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道不應該是有個姓韓的灌園子,依靠苦心耕讀,以幕入仕,情迷太后,架空天子,最終成為數朝宰輔一代攝政的絕頂人物。

  「多說無益,相識一場。這些是我輩的一點心意。」

  他又遞過一個小袋。

  「你還是快快從州城脫身吧,不然悔之不及的……」

  雖然他言盡未必實,動機也有些令人懷疑,不過我還是做出一副感激的樣子來。

  好吧,我不能冒險,特別是帶著抱頭蹲這種負累。將自身安危寄希望與某人處於善意的概率。

  就好比後世的北洋軍閥時代,或許有過個別出於個人理念或是偶然的善心,而為民做主的例子,但是更多是各種不怎麼靠譜的奇葩和十足欺男霸女的典型惡棍,製造了無數人間慘劇和悲歡離合的先例。

  就在「我」走後不久,蔡元長也回到了復社,可惜他只能失望而歸了。

  而一路親自駕車,送別到城門下的李伯紀,也開始回頭,一邊喃喃自語。

  「真是抱歉了……若是往日頗可深交……」

  「只是現在,卻不能讓多餘的變數,換了我們的前程大計啊……」

  「一向淡泊的元長,可是從未有這個好奇過……」

  「希望你識趣不要回頭,不然有些東西假的,也會變做真了……」

  第44章 再行

  我自然不會想,一個偶遇的小插曲,也能牽扯到這麼多東西。但是絲毫不能妨礙我的重啟的旅程。

  藉助昇昌樓的建議,可以乘船走短程接力,沿泗水之流,向南邊的泗州至下邳,然後再上陸折轉東向還州,看看有沒有船商,可以浮海繞過淮水上的封鎖。

  但是過了呂梁之後,雖然還是徐州境內,但是沿途破敗的痕跡,就很明顯了,與我之前看到的某種繁華和安逸,簡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兩個世界。

  但至少秩序什麼的,還是在以城鎮為中心的一定範圍內存在的,雖然流民和小偷什麼,還有賣皮肉的女子,未免多了點。

  在渡口和行棧等人多擁擠之處,我至少遭遇和阻止了兩位數以上的扒手,或是什麼的,順便眼疾手快的砍斷一隻亂摸到抱頭蹲身上去的手,很是殺雞儆猴了一番其他的覬覦者,這才清淨一些……

  然後從徐州境內的舊運河進入泗州,乘船到了宿預縣後,又在昇昌摟的分號,多留了兩天。

  用當地店家的話說,就是客人你的運氣實在不錯,正巧有一隻前往揚州的車馬隊,不過走的是西去的內陸,要多繞點路程就是。

  按照慣例,這兵荒馬亂的世道下,出行都是要抱團結伴而走的,這次是因為有一家大客戶,花了大價錢租賃車馬和義從,因此好些得到消息的旅客和行腳商,都聚在這裡,等著一起同行。

  這樣的話,只要不是規模太大的亂兵什麼的,尋常流寇和盜匪,也不敢輕易招惹的。可以以較小的成本和代價,完成剩下的路程。

  於是乎,繼續沿用我的郎中身份,那位柳東主的名帖,也再次發揮了作用,在這隻臨時結成的隊伍中,給我一個相當不錯的位置。

  起碼旅行的環境改善了許多,不但有人專門給我們同行駕車;白天的時候,我和抱頭蹲都應邀座上了,據說是南方特製的並排長廂馬車。

  這種車比尋常的馬車寬大數倍,底下足足有六個大輪,我甚至看到還有類似簡單的減震彈簧和轉向機構。

  雖然外面看起來有些陳舊和脫漆,但是內部的環境還算不錯了。

  四壁是厚實的棉布包裹著,既隔音又保暖,窗子是少見的可以開合大片水琉璃,而不是傳統的紙糊或是布帷,座位是軟襯裡的羊皮墊子,還有可收疊的漆木短案,來陳放事物。

  座位下士固定好的抽拉式廂格,可以存放隨身物品和日常用具。

  車內有琉璃罩的燈具,也有取暖的烘爐,就算晚上也不怕黑,還可以蒸煮茶水,算是專門供給那些有點身家的人客。

  因此當我坐上長車的時候,紅老虎三世拉著半舊大車,載著其他雜物,就由車隊派來車夫駕馭著,慢慢跟在後頭。

  「這是便是大名鼎鼎的奔馳……」

  當初的架車把頭,對我自豪的介紹道。

  「毛……」

  當時我凌亂了。

  「乃是乾元年間流傳下來少數幾種車型之一,據說是梁公親自指導和命名的……」

  「至今尚有存世的,也只有寶馬、保時捷、東風數種了……」

  好吧,我能吐糟這位前輩的惡意趣味麼。不過吐糟歸吐糟,這種特製專車,坐起來的確舒服多了,起碼不用風吹日曬,還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不用把身體擠在狹窄的空間,久了就容易腰酸背痛。

  按照我的殘留記憶,因為戰火和動亂,這種精密車造工藝當世已經不多見了,據說也只有南邊或是西北極少數地方,還有殘留,在這裡就足足有六輛之多,分作不同用處。雖然外表不怎麼張揚,但是在細節上無不是體現粗某種財大氣粗的狗大戶做派。

  而這節長廂車據說還只是最簡陋的一輛,車內,連我、抱頭蹲在內,再加上其他中途上下的人客,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七個人。

  當然作為享受以處置急症著稱,的郎中身份便利的同時,我也得承當相應的事務。

  比如以這輛長廂車為場所,給各種突發症狀的人員看診,所幸我目前處理的都是些頭疼腦熱,水土不服或是飲食不調的零星雜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