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出現在城牆的一角上,城下城上都是士氣大振,而還在苦苦抵抗的敵軍,則聞聲大潰不可收拾了。

  在來自城牆一側的生力軍衝殺下,那些擁堵在牆頭上的敵軍,幾乎不論死的活的,都被從牆頭上用兵器戳刺插舉著,像是雨點一般的拋投下來。

  「報,第六營第五團第三隊,已然成功擒獲敵守將……」

  沒過多久,就有一個滿臉血污的敵將,被五花大綁著拖到了我的面前,按到在上。

  「這便是被本軍擒獲,北虜的忠武將軍,別號豹子頭……」

  領頭的軍官,有些獻寶式的對我恭聲道。

  「豹子頭……」

  聽到這個稱謂,我不由自主的生出某種既視感來。又仔細打量了這位,果然是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雖然滿身血污塵土,但還是很有些雄武赳赳的氣質。

  「難道他其實姓林,名沖……」

  「正是如此……」

  那名軍官恭謹的應道。

  「這廝手上很有些悍戰的本事,差點兒就被他帶人搶脫了出去……」

  「本隊也是將其追迫入城壕,陷沒了腿腳,這才以鉤槍網子一舉捉活的……」

  「幹得好,我自當為你等敘功……」

  我百感交集的擺擺手手道。

  「先帶下去好生看押吧……」

  於是我,收復和獲得東線後方,第一個比較完好的支撐點。以及裡面若干的倉儲和器械。

  而我軍實際投入的兵馬和戰力,充其量只動用了正攻的第六營和兩份個輔軍大隊而已。這就是百戰餘生之後打出來的自信和底氣。

  第411章 入汴

  隨後我召見了主動獻城投效的敵軍頭目,才發現莫名其妙變成北朝忠武將軍的豹子頭林沖什麼的,其實是無獨有偶,因為這三位也算是我某種意義上,似曾相識的熟人!

  其中一個叫晁蓋,雖然沒有托塔的事跡,卻是縱橫河間的前水路大盜;另一個叫盧俊義,據說念念不忘出自名門之後,卻家世破落的地方小豪強背景;還有一個叫柴進,是地方前富商兼作私販子的出身。

  如果,再來一個公門出身的及時雨——宋江的話,估計梁山四大天王都湊齊搓一桌麻將了。這是水滸人物大批發麼,一下子就給我冒出來四五個。老子才不過上了一次似是而非的梁山啊。

  不過,這個結果讓人大出意外之餘,又多少又在意料之中。

  畢竟,在如今天下擾動的北伐大勢之中,可以說什麼牛鬼蛇神都被沉渣泛起的給攪拌出來。

  既然方臘什麼的都繼續以茶梟的背景冒出頭來了,再多幾個原本在歷史上,就不安於平凡和寂寞的人物,換了另一個時空軌跡,以不同的身份和立場,有所作為和表現,也不是那麼難以令人接受的事情。

  當然,他們跳反獻門的理由,也說的很是無奈和悲情,無非是北朝軍中,頗不把他們這些非正途的當人看,各種死命催逼驅使,賣力再多而依舊形同奴役,所以毅然改換了門庭。

  只盼「王師」看在獻門的份上給稍加垂憫,在這惶惶之世,給那麼一口足飽和存身之所,便是心滿意足了。

  關鍵,看我怎麼去對待處置這些人,我甚至一度起過念頭,要不乾脆讓他們出意外,以絕後患和變數。

  不過,我思來想去,以我現在的勢力和底氣,弄不弄死這幾個傢伙,其實和正常人踩不踩螻蟻一般的無關輕重,反倒壞了我的名聲和信用。

  最後決定還是把這幾個傢伙,給個不要緊的頭銜,變相扣留在軍中,餘部千餘人則大多給些口糧遣散,只留少數自願投獻,打散編管在幾隻散兵團里繼續觀校。

  然後,我反倒是有些期待,這些歷史上各具特色的同名人物,在我軍中的監管和矯正下,還能做出什麼樣的表現和花樣出來。究竟是反覆無常,還是叛經離道?還是被潛移默化的影響改造成另一種格局和模樣?

  別說其他的,作為自小就耳熟能詳的水滸人物卡收集和改造,也是一種為數不斷的潛在樂趣啊。

  說到底,這也不過是我征程之中,小到不能再小的一個插曲而已。我的軍隊很快就拔營前進,分頭收復和肅清了汴州境內的大部分地區,然後沿著廣濟河,抵達了數條大河穿流而過的汴州城下。

  令人稍作欣慰的是,雖然這段戰線上還是一片亂糟糟的各種敵我不明,但至少汴州城,還是掌握在友軍手裡的。

  雖然城頭除了南軍的旗幟之外,有點冷清的味道,就算被我們大隊人馬驚動起來,也就是稀稀疏疏的一些身影,在探頭探腦而已。

  因此在城南的廣義門下,稍稍交涉和出示了憑信之後,就門洞大開的被引入這座汴州城中。

  只是當我們走進去的時候,才發覺之前的感受並非是錯覺。

  這偌大的城池,形同鬼蜮一般的清冷寂寥,就算是有撞見少數巡曳在街道上的軍士,也是一副空蕩蕩的走在,已經徹底失去活力而死掉廢墟里的錯覺。

  我們大隊人馬穿過城門而走在大街和橋樑之上,連作為一座城市基本存在的嘈雜人聲和生氣都沒有,只剩下腳步行進中單調沉悶的沙沙聲。

  天知道那一隻以新軍中鋒為首的河南討擊軍,在究竟這裡大開殺戒屠戮了多少人,才把這麼一座水陸要衝和樞紐,變做一座人煙絕跡鬼城般的存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