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放在軍事和政治上,或許毫無價值,但是這些帶有社會人文的,在民用領域卻是頗有用途,比如與民生相關德商業活動,或是番外領地的經營,一份某地氣候水文的分析概略,還是頗有市場的。

  因此,並不至於冒犯當權者的敏感神經。同時僱請了大量在校生員,乃至講習、教師之流,以勤工儉學為名,藉助他們的專業和職務,環境和背景上的便利,完成某項學研項目的一部分,因此更有點不無對人言的公開性。

  在這個時代,雖然豪門權貴同樣有壟斷知識的你天然本能,但是在遍地開花的教育普及和學校的存在下,自然而然的收到衝擊和抵制。

  這也是哪位穿越者前輩梁公,能夠留傳下來屈指可數的遺澤之一,因為南朝的執政幕府,也是靠這些職業性質學校,提供的基層人員補充,來制衡可能做大的藩外勢力和豪門貴姓中反對派的存在。

  我也可以借著這些外圍業務作為掩護,培養核心骨幹,干點自己的私活什麼的,比如贊助和扶持一些有潛力的貧寒學子,再吧他們發展成為我私人班底的候選。這也是我到了廣府之後,再起的本錢之一。

  最後講談社壯大到,擁有一大批來去自便,半工半讀性質的普通會員;定期舉辦活動和交流,擁有多個固定場所,以志趣愛好為紐帶,小組分類研究的資深會員;以及少數專職參與組織日常運轉的骨幹成員和管理層在內的社團。

  甚至藉此也發展了一批有背景的名譽會員和定期贊助商什麼的。然後事情就未免有些脫出我的控制,因為某些權貴子女出於一時興起、時髦感或是其他理由的加入,自然也驚動到某些上層大人物的。

  我的前身,也因此被傳說中的四海衛關注,在某種交換和妥協下,參加了某項計劃外圍,當然我更看重的是,前往京師大學堂進修,拾遺補漏的機會。

  從這處看起來破破爛爛分社出來後,卻又是另一番心情了。

  至少我不再是孤立無援,重新回復和獲得了一個重要的訊息渠道,以及隨之而來,可以動員的部分資源,雖然不知道還剩下多少。

  我回來的時候,卻發現當地好些穿著草鞋雨笠,披著布衣或是紙甲的鄉兵,正在聚集在渡頭上。

  船上的騎從衛士,已經人著甲,刀弩具在手的披掛齊全,站在甲板上,擺出某種利於進退的小隊分列,護送著陳夫人一行下船。

  「我們必須改道上岸……」

  一身便裝焦急站在市口的風卷旗,也帶著人迎過來,將我團團圍住,一邊低聲道。

  「下游的清遠軍出了變故……不宜繼續航船……」

  我第一反應,這可是嶺南的腹地啊。真是見鬼了,難道死神小學生和馬尾中二少年的陰影,並未離我遠去?

  第81章 風聞而動

  春天的廣府,早早就籠罩在某種溫暖雨濕的天氣中。因此毫無霜凍概念的當地士民,戀戀不捨的告別了某種程度上說,是當地最適宜的季節,短暫的冬天,又不得不脫下稍微厚實的長衫,勉為其難的琢磨起春裳和短衣之間抉擇。

  作為樞密院的堂後官之一梁思成,也愜意了泡在一家名為新華苑的湯池,享受上午的時光,裝在木桶里的酒水和小食,靜悄悄濕漉漉的,絲毫沒有被動過的痕跡。

  雖然他叫梁思成,但是和後世哪位大名鼎鼎的建築學家,兼文青痴婦的受害者,沒有一毛錢關係,他用自己的外形,很好的闡述了腦滿腸肥的含義。實在很難令人聯想到,他之前的出身和背景。

  和習慣了當地生活步調的大多數官人一樣,早早起來道衙門點卯公事之後,就是吃家人送來或是指名店家的湯點早食,除了少數比較拮据的同僚外,大多數人都不回去碰所謂的廊下餐,雖然作為公家用食,質量不會太差。

  然後一邊在各種公房外活動消食,一邊三五成群的於近交舊好,交換消息和互通聲氣,乃至八卦一番上至北內天子和幕府諸公,公卿貴家,下至市井小民,番外舶來的新聞軼事。

  然後各自房廳姍姍來遲的主官,會在最資長的老吏陪同下,一一查問交辦公事,或是說些勉勵群策的場面話,或者乾脆連這個過場都省了,打著哈欠對著人頭,看面孔點幾個名字,就重新消失的無蹤影。

  這時候,除了少數被抽中值守的倒霉鬼外,大多數人都會去泡湯,而這遍布全廣府五城十六大區,數以千計終年不停業的大小官私湯池子,也是廣府的一大特色,據說還是數百年前梁公,將北地兩京的遺風,給帶到光伏之後才興起的。

  因為其私密性和相對的舒適環境,以及花樣繁多的附帶服務,因此早早就成為各種非正式場合磋商會談的社交場所之一再加上廣府本身作為天南第一埠,和國際大都會的歷史淵源,以及南朝定都之後的大興土木和翻建,在這種城市裡,留下了數目眾多,形式各異,充斥著不同地域、國度和民族風情的湯池子。

  像梁思成所在的這處華新苑,在廣府成千上萬的湯池子裡,名不見經傳,卻是開元年間,也沿襲下來的少數老字號堂子,就算是富有人家,沒有一定門道進不來的特殊場所。無論晝夜,從搓揉捏拿到吃食女伎該有的享樂,一樣都不少。

  在直到這湯子裡泡的泛體酥鬆通泰之後,才是他們這些下層官僚屬吏一天工作,真正精神抖擻的開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