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其中原屬新軍左廂的游擊軍,第一個被改編為御營左軍,雖然繼續沿襲舊號,卻明文細數的正式下詔,給了一個正制軍序的大番號,可以名正言順的編做七到九個大營(1200員)的正戰之士,外加若干小營(800員)的馬射車輜工等輔從附屬之列。

  但是不那麼好的壞消息是,吞併友軍這種事情做了多了,同樣的結果也落到了我的部隊頭上。

  先期派遣往徐州的第三營,被帥司以加強防備為由就地截留控制起來,然後現地塞入大量新兵員,而順勢改編成東南行營的護軍後衛,自此不復歸建,而算是另起爐灶自立門戶了。

  而文告上行營護軍後衛的統領,就是被突擊薦拔的第三營營官崔邦弼。也可以說,對於我這支部隊,帥司的那些大人們顯然早有預謀了。

  因此,幾乎是在計劃內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就用早已有所準備的番號編制裝備兵員,將變相吞併的第三營,給做成了既成事實。

  得到這個結果之後,軍中一片錯愕和憤慨之情,性質比較直爽的楊再興之流,乾脆當場爆粗口罵起娘來。

  我亦是久久沒有說話。可說即是肉痛又是惋惜,那可是一整營的建制,跟隨一路打過來,熟悉戰法和操條的老部隊之一,就這麼因為帥司那些人的私心,給整沒了。

  但又有些嘆然和暗自的慶幸。

  說實話,之前帥司雖然也有抽調各軍的精幹之士,以充護衛和直屬力量。但是多是以選拔抽取的形式擇人而用,絕少成建制的剝奪某隻部伍。

  通常這種情況,更多是對作戰不力的部隊,一種變相的懲罰和處置手段。而且多少要走一些交涉分處的基本流程,而不是像現在這般不管不顧的做成既成事實。

  雖然這種從現役部隊調撥從屬,另闢一軍的做法,勉強尚在帥司的職分之內,卻並非正常之例,而是明顯針對我這隻部隊的手段和措施。

  畢竟,我部既然名為新軍,本就是大本營的直屬資序,要是正式接受了御營軍的番號,他們就更沒有的名分和理由,繼續拆分和處斷我的部下了。其中迫不及待的昭昭之心,由此可鑑。

  因此,假若我沒有因為劉繼業之故轉道去河北,而是如期歸還徐州配下的話,那保不准還會發生怎樣的是非和變故呢。

  不過,令我意外的是,原本應該滯留在帥司那裡,另有前程的陸務觀,居然自己帶了第三營第四團的一部分人和十幾名參事,一路風塵僕僕的從徐州那裡,跑了回來與我匯合。

  好吧,雖然不知道他在帥司那裡,就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但看來他也被迫選擇了站隊,並且不得不站在了我這邊。這兩個消息,就是他提前帶過來的。

  第405章 憂喜(二)

  都畿道。

  雖然剛剛取得一場大勝,但在汜水關內的臨時軍議上,依舊是一副氣氛壓抑的情景。

  「為什麼不全力反攻……」

  新落下傷創未愈的張叔夜,依舊裹纏著肩膀,很有些臉色不虞的沉聲質問道。

  「我部已經打出偌大的聲勢來……」

  「明明只消再加一把力……」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有些嘶啞晦暗起來。

  「就可以將陣前的局勢翻轉過來……」

  「哪怕是局部一隅,來牽動全盤也好……」

  要知道,他好容易從河北另闢戰場,一路攻城拔寨披荊斬棘,幾度陷於危亡之間,也曾瀕臨巨大的勝機,而轉瞬即逝,披肝浴血轉戰到這裡,數萬人馬打的尚存不足萬餘,卻只得了這個遠遜於期許的結果,未免有些失望和不甘。

  「實在是,關內已經無兵可派了……」

  與他對坐,身為主守汜水關的北路統軍蕭餘慶,卻是有些表情慘澹,又有些無奈的道。

  「都中兵馬,大都去南下堵截大谷關之敵……」

  「餘下還要備防京中,防奸生事……」

  他與張叔夜也算是河北行台配下的舊識了,更有一同馳騁三邊的交情,今時之勢更是多要仰仗之,倒也不怕直言不諱,和盤托出的。

  「而河北本該輸供的兵馬糧械,卻已經有半個多月,不見蹤影了……」

  「武牢關那兒還帶還有些卞軍和鄭軍的舊屬……」

  「而某這兒,現在守關的大都是些倉促應募的土團、義勇……在勉力支撐了……」

  「要說以軍法驅使其,據要扼守尚可一戰,可要他們出列關外,主動尋機克敵制勝……」

  「就未免有些勉為其難了……」

  能夠搜羅一些敢於勇戰之士,去接應關外的張叔夜部,已經是盡了蕭餘慶的最大努力去冒險了。

  「難不成國朝之勢……」

  聽到此處,張叔夜不免有些大失所望的,重重砸了一下手甲。幾次三番將自家和將士們置諸死地,而取得的勝勢和轉機,卻只有這樣的戰果,怎的讓他不能不沮喪呢。

  「已經敗壞如斯了……」

  「若不是嵇仲帶兵突入,只怕還要令人更加憂心了……」

  蕭餘慶毫不掩飾的道,然後他又寬慰道。

  「不過嵇仲此行,也算是我軍爭取了些許,喘息休整的時日和轉機……」

  「卻是功不可沒的……」

  「剩下的事情,便是聽天命盡人事,只待冬臨了……」

  ……

  中路軍,已經深入推進到都畿道內的戰線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