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緊跟著跟著的是一隊隊手持旗幡的儀仗兵,青游旗,飛黃旗,白澤旗等五顏六色的長隊,如同大街上飄蕩而過的雲彩。然後是一群有一群穿著彩色號衣的鼓吹手,金鼓齊鳴的演奏著某種渾然大氣的《占太平》《定勝樂》。

  而緊居於其後,是成片整齊劃一的馬蹄聲,其中最容易吸引眼球的是,無疑是御龍衛所屬軍官們所組成的鐵騎大隊,被稱為「甲騎具裝」陣容,這支特別挑選出來的騎兵,號稱是禁兵中的精華,儀仗隊的中堅。

  他們一律連人帶馬披著連身大鎧,罩著層次分明的繡袍和大氅,手執描金帖銀的槍劍,跨下駿馬幾乎是訓練有素的應著銅鼓和金鉦的節奏,踏出一陣陣齊整勻稱的馬蹄聲,在觀眾們如此如醉的歡呼喝彩聲中,操縱自如地緩步而進。

  居於這個隊伍的第一人。則是負責指揮這隻甲騎具裝的殿前中郎將,他頭戴朱提兜鍪,身披光明細鱗金鎧,外面罩件綠袍,顯得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舉手投足之間不知道有多少,少女婦人為之痴醉癲狂。

  連我也只能酸溜溜的看著,謎樣生物她們漲紅的臉蛋和拍紅的小手,有些不情願的讚嘆一聲,「真是一副好賣相啊。」

  這支甲騎具裝正是南朝開國的正定帝,名為在嘉佑大進軍的北伐之中,花了不少心血,才打造出來鐵騎勁旅——御龍衛,也是南朝為數不多的純騎兵部隊。

  不過歷經歲月之後,現在已經淪為公卿顯宦子弟充斥的樣子貨和儀仗部隊了,不知道多少代沒有見過真正的戰鬥了。

  緊接下來,就是主要有馬步軍混編而成,同樣是源自正定帝一手打造的另一隻精銳之師——殿前軍,看起來要像樣的多,據說是因為相當部分輪駐過延邊戰區的緣故。

  其中馬營是騎馬代步的步卒,他們身穿整片的胸甲,僅有護肩和蔽膝,挽著代步的坐騎,昂首挺胸徐徐從列而過。而大隊的步軍們,則穿著更加厚重的連身明光甲,閃亮的鐵片甚至一直遮蔽到小腿上,帶雉尾的頭盔則包住面頰,看起來就像是一排排行進的鐵人一般。

  然後是舉著瑞馬,麒麟,金虎,飛熊等旗幟的拱衛諸軍,分別代表著左右衛、武衛、驍衛、領軍衛、威衛等中軍,另又有左右金吾、監門、千牛等六衛,僅為儀衛寄名之所,而沒有實編,因此沒有出現在場中。

  再下來,就是廣府戍衛各營,兩海道分屬水師的附屬海兵營團,以及樞密院,大參事府、兵部、衛尉寺等強力、重要部門直屬武裝和保衛序列,也以小方陣的形勢,出現在長街和校場之中。

  手舉捧日旗的樞密院直轄的教導隊;高舉朱雀旗的是總章府的學軍營;紅日滔海旗的海兵總署本隊……

  然是才是,國朝配下的義從和藩軍序列的校閱隊伍,當然了,有資格出現在這裡的,無不是一些威名赫赫藩軍背景的老牌勁旅,或是善戰之師。

  比如皮膚黝黑的崑崙奴後裔,組成的夜叉營;明顯帶有白種血統的塞種營;帶有鮮明遊牧色彩的胡陌營;習慣在臉上刺青的剽子營;個頭矮小精悍以倭人居多的隼人隊;來自內陸黔中道和南平都護府,諸山蠻的悍斷義從。

  本來還有一些沒有出現的,諸如善使盾陣結戰的儷人營,因為牽扯進叛亂事宜,而被取消了被校閱的資格。

  最後來自地方上的,數量不等的府兵、鄉兵、團勇之屬。服色旗號就雜亂的多,不過也另有一番風貌。

  但是我更關心的是,出現在廣場上的火器部隊,主要有三種:

  身穿類似牛仔布的鐵灰色帛甲,腰掛成排引火管的擲彈兵,以及背著特製長箱緊隨身後的輔卒,他們也是軍隊中攻守兼備的中堅力量,既能野戰也能攻堅,據說必須有軍中最有經驗的老兵充任,才能避免手忙腳亂的,把這些威力可觀的武器丟在自己人的隊列里;

  然後是成排穿著半身鏈甲,抱在臂彎中的粗管手炮,身後背著支架,更像是後世我噠清版,鋸短加上支撐握把的抬槍,據說是用來發射散彈的;

  其次是來自各地軍州,各種奇形怪狀的炮隊組合,有馱載馬背上的皮炮,也有兩人合抬在肩上的木炮,看起來很有點抗日根據地時代的風采。

  然後才是用大牛和健馬拉的車架上大小制式不一,身管和內徑打磨的黝黑髮亮,看起來不明覺厲的炮車,從長短和口徑厚度來看,鑄造工藝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更接近中古時代的炮兵。

  這些負責操作名為「國之重器」的神機營士兵,緊步跟隨在一些馬拉車載的重型裝備後面,沉默而迅速的穿場而過。

  排在炮車之後,除了一眼就能認出來的傳統石炮、車弩之外,還有些一些看起來比較奇葩的武器。

  自然有人為我介紹,那些車輪上的碩大箱型,其實是火巢車,還有那些神機軍拿在手上長匣般的發火箭,都是用火藥力量密集投射的箭只,看起來邪氣十足。

  讓我不禁有點懷疑,這算不算點歪了科技樹。最後過場的是十幾具,斜架在支架上的大型長管,有人告訴我,那是飛火雷雷,看到這裡,我不禁再次吐槽道,這不就是康格里夫火箭麼,作為近代炮兵集群之前,興盛一時的過度產物。

  不過如此陣容,去平定天南州一地的逆亂,似乎看起來有點牛刀殺雞式的浪費了。

  最後是一些典型的雜牌軍,手持各式喇叭口和長短管的火器義從,從樣式上更像是火繩槍或是火門槍,夾雜著少量的燧發槍。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每人身後都有一名身背藥箱,或是手持輕牌的輔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