬器具,業已齊備八成左右……」

  「將士們的士氣與狀態,也得到相應恢復……」

  參事杜士儀。

  「下一步當何去何從……」

  「當然是離開徐州,這通達蘅沖的四戰之地……」

  第一營正將風卷旗頓時接口道。

  「難不成是要南下渡淮……」

  第四正將楊再興疑惑道。

  「也不妥,以淮河之險,已然擋不住這些胡馬了……」

  第二正將張立錚反對道。

  「以大隊行軍的歸程,必然是更加艱難。」

  「據拷問的消息稱,之前突圍的帥司人馬,就是被嘯聚而來的胡馬,半渡而擊河中浮橋……」

  負責外圍偵聞的標兵團都尉穆隆亦曰。

  「損失頗重,斷後的兵馬十不存一……幾座浮橋也未能燒掉,而為敵所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