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等則是土戶,也就是馴熟的土著戶口,他們也是歸化人的補充來源,處於最底層的第四等,無疑就是各家買來或是自己捕獲的藩奴。

  其實還有一個隱性的階層——化外人,也就是文明開化之外的野人,也是藩奴的來源之一。

  像里市經營的主要是國人和歸化人的身契,更多是一個個半中介性質的人牙行,經手各種從長期僱工、到佃客部曲,乃至賣斷身後、三代的奴婢僕役業務,雖然是奴婢之屬,但是擁有一定的人身權利,主家也不得無故傷害,並且要為此承擔干係。

  而專營土人和藩奴的外市,業務範圍和來源則要廣泛的多,經營對象的社會地位,也就是「律比畜產」而已,也就是說,把他們弄死弄殘,也不過是比照損壞了自家的牲口或是物品一般的處置而已。

  不過作為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除非到了王朝末年,否則哪怕身處社會最底層,也並非沒有改變命運,抬高身份的機會,雖然概率比較小,但是總歸是有所上升流動的渠道。

  表現好的藩奴可以落地成為土戶,土戶的後代可以成為歸化人,歸化人擁有一定財產和土地之後,可以申報成為國人,歸化人就可以從事大多數職業,乃至當任一些小吏,而國人甚至可以考取功名,然後從政和仕官。

  而對這些藩外人來說,從軍無疑又是一條捷徑,像南朝配下的藩軍序列中,亦是不乏崑崙奴後代組成的夜叉營,或是白夷構成的塞種營,或是在拓羯軍中服役的波斯種和天竺人。

  或又是作為海兵隊配屬的斥候,隼人隊中的倭人,乃至是其他各道駐屯軍中,各種雜胡土夷構成的輔從兵。

  就連我家藩領所的撫遠州,也有一些,這些被稱為土蠻兵的輔助武裝,雖然拿不出台面去,遠離熟悉的環境,就不知道如何作戰了,但是地方上用作守土和維持,還是可以勉強勝任的。

  下尾市,就是一個典型的外市。

  其中經營的對象,又分為生熟兩種,很好理解,生口就是還未調教訓練過的,需要買回去自己馴化,一般屬於最便宜的藩奴,只能用來做最簡單的繁重勞役。

  熟口則是經過商家的訓練和調教,擁有簡單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服從性,可以直接當作奴僕來使喚的馴熟種,相比生口的身價要翻一番,有時候還會掌握一兩門技藝,則價值更高,如果是比較獨特的技藝,甚至會被當成活的傳家之物,而賣出天價來。

  也是一個臨時的秘密聯絡點。因為通過海路的秘密渠道,陳子河給我送來了最後口信,有些沉重的口信,因為他這時候,已經被官軍,重重包圍在了某處海邊。

  走在稀稀拉拉的街市中,充斥著某種汗臭混雜的異味,但是距離我印象中,污水橫流的奴隸市場,還是有些距離,看起來街道頗為乾淨整潔,一排排的大柵欄後面,圈圍著各種膚色和面孔的奴口。

  但至少他們身上是沒有什麼污穢的,還有簡陋的破爛篷布遮頂,不至於被陽光曬死,只是團團翻著眼白,有氣無力的打量著來往的行人。

  有人查看詢問了,才不情願的被驅使起來,做出各種展現自己健康強壯一面的姿態。

  我甚至看見了鴕鳥,斑馬什麼的,明顯只有非洲才有的生物,甚至還有一隻小犀牛,和那些皮膚黝黑的崑崙奴關在一個柵欄背後,卻擁有更大的空間和更乾爽舒適的環境,只是看起來有些萎靡不振。

  當然,因為地緣關係,這處人市里最多見的,是崑崙奴和天竺奴,屬於體味比較重的人種,走在別處,遠遠就可以聞道這種異域飲食造成的獨特異味。

  相對於北邊的進攻乏力,西海道的征拓卻是頗具成果,不但從五方天竺運回了大筆財寶貴貨特產和擄口,就連更遙遠的南部膳洲,也取得了相應的立足點,這些充斥於市中的各色崑崙奴,就是多年西拓的成果之一。

  我忽然想起,帶回來紅老虎七世和灰熊貓三世,雖然它們在我的厄運光環之下,堅持存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陣亡在梅山行館的馬廄之中,估計已經變成叛軍的燒烤食材了。

  要不買只斑馬回去,給那家裡兩隻耍耍?這麼胡思亂想著。

  然後我終於看到一個招牌一樣的獨特標誌,那是幾隻碩大的牛角拼成的某種象徵物。

  我停下腳步,示意了一下,幾個便裝的跟班散開四周,然后街道中慢慢走出一個身後背著皮囊,賣水打扮的漢子來,走到我身邊兜攬著。

  我討了一碗薄荷味清水的過來,一邊喝著一邊聽他低聲匯報。

  「兄弟們看過,沒有什麼異常……」

  「市內市外,也沒有多少人扎堆的地方……」

  「附近幾處署衙,也都沒有生面孔出現……」

  我點了點頭,交給他兩枚青錢。

  儘管如此,我還是又繞了幾圈,裝模作樣的看了幾家的貨色,還了下價格,才有些遺憾的順道下去慢慢度著腳步,走近那處。

  和下尾市的大多數建築一樣,這裡只是木柵欄圍起來的幾大間窩棚而已,只是四面帳幕都被放下來,看不到裡面的情形。

  「我的娘呦,你這是鬧哪出……」

  這時候一個有些熟悉的聲音,傳入我耳中。

  「快把東西放下來,這可不是好玩的咧……」

  「俺應承你的東西,斷然不會反悔的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