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攻勢的方向,主要是針對的是,已經被反覆攻打了兩個多月的武牢關,以牽動南面戰場的北軍,獲得某種戰略主動。為此,在徐慶的率下已經組織和準備了好一陣前期工作。

  當然,不管他們說的如何好聽,在我看來,這也是為了彰顯東路軍事存在的某種無奈之舉,因為前些日子,東線這裡出的簍子委實不少,已經深為後方大本營所詬病了。

  如果再這麼無所事事的打醬油下去,只怕大家的前景都要堪憂了,被撤併番號和兼職,或是降為二流、乃至三流的地方軍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我軍是個例外,以我獨出一路的功勞和戰績,再加上御營軍的身份,倒也不虞前程之慮。而我派人主動聯繫他們,則是給這個軍事行動有增加了一份勝算的意外之喜。

  因為我這隻部隊,是東路前線僅有的狀態比較完好,又猶有餘力的大建制了。更何況,我們還有隨軍的炮團,雖然最多只是六寸左右的長管野炮,但也足夠擔負其城頭的壓制和威懾了。

  為了這次行動,他們已經從四個損傷較少的軍,抽調和整編二十五個營頭,將東線剩餘的器械,也都集中起來使用,就是為了取得一個像樣點的結果,可謂是志在必得。

  不過,他雖然身為前線管領六七路軍馬的都統制,但對於我這個自成一路的代青州鎮守、經略副使,御營左軍統制,兼北面討擊使,哪怕在職事上高出若干階,也只能算是對等說話的存在,而並不在他的直接下轄和分內。在前沿軍需之中,也只有奉命權斷協助,而沒有直接聽調的道理。

  所以,作為前沿總負責人的徐慶,乾脆決定拋開了那些,需要派人交涉往來的繁文縟節和過多浪費時間的呈請步驟,親自帶人跑過來一趟,直接敲定我的意見和相應事宜。

  「如此下來,行還是不行……」

  他大馬金刀的看著我道。

  「你可給個准信好了……」

  「事關重大……」

  我沒有明擺拒絕。

  「且容我部考慮一二。」

  然後召齊左右臨時開了個小會,呈明利害得失與相應的干係,稍稍聽取了一眾將領的意見。最後由我拍板決定,參與這次前沿行事。雖然我軍不太需要這麼一份添頭式的功勞和戰績。

  但一方面是,我的士兵不可能直單幹和獨走下去,也需要風險較小的情況下,獲取和培養大兵團協同作戰的經驗和閱歷,起碼這次總領的是一個比較靠譜的對象;

  另一方面,則是個人理由上的需要,都到了這麼近的地方了,這麼說也要到都畿道,乃至洛都城下去走一趟、看一眼啊。

  「不過」。

  我看了看滿臉表情嚴肅的部下們,又看了看面露喜色的徐慶等人,補充道。

  「我部只負責壓陣和相應援護……」

  「不參與強行攻堅……」

  「善也……」

  徐慶起身回答道,向我伸出手來。

  「此當足矣……」

  然後,剩下的具體細節,還需更多的商榷和協調了。

  第413章 天下雄關(上)

  武牢關本名虎牢關,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關城依雄踞,勢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亦是史上無數朝代更迭和變幻,所決定勝負的要點之一。

  從從春秋魯隱公五年擊敗燕師於此;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駐兵虎牢關和秦國對抗;楚漢爭霸時,劉邦、項羽在此爭城奪關;到漢末的十八家諸侯討董卓的關鍵戰場,三國演藝中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發生地;

  乃至隋末唐初,尚是秦王的唐太宗在此親率玄甲鐵騎,大破王世充、竇建德聯軍的決勝之地。可謂是天下風雲變幻而諸多膾炙人口的滄桑之故。

  只是到了前朝開國,為了避李唐皇家追溯三代的先人李虎之諱,而特地改名虎牢關。乙未之亂中,虎牢亦是洛都得以保全一隅,抗拒關東諸鎮軍馬輪替進襲的重要屏障和依據。

  而今的虎牢關,在國朝此番大興北伐之前,卻是有上百年未聞有兵戈了,不辭不免有些荒廢失修,又重新加急修繕改建過。

  八水環繞的河洛平原,在東部被綿連的山丘所環抱著,只餘一條沿著汜水沿岸,奔流而出狹長的谷道,卻在東向黃淮大平原的尾端,被一道厚寬數丈的高聳關牆給攔腰閘斷。

  這就是天下雄踞——虎牢關的所在。

  關前的喇叭山口和扇形原野中,已經具列成千上萬披甲之士,各色飛黃旗、青游旗、辟邪旗、馬蹄旗下,服色統一或是斑駁的軍陣,代表著各種所屬軍序。他們所呼出的煙氣如雲,久久的籠罩在上空不散,在陰鬱的天色下,仿若陰雲催壓一般,令人窒息而憾然。

  而殘缺斑駁的關城前,被屍骸累累所填滿的十數道城壕,還恍若是昨日之事。就像是一座疲倦而貪婪的巨獸,不知道還要吞噬掉多少披甲奮戰之士的血肉和雄魂。

  只是,隨著通通緊急的鼓聲和螺號,大片大片的人馬動了起來,無數閃耀的甲光,就像是滾動的水銀大潮,緩緩而堅決的漫過原野,而關城上除了遍布飄搖的旗幟外,依舊是沒有任何動靜和反應。

  直到逼的極近,才仿若一下子活了過來,各種滾石檑木,磚瓦火團,如雨點一般的擊墜而下,淹沒了登城的先頭序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