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反而因此養肥了五路招討在內,相關的大批利益團體,進而成為主戰派中占據主流的那些大陸派,成就功名和謀取地位權勢的推力。

  這也是兩大源流,在國朝中最大的分歧和對立所在。

  所以他才會默許那些人,打破朝中黨爭政見的潛在成規和慣例,調用從屬西海道的海外駐屯軍的精銳健兒,在嶺內對東南招討總管,這般方鎮大員的夫人下手襲殺。

  因為這位陳蕙仙在北上為主的主戰派中,是協調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節點,並且掌握與之關係密切的多項營生和產業。

  嶺外和嶺內的政治生態畢竟有所不同。

  但是那些人居然失敗了,而且全部覆滅在了天目山下,然後一連串的變化,讓他們準備的後手,都成了無用功,不得不壯士斷腕,斬斷那些關係和線索,不給對方更多反攻倒算的機會。

  甚至連底下人,試圖找其中一個看起來頗為關鍵小人物的麻煩,都顧不上了,因為對方的檔案,居然牽扯四海衛,他雖然有熏天的權勢,但是也有一些不那麼方便的短板,四海衛無疑就是其中之一。

  他只能將自己的心情暫時蟄伏起來,等待下一局的機會。

  因而,這次清遠兵變之後,讓許多人都看到了某種改變現狀的契機,他也不能例外,他指示下屬在職權範圍內介入此事,然後通過掌握的亂軍動向和細節,來作為政治鬥爭的武器。

  他不但成功的奪回了,在兵部駕部司里的影響力,填補了在樞密院裡下層位置的人員損失,連偵聞畿內的武德司,也通過推動領導層的大換血,而塞入了自己的人。

  直到前幾天,原本還很順利的節奏,因為不知何處生出的變數,驟然間,事情就像是脫韁的野馬一般,衝出了自己的控制。

  先是他安插在亂軍中的眼線和探子,突然消息斷絕或是被邊緣化,然後是那些一體鬆散的亂軍,開始自行整編建章立制,象一隻真正的軍隊一樣開始攻城略地,發出自己的口號和宣揚,與士民約法三章,相安無犯什麼的云云。

  這就大大的不妙了,隱然有挑戰和動搖廣府就基本統治秩序的徵兆,真正的反賊,而不是一群暴亂的前軍人而已。

  之前籍著亂黨的名頭,黨同伐異,侵軋奪權,清算同僚,排擠對手,安插黨羽,可謂是得心應手,可要是亂黨真要是進了廣府城,不要說那些墨守成股的老厭物,就是他們這些在位的職權人士,也難逃罪責,所謂是一體皆休。

  「亂軍之屬,豈是那麼好勾連的……更別說妄圖驅使為走卒……」

  這是他曾經的老師兼資深顧問,被變相流放的「派遣」到外島去之前,留下的諫言。

  「聚九州之鐵,難鑄此大錯……」

  這個典故出自乙未之亂中,當初最堅定的保皇派,兼推翻梁氏專權的政治聯盟的核心人物——信國公,樞密副使張叔夜。

  正當其他人彈冠相慶,終於將京師梁氏一黨的影響徹底誅滅,以忠良世族,宰相世家聞名的他,面對肆虐京師荼毒百姓士民的外軍,憤然撞死在太極宮前,留下的最後遺言。

  因為當初就是他主張和策劃,瞞天過海麻痹當權的梁氏一黨,殫精竭慮的交引、串聯外軍,來剪除梁氏專權的朝局,但是他只猜中了開頭和部分過程,卻沒法預料到其他後果。

  接下來就是在動盪中,迅速將朝廷的權威和皇家的大義崩壞後,各地軍鎮一輪輪進京挾制凌逼天家的慘狀。

  但是這個悔恨之言,並不能挽回任何東西,繼於被稱為瘋帝一脈有關的近宗遠支,在擁立帝位的變更遊戲中,被一遍遍的屠戮殆盡之後,作為作為罪魁禍首之一的宰相世系張氏一族,也沒能倖免,被各種打著龍武系淵源和旗號的勢力,追繳殺盡九族五代之內。

  為了避免給南海梁氏興兵復仇的理由和口實,甚至連當初乙未年間倒梁聯盟,那批早死的重臣親貴,也被自己人挖處以十惡之刑,斬首鞭屍,但是絲毫不能阻止南海梁氏發起「慶熙北伐」和「嘉佑大進軍」中,各種一觸即潰或說遍地倒戈相迎的局面,連最死忠的人,也不免悲觀的哀嘆「人心不在李唐了」。

  如果不是出身梁夏在安西扶持北唐小朝廷的承光帝,在各路西軍的支持下,橫空殺出,重續國運的話,那如今天下又是另一番樣子了。

  很多保守戰亂流離之苦的歷代名人大家,將其當成愚忠禍國的典範來自省,並將這句名言,廣而傳之。

  第106章 薄發(六)

  河南道,滑州境內,付之一炬的台山隘下,一隻人馬正在魚邐而行。

  「鵬舉哥哥……」

  陳淵坐在驢背上,望著走在隊伍前方消瘦的身影,雖然經過了太多的事情,但是他腰杆依舊挺拔,頭顱依舊昂揚。

  「總算是出來了……」

  這位地攤王孫囔囔自語,很有點唏噓的味道,親手殺過人見過血之後,他也不再是洛都城裡,那個只會笑臉忍讓的油滑小販。

  但是對她們大多數人來說,剛剛經過戰事的滑州境內,沿途所見雖然殘破,少見人煙,但是莫名的給人一種安全感。

  特別是從登封出來後,經歷了短暫壯大和擴張,各種小富即安心態的權利和路線之爭,因此導致的背叛,分裂,內訌,以及官軍合圍的重重險阻和包圍,他們終於從都畿道沖了出來,其中的驚心動魄和峰迴路轉,一言難盡,很多人一旦倒下,就沒法再站起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