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東南路的前沿軍行司,也接到了江寧方面再度催促用兵的均旨,因此分兵重點進擊勢在必行了,但是關於所用誰人的部曲,就尚且優待商榷了。

  這可是諸如殿前、拱衛諸軍,以及少數幾個老牌軍制等一線主力,才有的待遇和專屬權利,這也算是某種變相的暗示和激勵吧。

  對於別人來說,功成名就,身居高位,手提重兵,升官發財之類的目標,或許都基本達成了,但對我來說,卻還遠遠不夠,從某種程度上說,我這支軍隊,脫離了北伐的大環境後,就還是無根飄萍,無源之水。

  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一塊,可以作為基本盤的根據地,之前無論如何征戰,掛了多少頭銜,都不過是把臨時的治下,當作敵占區來收刮和補充資源的過客,缺乏穩定下來種田暴兵的機會。

  夷州和婆羅洲雖然好,但距離大陸實在遠了些,各種利益牽扯也複雜了點,更適合做提供資源的大後方和貿易據點,但卻不適合作為直接的根據地來全盤打算。

  而且我還缺少治民理政的人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文官階層的種子,能做到令行禁止,善用謀略和戰術打勝仗是一回事,但是管理經營地盤產生稅賦和兵員,又是另一回事了。

  雖然我事先有所預期的培養了一批少年家臣,並送他們去參與各種短訓班,但是治理自家的領地和治理具體的州縣,還是有所差別的。

  既需要足夠的實踐和庶務的經驗歷練,也需要足夠的吏目文員之屬的基層人員,作為行政執行力的延伸和拓展。

  兩天之後,當又一批補給徵收調派完畢後。我再度召集各部主官於中軍,宣布下一步的去向。

  「北上迂迴宋州?」

  他們不由驚訝了一下,頓時嗡然有聲的議論起來。

  「我軍目前據有的陳州、毫州與宋州之間。」

  負責講解內詳的姚平仲,則用長杆比劃著名沙盤上的額標識繼續道。

  「為邙煬山區所貫穿,正所謂利守而不利攻。」

  「較大的兵力展開,都比較吃力……」

  「特別在敵軍高度警惕,很容易打成短期僵持之局……」

  「但是許州就不同了,地勢平川而四通八達,於宋州接境亦是少有險阻……」

  「經過前期的偵聞,目前以許州為界,北朝的兵馬,暫分為南面和東面兩大行台……」

  「其中許州,則是直隸於洛都大元帥府的前沿……」

  「因此這也是我們機會所在……」

  「正所謂三方統屬,令出多門……雖然很可能要面對多方圍攻……」

  「但我們直取一路突破的話,或可取出其不意之效……」

  「就此迂迴突入宋州的勝算和概率,還是頗大的……」

  「老崔,你的第三營,外加第三、第四、第五輔軍大隊……」

  我轉向崔邦弼道。

  「在此就負責留守扶溝……」

  「且放心,我會看守好大伙兒的後方的。」

  他沉聲回答道。

  「你留在這裡的壓力或許會比較大……」

  我格外交代道。

  「來自洛都的命令,會讓那些北兵反覆前來,嘗試攻打和奪還……」

  「防禦且安心,野戰對陣或許還不好說……」

  崔邦弼當即正色保證道。

  「籠城據守險要,卻是我輩最擅之道……只要火藥鉛子充裕,定然管教誰來都要頭破血流,無功而返……」

  「但你只需堅持到,我們在宋州得手,與毫、陳兩地練成一片就好……」

  我點點頭到。

  「到時候,就算放棄扶溝鎮這個要點,也是無妨的……」

  「友軍的劉延慶部,會在陳州太康城以北,向宋州發動佯攻作為呼應……」

  「以方便我們越境迂迴的行事……」

  「占得宋州之後,我們在戰略上可選的餘地,就多了……」

  「這樣若是事有不諧,無論是東向靠攏招討本陣,還是北上阻截河東兵……或是再度西進威脅都亟道……」

  「我們都有足夠騰挪,施展的空間……」

  「帥司既然不肯大用我們,那就讓我們自尋出路好了……」

  「既然本陣有意北迂宋州的話……還請以標兵團為先手……」

  穆隆主動請命道。

  軍議結束後,散去各自回部隊做準備,我也回到中軍打點行裝,突然參事第五平想我稟告:

  有河南潁川地方士人來投。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要搞毛啊,當我沒見識,好糊弄麼。

  第336章 許昌

  「這便是許昌古城麼,果然是宏偉異常啊……」

  我站在高聳綿連,大河環抱的城牆之前,很有些橫刀立馬范兒,舉鞭遙指道。

  作為河南衝要——許州的首府,史上曾為三國時曹魏的故都,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的典故,自此沿襲至今。

  因為地處望要關沖的腹地之要,許昌故城歷來同樣是群雄逐鹿,兵家必爭之地,史上多次易手和被焚掠,而這次也輪到我來爭一爭了。

  既然要玩戰術迂迴,得先完成聲東擊西欺敵的佯動,讓對方摸不著頭腦而不敢輕舉妄動才是,其中包括讓我麾下的普通士兵相信,我們是要來嘗試打下許昌城,進一步威逼洛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