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似乎是因為當心在西面戰線上開天窗的緣故,作為前沿軍行司的支援和補救措施,也是頗為不遺餘力的。

  因此,我這個僅限永城、馬浦、鹿塘三地的小都監,屁股還沒坐熱半個月,就被火速抬升為總攬毫州全境,九縣十一城的大都監——權毫州都監。

  當然了,實績我能夠支派和影響的,也就是渦河東岸的這幾個縣而已,另一方面,現今毫州境內的配下,已經沒有可以和我比肩的軍額了。

  我的軍銜和本官的升遷,須得後方的大本營才能決定,但是軍前的職事和權設,卻還在前沿軍行司的職分內。這也算是某種善意和示好麼。

  當然了,從另一方面來說,帥司在兵員人手上,固然還是扣緊巴巴的,除了劉延慶的右廂和困守譙縣等我去救援的江川軍殘部外,就沒有其他更多的補益了。

  但是在物資上就給的格外慷慨了,犒賞的銀絹酒食數十大車,豬羊牛馬,還有至少武裝半個軍,五六個營的甲械錢糧,隨著一紙文書,也將分批抵運。

  這也是大梁在軍前一貫默許的權宜制度。所謂軍情火急之下,沒法像後方一般正常休整補兵,那就不管你就地徵募,還是肆意抓丁,或者留用俘獲,只消你先把人馬先給湊齊,戰線給我鞏固起來再說。

  ……

  只是,這也是在軍資配屬上,相對財大氣粗的南朝,才會幹的出來的應急手段,若是北朝或是那些藩鎮,估計各種亂入民家,隨便找群丁壯,髮根削尖的木桿,就敢驅使上戰場拼命,驅使為炮灰。

  這也是中原江淮之地的那些藩鎮,雖然征戰多年,但是大多數戰事烈度有限的緣故,在正面戰事中拼命的,主要是來源廣泛而補充方便的炮灰,真正善戰的核心部隊,損失相對有限。

  因此那些大小軍頭不管打到什麼程度,只要有一批核心底子在,事後才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而隨著第一批軍械過來的,居然還有幾十輛制式戰車,沒錯,就是戰車,只是用畜力拉動而已。頓時讓孔吉吉為首的軍中材官、匠師們,各種如獲至寶的忙活起來。

  因此我親自去查看的時候,卻發現他們已經將其中一輛徹底拆解開來,只剩下滿地大大小小滿是油光的零件和軸輪。

  梁公練兵治軍,唯三強爾,火器、車營,強弩,平定海內征戰八方而無往不利。善用三者,匠人、行商、兵士,而通行寰宇。

  這種冒不起眼的板廂大車,就是其中之一車營的標準配備,據說可以上溯到西晉護羌校尉,大破叛亂的鮮卑大首領禿髮樹機的扁箱車戰法,而經過歷代演變和波折,最終在那位梁公手上推陳出新而大放異彩。

  據說在梁公的麾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用途的長箱車,組成緩慢移動式的小型車城要塞,駐停時為大城壘,行進時為車陣。在攻略外族的萬里征程中,不知道參與了多少回戰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只是隨著大唐國勢漸衰和諸侯分藩的離心,天下崩解離析的戰亂棉連,各種盛世年景的成就和技藝,都隨著匠人群體和專屬文獻的喪亂不堪,而漸漸泯然於史。像如今這種軍用造車的技術,也就只有相對穩定的南朝有所遺存,北地早已散失不可考了。

  比起尋常的平板大車或是運載馬車,這種長廂車的輪轂和底盤更高也更結實厚重,又有簡單的緩衝機構,關鍵構件都是格外強化過,而且採用了前二(轉向)後四(承載)的六輪設置,擁有可拆卸摺疊的包鐵廂板,以及防止騎兵衝撞和外力拉扯的住腳,可以迅速組裝成便於行軍,或是利於聯營結陣的多種狀態。

  同時擁有減震彈簧和鐵骨加固包膠皮的輪轂,還可以在輪轂上增加護套和外蓋板,因此就算在草原或是山地等,不算相對平整的道路上,也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如果更換上特定的寬面輪,也可以在雪地或是沙礫中減速行駛。

  而車上還有固定接口和支撐架的位置,以便裝運各種物資,人員坐或躺的位置,或是多聯裝強弩、單具車弩,小型石炮等車載器械,甚至可以缺少制高點的時候,在上面設置可移動的瞭望台,或是在特殊需要下,臨時轉變成攻城的登梯載具。

  廂板上有活動的通風兼射擊口,還可以安裝固定大排,作為臨時的城垛。因而,只要有足夠的畜力做支撐,實在是利用攻守兼備的良器。

  特別是,我可以直接將改造後的小炮托架固定在上,這樣原本大本車上沒法行進間發射的問題,也能得到解決了。

  只是這麼一輛車的造價,也是不菲,再加上相對擁有眾多廣闊平原的北方,車營聯陣在山川河流密布,地勢複雜,同時海路範圍占據極大版圖的南朝,真正發揮作用的機會和次數有限,日常只在少數幾個特殊軍制里,保留一定的配備數量。

  普通軍隊配備更多的,是另一種結構簡單,靈活輕便的小型板車。但是沒想到,這次會發到我這裡來,難道是聽說我這裡要面對大隊騎兵的緣故?

  不過有了這批制式戰車做基礎,我可以嘗試一些火銃配合新戰法,比如後世哥薩克部落長途遷徙時的多邊型大蓬車陣戰術,這樣對上那些北朝騎兵,也有更多一些底氣和預備手段。

  第316章 淮北紛紛(四)

  渦河西岸,荒廢多年的田野里,只剩下野草瘋長的一點田梗阡陌輪廓。大蓬大蓬的泥土被連著尺長的草根一起挖出來。填埋拍實在停駐車輪之下,作為固定物和遮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