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德,你今昔已經不同往日了……」

  劉延慶慢條斯理的,把所有的酒水,都斟酌嘗了一遍後,方才重新開口道。

  「說不得,如今連我也要仰仗鼻息一二了……」

  「你言過其實了……」

  我不以為然的擺擺手笑道。

  「卻非其實啊……」

  他嘆了口氣道,有些誠懇的看著我的眼睛道。

  「你以為北朝有幾個董虎庭。又有幾個韓泰,或是幾多蕭懷丹之輩……」

  「偌大北朝,在軍使、鎮將的資序,也不過是大小二三十個軍頭而……」

  「撞上你手,就擊殺其一,重挫二者……」

  「這份隨隨便便拎放出來,也能獨當一面的本事,可是著實令人眼熱羨煞的……」

  「現今的這些追贈進階,可尚不足以酬功的。」

  「正所謂能者多勞亦,只怕新的差事,也已經在路上了……」

  說到這裡,他放下碗盞,用手指在安吉上輕輕塗抹到,示意道。

  「帥司有意抽取在外尚有餘力之部,獨成一路偏師,為大軍的策應進擊……」

  「保不准,新軍三部人馬,有機會在此聚首了……」

  「那,你需要我做什麼……」

  我意味深藏的回應到。

  「全力支持你爭取這個位置和機緣麼……」

  若是能夠得到兩隻以上的新軍主官,共同支持的話,再加上他的背景,這種概率的確很大。

  「不,我當然知曉自家事……」

  他斷然否定。

  「那是何解……」

  然後他認真看著我,一字一句到鄭重道。

  「我只是希望能夠全力推舉有德,為這一路的領軍……」

  「我……」

  我忍不住嗆一下,正在慢飲的酒水,不禁濺出來幾滴。

  「為什麼……」

  送走劉延慶後,我還是在慢慢思索這個問題。

  如今徐州攻略暫告一個階段,官軍大部都需要休整和喘息,因此前階段的全面攻勢,也勢必變成兵力相對集中的重點突破。

  如果能夠爭取到其中一路突破的任務的話,哪怕是作為偏師,也很容易獲得帥司在資源的重點傾注,對本部的發展壯大極有好處。

  但偏師的含義因為意味著,某種孤立行事的突出風險,在黃河流域的平趟地形下,也很容易陷入,深入河南腹地後被敵軍圍堵,甚至是被來自河北和都畿道方面的北軍,包夾的危險中,正可謂是風險與機遇參半。

  在這種情況下,進擊的部隊,不一定要多麼強勢或者富有攻擊力,反而需要步步為營的足夠防禦韌性,以及遇敵後堅韌持久的戰鬥力,來建立大軍跟進推平的支撐點。

  從這一點上說,目前的選擇就相當有限了,難道他主要建議,以我為主自己作為從屬配合的建議,也是以這一點為出發麼。

  這時候,杜士儀前來稟報,說是新補充的兵員到了?

  我稍稍驚訝了下,不是帥司一隻說缺乏人手麼,這麼快就有補充了,隨後我看了交接的文書,才明白,說是正軍之序中固然是缺乏人手,但是這些輔兵資序中,卻還有些空餘的,用來協助守壘,或是維持戰區地方秩序,還是可以勉力勝任的。

  第328章 補兵和裝備

  隨後,我看見這些人的時候,就不免有些大失所望了。

  這些軍卒身穿布衣,少數人才有半身皮甲或是漆竹甲,都帶有被稱為「矮矬子」,「羅圈腿」某個民族的明顯特徵,身型也比我部的大多數士兵都瘦小一些,也就比道路上的那些饑民好一些。

  這就是派給我們的補充兵員?所謂的扶桑輔兵隊?好吧,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去面對了,我甚至可以想像的到,後方的謎樣生物,是用如何的表情和聲調,來如何吐糟我的。

  一想到,我居然要用一群鬼子的祖先作為部下,以類似黃協軍的身份在中原大地上作戰,這簡直是讓人感覺荒謬無比的某種時空倒錯了。

  好吧,至少這是國人的內戰,他們也只是某種意義上的消耗品,我如此安慰自己道。

  在這個時空,他們作為南海大開拓時代的炮灰和苦力,幾乎伴隨了唐人在海外開拓的所有歷程,所以大多數人或許鄙夷或是歧視有之,倒稱不上什麼厭惡感。

  倭國的扶桑藩,之所以盛產各種苦力和廉價炮灰。

  主要原因,卻是可以上溯到數百年前,自從孝謙王時代,因為寵信法相宗僧人道鏡、玄舫,並委以重任,而導致了傳統的本土勢力反彈,在平成京爆發以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呂為首的奪宮之亂,然後引入外援之後,才得以徹底擊敗。

  然後作為外援的代價,唐人開始在倭國沿海圈地建壘,營田開礦,倭國也隨著各種租借地和分藩,一步步走向了被唐人殖民化的道路。

  當然了,這種殖民化是在勸教王化的旗幟下完成的,因為當時的倭國上層,幾乎滿地都是仰慕中華的帶路黨,對來自上國各種經濟文化政治上的滲透,幾乎是倒笈相迎踴躍爭先的毫無抗拒接受。

  後來乾脆像其他親藩之國一般,派遣嫡系王子入朝為質,然後在老王隱退或是身故後,由天朝王師直接護送回國繼位,這樣多少直接規避了慘烈的繼位鬥爭。

  而作為這種殖民化過程的副產品,也給落後的倭國,帶去相對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豐富物種,因此,長期以往扶桑諸島上的人口也是暴漲了許多,為了緩和資源和生存空間的矛盾,對外的勞役輸出,就成了歷代倭國朝廷的一大傳統,沿襲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