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多的車弩、石炮,還有管狀的飛火雷,也接二連三的標定了射界,而轟擊搗砸在關城之上,各種濃煙烈火籠罩了大多數城頭,看起來聲勢浩大,遠遠壓過了我本陣炮擊。

  顯然,雖說是一次佯攻,但戰鬥烈度和投入,卻是絲毫不遜正攻的需要。

  我一邊欣賞著這種血與火的殘酷之美,一邊盤算著如果是我的人,來攻克這座雄關的話,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和犧牲,而最終結果,是頗為令人沮喪的。

  現階段我的部下再怎麼精銳,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起碼在火炮和炸藥之類,關鍵性技術取得量產性重大突破前,就只能是老老實實的拿人去堆。

  畢竟火器部隊也不是萬能的,遇到這種難以取巧和缺乏伸展餘地的情況下,就只能從其他方面和途徑想辦法了,果然炮灰還是越多越好的。

  這對於前階段打得有些順利,而對於敵人和友軍都覺得有些無所謂的我,也是一種警醒。

  突然一騎從我身邊分眾而出,帶來了徐慶的最新手信。主要意思相當簡單扼要,就是希望我能夠承擔起外圍的警戒來。

  理由無他,因為關城內的守軍,這次表現的有些後繼乏力和氣勢不足,而有所擔心他們在正面拖住我軍的同時,另行採取什麼額外的舉措和謀劃來。

  而我部,是唯一沒有全力投入攻戰的軍序了。

  就在這時,前沿的部隊中,突然爆發出巨大的呼喊和嘈雜聲,將我們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第414章 天下雄關(下)

  城落了,一片歡呼雀躍的呼嘯海洋之中,我和我的部下們還是有些目瞪口呆。

  原本說好,友軍負責正面佯攻,而我部集中遠射的火力,為他們提供掩護和壓陣。

  但是,未曾想到,原本看起來那麼堅挺的虎牢關,居然就這麼一鼓而下,輕易開城而入了。要知道,守軍之前可謂是戰的繼位頑強壯烈,大有相持不下的概勢。

  但不管怎麼說,這是一件好事。能夠以比預期較少的代價和犧牲,奪得這座雄關,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我在稀疏飄搖的雪粒子中,帶隊穿過門洞的時候,也不免稍稍駐留片刻,仔細觀察了環境,寬高各有數丈的門洞,雖然足夠寬敞,但不知道是否死的人太多的緣故,雖然甬道已經被清理過,但在灰暗的天光下,尤顯得陰隧幽深。

  光是包夾關門的內壁,就各有丈余厚,而關門本身也厚達兩尺,用厚重的鑄鐵條貼面,巴掌大的泡釘固定加強,尋常弓弩火銃打在上面,也就是一個白點而已。

  若是打算進行火攻或是爆破的話,只怕不知道要燒上多久,堆上多少分量的火藥和油料,才能有所效果的。在此之前,已經足夠守軍順著門廊下留下來的孔洞和缺口,造成不知道多少殺傷了。

  距離關門的十幾步外,尚有利用機關和自重封門的千斤鐵閘,作為第二道防護措施。

  走了一段之後,眼前豁然開朗之餘,卻是進入一座方方正正,四面筆直的瓮城,毫無遮掩的空場裡,足以容納稀疏站立的數千人。在城壁上毫無可以攀爬的附著點,而頂端稍稍向外延伸的垛口,卻是可以很好的掩護居高臨下的攻擊手段。

  顯然,就算是成功打破關門的進攻者,在這裡一不小心,也要被人瓮中捉鱉給困住,而在毫無掩護的情況下,遭受居高臨下造成的慘重無比的傷亡。

  而對於瓮城之類的密閉環境,我多少有點戒懼的情緒,因為這裡實在太容易困住成建制的部隊了。

  而在後世某些影視題材中,這樣的環境和地形,也是各種陰謀和動亂中,最容易針對性的策源地,比如關門之後的大屠殺,或是強行吞併的集體繳械什麼的。

  好在我神經過敏式的擔心,並沒有變成機會現實,我順利的穿過瓮城後面的第二節甬道,來到了武牢關的內城。

  作為武牢關的關城,其實是分作從外到里三重布局的,既困敵和守御的瓮城及外牆——駐軍和貯備物資的內(小)關城——形同城邑,商旅軍民混雜的外(大)關城。

  當我帶著部下,徐徐走進這座駐軍的小關城,才發現這小關城看起來可一點兒都不小,光是那些層疊梯次的營房、倉稟,署衙、大小校場、水渠和池塘等公用設施的基本布局,起碼可以駐紮上萬到數萬兵馬。

  而在長長的牆根下全是被看守起來的大片俘虜。

  裡面滿是橫七豎八,坐臥在地上,苟延殘喘的前守軍,大多是老弱病殘,而且骨瘦如柴,只能用麻木或是仇恨或是無奈的目光瞪著我們,卻是沒有多少人,能夠有氣力爬起來,與我們這些入侵之敵繼續爭鬥了。

  更多是蜷縮在關城兩側的藏兵洞裡,早已經被凍的硬邦邦,抱成一團的冰冷屍體。有相當部分守軍,居然就是這麼被凍死了。

  而空氣中濃重的血腥味和焦臭味,久久不散。顯然在奪取和占據的過程中,也不是那麼順利的。

  隨後,我與已經先行入關部署防要事宜的都統制徐慶,短暫會晤後才知道緣故。

  事實上開戰不多久後,關內僅有餘力可以戰鬥的人員,都聚集到了城頭。當他們在登城的對抗中都死傷殆盡後,接下來的結果就沒有任何疑義了。

  雖然還有人努力想做最後一搏,比如燒了關城,來阻擋我們,可惜似乎連老天都在幫助我們,天上重新開始下雪粒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