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中還要刨除掉登陸鄆州失敗而損失的一部,被鄆州隔絕在西面的至少兩萬多人。這也是渡河之後,河北軍集團所遇到的第一個變數。

  因此,作為一線領軍的張叔夜,手上能夠支配的兵力,不過五六萬人,但他並未因此氣妥。反而利用這個機會,收並當地河南、淮北兵的殘餘,而充壯陣容。

  又威服那些地方豪強、土團武裝,令其為前驅和引路,最大程度的規避了客軍遠來的地利不足,又物盡其用的,驅使襲擊和滋擾南軍的後方和糧道,令其不能相顧而晝夜聞警而四方皆驚。

  然後再這些刻意營造出來的煙霧和驚聞之中,運籌帷幄於行進運動之中,將那些一時間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而分守各地的南軍各部,一一誘伏於野或是擊破野戰中,乃至困守與孤壘之間,不敢輕舉妄動。

  用比預期少了一大半的兵力,依舊有聲有色的打出一片偌大的局面來,一步步重新向預定的目標——彭城,穩步推進中。

  但就像是天意為難的一般,是某個變數,再一次發揮了作用,這隻呆在鄆州境內的部隊,再次擊破了那些後續渡河的二三線部隊,而重聚被分隔困守的南軍,再次尾隨上來的時候。

  張叔夜再次做出一個決定,因為這一部新軍左廂,據說配備了大量的火器,號稱野戰守御第一的勁旅,更何況還沿途匯集了好些部伍。

  因而,原本的計劃是,讓平海左軍,專門負責阻截拖滯這一部,但是沒想到,一向忠實可靠的統領楊存忠,居然越過中軍,擅自向相厚的鄰部求援,而與這隻南軍爆發了決戰。

  這三部人馬都是南下勤王,歸入河北行台麾下的安東軍序列,雖然有著軍紀和風氣上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好歹整體上還是肯聽令行事的,只是未想到這次,居然抱團獨走了,而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錯。

  雖然楊存忠已經身死敵陣,但是他擅自行事,卻是給張叔夜的全盤計劃和大好局面,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和損害。

  再失去這自行阻敵的兩軍一衛,他手頭剩下的武裝力量,就不足半數了。

  因此他不得不放棄了,僅差臨門一腳的彭城攻略,在平海三軍潰亡的消息傳開,演變城腹背受敵之前,犧牲少量人馬作出強攻威逼的姿態,迅速脫離卞水邊上的接觸,而採取備用的另一路方略和目標。

  畢竟他也曾考慮到最壞的情況,而有所準備的,至少這還不是最險惡的局面,手下兒郎們也尚有可為。

  他在心底,對著自己如是道。

  就如當年,他還是方才出陣,以一己之身,獨入太行山脈中的連雲寨,勸降招安了盤踞當地的五個山頭,進而擁有了自己第一批班底一般。

  他也不是那麼容易受到挫折和打擊的人。

  第367章 停整

  作為大戰之後的餘韻,依舊在影響和改變著許多人的生活和命運的軌跡。

  比如,前鄆州押衙宋公明,努力挪動著身子,併攏雙腿向前蹦達著,搭配著身上已經曬乾的斑駁泥漿和噗噗掉落的土塊,就像是一隻被日頭曬得有氣無力的蝦蟆。

  說實話,他曾想過被裹脅從軍之後,可能遭遇的種種境況,卻從未想到自己會有要學蛙跳,才能保下命來的一天。這據說是那些南佬,用作辨別俘虜究竟是有用還是無用的最基本條件。

  不過,天大地大,能有命活下來就是最大的,才有向那些人討還舊帳的機會,這些許榮辱得失,又算得了什麼。

  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本事,他在鄆城縣做押司,被稱作「及時雨」的時候,就已經在各種上下迎送中,已然鍛鍊的十分馴熟了。

  他甚至刻意讓自己蛙跳動作,笨拙的露出些許醜態,來變相迎合和討好那些,可能掌握他生死權益的南軍將士。

  至少沒有人會刻意去提防一個笨蛋和拙貨的。這樣他或來來,並且逃脫的機會,又大了一些。

  他雖然已經不復,往昔那年富力強的歲月,但還是有足夠的處世經驗和耐心,讓自己拜託困境和危局的。

  他一方面他必須表現出足夠的生氣和活力,避免自己被那些南佬,當作半死不活的老頭子,而被捨棄或是處理掉;又不能表現的太過招人耳目,而引起不必要的關注和變數。

  至少這些彪悍不相多讓的南佬,並沒有當場殺俘,只是讓他們這些俘虜,半飢不飽的做些辛苦活計,至少還是別有打算和用處的,短時之內還沒有什麼性命之憂。

  他突然看見,又一隊垂頭喪氣的俘虜之中,躺在一輛板車之上被拉回來,滿身血肉模糊,奄奄待斃的彪型大漢。

  「鐵牛……」

  他忍不住低聲,喊出對方的小名。

  而另一個當事人方臘,則在某種欣然自喜和嘆然的心情中徘徊著,看著正在操習的新部下們。

  微山湖一戰,他是所在左翼中,極少數因為抱團一處苦苦掙扎,而僥倖沒有被衝散崩潰的幾個建制之一,因為他運氣頗好的遇到一堆被衝散過來的銃手,也切身體會了一把銃器戰法。

  不過作為代價,他那些做茶梟時的老兄弟,囫圇活到戰鬥結束的,也只剩百十號人了。

  因此,戰後出於敘功堪用和樹立典範的考量,他終於如願以償的混進了正規官軍的體制內,成為統帶新設輔軍第八大隊的隊官,從不入流的都頭,綴升為八品的別將銜,而他的副手羅天生,則是來自親直團的蕃生子出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