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為誠意和條件,幾乎在入駐的第二天,就給我調撥過來一千多名,從官軍各部收羅聚攏起來的銃手,多少都是隨軍幾年經驗的老手,稍加訓練和調整,幾乎就可以派上用場的。

  此外還有便宜從事的手令,從理論上說,兵備庫藏曆,涉及火器的一應物料,隨我自取自用,只要留下明細出入備案即可,如有需要指派調用隨軍匠人,也有相應的優先權。

  然後我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陸續收集到的兩千多隻各種式樣的火銃,進行就地改造,主要改造的重點部分就是擊發裝置,以提高適用性和設計效率,這一點我們已經輕車熟路了,燧石、簧片都是從廣府直接帶來的。

  然後是管徑和護木的調整。這些軍制產品雖然樣式不一樣,新舊有別,但是勝在管徑比較統一。只要通過軍中的五金工和木工的稍微翻新調整,就能繼續使用下去。

  這也讓事先配比定裝彈藥的工作,也變得簡單省事許多,只要按照特定幾個模子添量的簡單工作,就算是沒受過訓練的輔助人員,也能完成。

  至於那些淘汰下來數百隻口徑不同意的銃只,我也沒有浪費,留著作為新兵訓練之用。還有一些鏽蝕損壞不可用的,則將其鋸斷截短,留下比較完好部分,另行改制成手銃之類的短髮火器。

  接著是刺刀戰術的對抗實驗,主要是通過團體的對戰,摸索出簡單實用的刺刀格鬥技巧,這一點,楊再興那群前義從,卻是給我了一個小小驚喜,其中有幾位是荊州人,曾經拜在當地著名武師周嵩的門下。

  這位周嵩號稱鐵臂神槍,在當地軍中很有些名聲,他開館收徒的主要是,步戰中的槍矛斗術和技巧,其中也包括雖然長矛和步槊,比起上刺刀的長銃來說,頗有些差異和不順手。

  但是其中戳刺擋格的簡單原理,卻是共通的,我的要求也不高,不需太多的花巧和技藝,只要簡單明了,易學上手的幾個到十幾個殺敵動作,能夠相互配合組成連貫的拼刺組合,達到見面幾合分生死的效果就好。

  在此期間,我最大的成果,反倒是用帳篷布設計了一款,為銃兵專門定製的行軍背包。內里有彈性的布隔和襯裡,可以方便的套裝承載從口糧藥物到毯服等,各種壓縮困扎後隨身物品,還有縫上裝載各種工具和小零碎的外置口袋和掛帶、套件。甚至可以通過布套把火銃橫背在行囊上,以解放出手腳活動的位置來來。

  第189章 時逝

  「銃者,利守不利攻,最善據壘而戰,至百數齊發,又令倍而裝之,則子藥綿連不絕,而無弓弩力潰之虞……」

  提筆寫下這些字眼的辛稼軒,卻有些心煩意亂的,將剛寫好的東西,再次撕下來揉碎。

  「銃前又加尖刃,則同短矛之制,可行刺擊法,反持,則掄若大棒……近身不虞……」

  蘸著墨汁的管筆,再次變成一行行的《軍行略記》。

  連綿的營盤之中,操練的吆喝和號聲此起彼伏。

  「看好了,手腿肩腰須得一線,方好使力一與貫之……」

  一名演示的士官,舉銃刃向前抬斜斜上指,突然喝聲發力,就像是個忽然延長的臂膀一般,重重刺在牛皮包裹的人形靶上,頓時呵叱一聲捅了個對穿。

  「齊力一點,就算上好甲子我也戳穿給你看的……」

  「若是遇上手牌,又當如何……」

  「自然是屈身下刺其足踝……」

  「迫其下盤不穩,露出破綻。自由人或補擊,或近射……」

  「不過你們,得先學會如何刺的快准狠。」

  另一邊拿著短棍的老兵道。

  「再學如何留有餘力回氣復而刺擊。」

  「然後才是,及時迴轉擋格再戰的技藝……」

  「這樣就算被人近了身,也不用心慌……」

  他示範性的抄起一隻裝刃的長銃,眼疾手快的舞出幾個槍花,其中行雲流水猶若殘影,啪啪啪的將另一名士官砍擊過來的刀背,擋格開來還能順勢做出一個反刺。

  「只要你擋住了,自由有旁人來援助……」

  「銃擊拼刺之法,最講齊心協力協力……被近身數刺齊發,就算是馬軍亦要避讓三尺……」

  「因此,不幸禦敵身前,只有全力信賴你近身人,方能最大可能活命……」

  「身居排頭,遞進而補,最要緊的就是膽魄和心氣……」

  「不若你以為,排兵的津貼和倍半共給,是白的麼……」

  而在營地外圍另一端,卻是一片熱火朝天起伏的身影和挖土壘壕的沙沙聲,幾名手掌厚繭的教頭,正在帶頭用隨身配備的短柄鏟、鍬、鎬、鋤等工具,給輔兵們示範某種土木作業。

  「銃擊之前,須得先學會就地做壘設牆……」

  「哪怕是挖一條阻敵片刻的溝也好,亦能增加不少勝機……」

  「通常最簡便法,就是立拒馬,次者為豎排,再者挖土為塹……」

  「有機會就多挖深溝,覆土其後壓實為壘,以半腰到齊胸方好。」

  「再立排斜上,則不虞箭射而利於銃擊期間……」

  「若銃發而敵置前,當如何應對……」

  一名軍官,正在考校肉搏隊的士卒。

  「以矛長刺其上,而刀牌力斬其下……交替掩進而尋機再發……」

  「善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