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乘風逐浪,按照寰宇海圖書,所描述的理想鄉,追尋著每一片新發現的土地,雖然其中不乏嘗聞天威而慨然禮待的番邦土君,蠻部頭領,亦有夜郎自大,故步自封,或是其他因由,而無法正常溝通和交涉的存在。

  於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武裝戰船之後,尾隨而來捕奴船團。

  他們每下一城,便會將當地蠻族的男女老幼分類處置,按照不同的價位發賣和轉運。

  比如最好賣的是年輕的女性,他們是最好的生育工具和財產,按照姿色優異程度可以賣出好價錢,就算賣不掉,也可以配給歸化人和馴熟的藩奴,繁衍更多的人口基數。

  其次是不足十歲的幼童,基本思想和世界觀還沒有行成,成批買回去稍加調教和洗腦,就是良好的兵員和家僕。

  然後才是15歲到四十歲之間的青壯,需要編入最基本的苦役或是炮灰部隊中,在監管下的艱苦勞役中,逐漸磨滅掉殘餘的仇恨和反抗情節,或是為陣前驅數次後僥倖不死,用血肉和性命,為自己贖取自由和將來。

  最後剩下來的老弱傷殘者,是最便宜的,如果依舊沒人要,就會趕到荒野中,慷慨的放任其自生自滅……

  很多海藩人家,就是靠早期捕亡帶來的血腥資本,而積累起第一筆家業的,不過相對後世那些暴發戶式的西方殖民者,以及他們傻大粗笨的殖民手段,擁有古老底蘊的東方古國,無疑表面上的額吃相要好看的多。

  起碼在來自中土天朝文化的輸灌和洗腦下,很少有土族和藩奴,在兩代之後還能夠堅持自己的傳統和過去,更別說南海之地,那些占據絕大多數連自己民族和語言文字這些概念,都沒有土蠻島夷之輩。

  理論上只要他們不在婚配前累死早亡的話,子孫後代總有機會獲得藩主和代官的開恩,釋放出身或是抬高階層,變成新來土奴的管理者和有產者的身份。

  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在戰地一種犒賞性和激勵性的特殊授權行為,主要針對的是戰區的敵境,或是化外之民,附逆之眾等等。

  不過在天南州這樣的親藩腹地,發布捕亡令,卻是極不多見的事情,那表示官軍所遭到的抵抗和傷亡,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了。

  出現在道路上的捕亡人群,就像打開了一個水閘一般,接下來的日子裡。

  沒有多少俘虜,只有一波又一波被捕亡的人口,在馬隊的驅趕下,如潮水般涌過道路。這意味著什麼,已經有些讓人不大願意去想。

  我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見多了如斯的場面,也不免讓人喉嚨乾澀,有些眼不見心不煩的自欺欺人的避到鄔堡里去。

  「安關鎮來人,說是犒師勞軍來了……」

  正在值日的目官張立錚,向我請示道。

  安關鎮?我轉了好一會,才想起來,這是我駐地邊上那所小鎮的名字,平時交集的不多,親自接觸就更少了,以至於缺少了點存在感。

  簡單看了下清單,他們送來勞軍的東西還真不少。

  有雞、鴨各四十對,鮮豬肉四百斤、牛羊肉各一百五十斤、尺長鰣魚、刀魚、青魚各六十尾、各色雜魚兩百斤……還有各類乾菜、乾果、壇貨各一百四十斤,青鹽和白鹽二十五石,蔗頭燒和包穀釀的酒水五十壇。

  全部裝在蓋了紅布的筐簍里,沉甸甸的挑進來,也有一百多擔,不過,我反而更疑惑了。

  現在並非市日,又不是年節之期,更不是兩稅催收的時候,糧台也沒有下達就地徵募的指令,他們這是唱的哪一出啊。

  「只是未雨綢繆的討好手段而已……」

  隨營書記第五平,在我身後低聲道。

  「他們害怕的是被列為通賊之名,被官軍捕亡而已……」

  「所以特意過來態度和宛求一二……」

  隨後我見了這些鄉紳代表,才知道。

  我這隻人馬,在當地居然風評還不錯,主要是沒有入住相對繁華熱鬧的市鎮中,因此少了許多日常摩擦和生事的機會。

  另一方面往來買賣還算公道,基本禁絕強取豪奪的事情發生,甚至為此杖責了幾名違規的士兵,當然我是因為不想在這隻新生部隊裡,放任某種不良風氣的苗頭而已。

  再加上徵用當地物資和勞役,都有給點錢做補償,所以很有點符合仁義之師,秋毫無犯的標準。

  聽到前線的發生的事情之後,就不免有些惶恐和緊張,跑過來尋求某種安全感和庇護了。

  按照那個顫顫巍巍留著一戳山羊鬍子的鄉老的說辭,最好能派些人到鎮子上立起旗幟,象徵性的駐紮以下,圈示一下地盤的所有權,當然他們會代表舉鎮近九百多戶人口,不惜砸鍋賣鐵另有酬謝的云云。

  我權衡利弊想了想,還是大部分答應了他們的要求,順便也提出一些條件。這時候,我忽然察覺到外面的囂鬧聲。

  頓時有些不滿意的走了出來,發現送來勞軍物品的場地,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在我身邊的韓良臣的喝令下,才紛紛散去,露出裡面的「貨物」,讓我眉頭猛然皺了起來,轉頭對著那些陪同身後的鄉老,冷聲喝道。

  「這又是作何道理……」

  因為我居然看見,還有一小群穿的花花綠綠的女人。

  「只是勞軍的些許心意……」

  「軍上莫怪。」

  「軍上恕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