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是首席大參陸務觀,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出身名門又從仕途轉入軍中的他,算是個相當有原則和主見的人物。

  雖然因為出身門第的關係,很有點與大多數武人格格不入的道德潔癖,但在職分之內一貫做的很不錯,對我在軍中搞出各種異類現象,也一隻頗為包容和寬待。

  起碼我在他送往軍行司的例行報備里,看不到多少負面的東西,就算是有所疑慮和擔憂,也是比較客觀中允的態度,來做相對保守的描述。

  因此,這位可不是那麼好忽悠和強壓下去的對象。而且理論上,他在軍中的指揮替補資序,派在辛稼軒之後,而又在趙隆之前的第三號,真要是他公然反對的話,我還得面對軍中信心和思想的混亂。

  既然沒有把握徹底說服或是壓制之,那就只能另闢蹊徑了。

  我的解決之道就是,正好帥司有所要求,歸總一份火器戰法的心得和相應軍行日誌,以備推廣操法。

  就乾脆委派他為呈遞和表述的專屬代表,負責帶隊第三營和其餘不滿編的附屬部隊,前往徐州的帥司下轄報導。

  也算是某種程度上避開了,當下需要做決定的麻煩,當然,事後的交代什麼的,就沒有那麼容易解決了,眼前也顧不得了。

  至於底下的幾個主戰營和直屬團主官,摸心交底的事情倒是簡單的多,基本上大多是「將主您指哪,咱就打哪」的明白態度,或是「我的大斧早已饑渴難耐」「早該如此」的天然信心。

  畢竟,前幾天才被人給半道擋了回來的事件,讓他們很是憋了一股子情緒和心思,因此到不介意打戰宣洩的機會。

  少數比較保守和謹慎的,也只是更多詢問了一些細節和備案,以及可能遇到情況和變數的建言而已,但也抱著某種拾遺補漏,儘可能準備充分的心思,而非質疑和畏懼的態度。

  這讓我多少有些沾沾自喜,對於這支軍隊的掌控力是愈加充分了,但又有些警醒起來,他們的信賴也意味著我的決策的責任,以及後果不可逆轉的風險性。

  至於底下的將士,前段時間面對河北軍,打出來的「也不過如此」式的輕勝之心和樂觀精神,也多少發揮了些作用,到沒有多少可能陷入逆境作戰的擔憂和一律。

  我正在如此回憶著,看著滔滔奔流的濁水。

  突然穆隆在一片期許的目光中走了過來,遞給我一封略帶潮氣的便簽,上面只有兩個字「奪定」。

  「好,萬事俱備,東風也來了……」

  我轉身看著一眾聚攏在我身邊的軍將道。

  「此次行事的口令,就叫『西風緊』……」

  ……

  黃河岸邊,站在作為臨時橋墩的船幫上。

  「快快……」

  有兩股戰戰的黑島仁,也在大聲的鼓勁和吆喝著。

  「再加把勁……」

  「越快鋪到中間的重賞……」

  「出身和前程,錢財和女人都有……」

  搖晃的橋板之上,第九大隊和輜重營的倭人們,正在緣著索道,如同疊加的螞蟻搬家一般,緩緩蠕動鋪設著簡陋的橋板,努力的向前延伸著。

  因為他們公認的體重輕,又吃苦耐勞能幹重活,像是牲口一樣的聽話,因此,就被委派上這次搶工的任務。

  在他們立足的有限方寸間,大的嚇人的板隙之下,就是滾滾奔流的河水,讓每一個站在上面活動的人,都忍不住臉色大變,手腳僵直發麻起來。

  因此,時不時都有人,因為腳軟或是脫力,再加上不斷晃動的眩暈和失衡,失手翻出僅有纜繩約束的浮橋過道。

  像是一片落葉一般,飄入河水裡,又被涌動的潮流,飛快裹卷著不見了蹤影,連掙扎求救的機會都沒有。

  而在他們的遠處下方,一波波大小各異的河船,也在奮力的划過涌流,向著對岸努力掙脫水流的阻力和拉扯,一點點的蠕動而去。

  其中一隻船突然有些失衡的,原地打起轉來,然後顛簸起伏著翻覆了過去,很快就消失在波濤浪尖,再也沒有一絲存在過的痕跡了。

  兩天之後。

  「翻了七八條船?……」

  「損失了一些輜重和戰馬?……失蹤數十人?」

  當我也在迎面的寒潮水氣中,親自踏上對岸,有些潮濕鬆軟的河北土地,得到的是這個消息。

  在我身後,兩條通過首尾綑紮的船隻,而並行延伸的浮橋,已經在魚邐蜿蜒的通過了我的士兵。

  不過這個損失,還在我可以接受的範疇中,因為人員和隨身裝備,主要走浮橋過河,比較大件的輜重和牲口,才需要轉船渡河……

  而負責據守這個臨時橋頭堡的張憲,也迎面走了過來,對我拱手行禮。

  「你做得很好……」

  我讚許到。

  「屬下不敢貪功……」

  他拱手正色道。

  「此處渡口其實無人值守……」

  「沿岸上下十數里,也沒有任何巡哨和人跡……」

  「因此標下,只是搶修了個營盤和工事,就地鞏固而已……」

  「這樣啊……」

  這下輪到我大為驚訝了,難道真讓我撿了個大便宜麼。

  第393章 在河北(一)

  河北魏州,原本枯黃的草葉已經漸漸變成了霜白之色,就算是晴好之日的陽光下,也難掩那種撲面而來的寒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