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為左手席位的是,半白髮髻垂鬢,形容消瘦的軍師風君子,雖然對梁山大多數人來說這位喜歡做道士打扮的軍師來歷成謎,但是而隨著最初的援力,被舉薦過來,成為梁山智囊和頭腦已經十多年了。雖然不再九曜之中,但是身份超然更在其他人之上。

  右首是資序僅次於大天君的二把手,人稱白判官的陳舉;則是某位前節度使幕屬的推官出身,世事公門的幕客淵源,落草前的閱歷和社會關係最是複雜,掌管名籍人事和內外交涉,刑律處斷,很有一套。

  第三把交椅的是稱為老四公的朱太功,則出自做過御供椒商的豪富之家,被強取豪奪破家下獄之後,因為被劫獄初代首領所裹挾,成為梁山最初的元老之一,也是各大山頭的錢糧總櫃頭,也是梁山數以百計司帳簿記文屬人員的上司。

  跳過第四個外出而空置的位置。

  第五把交椅的叫阮七,是個大鹽梟出身,聚眾販私,連地方衙役都不敢招惹,被官軍頂上攻破覆滅之後,只有他一個逃出來,如今他也是山外三營的總負責人,手下十數個寨頭、屯哨,構成梁山的勢力邊緣。

  第六把交椅是,人稱白狼的蕭尹,父親乃是前代伯浪候的世子,只是因為祖父的長壽而沒能等到襲爵,卻在朝爭和其他兄長一同給奪爵下獄,旋即暴斃,僅餘這位在別莊,率領一幹家將部曲,殺散前來抄沒的官兵,怒而據草上山。

  統領著中軍老營九都之外的選鋒和盪騎兩都精銳,麾下五個兒郎,號稱梁山悍徒驍士之選。

  第八把交椅的郭威,其實是個大油坊主,兼以販賣各色豆腐製品發家的地方豪族,人稱豆腐郭,實際上是各種走私銷贓的總把頭,如今在梁山依舊是重操舊業,只是規模做得更大,各種外圍底下經營的出入。

  第九把交椅的鄭買臣,祖上乃是泰興功臣鄭年,典型的勛貴之後,只是到了他祖父輩,就已經不再享有官身和蔭澤了,但也是一方豪強,後劫奪了安東大藩的緊要事物,無法容身,渡海而入青州被引入梁山,也是總責梁山中軍,新營事務的都將頭。

  此外,與他們同列卻敬陪兩翼的,還有一位新營和備丁兩部的總教頭曲連榮,據說是昔日樞密院的淵源,時任汴州教導營的正牌教諭官,屬於某次政爭清洗後漏網的餘孽,經過某些渠道,被引入山中,算是相當低調沒有存在感的人物。

  然後是梁山的客卿之首秦明,據說是當年在東南諸道造反的邪教——大雲光明教的餘孽,一身內外功了得,號稱霹靂火,他和偏席中一群長相歪瓜裂棗,號稱各有專長的所謂奇人異士,構成了梁山所謂的客卿群體。

  負責器械工造的總監石恆,則是直接來自海外藩的派遣人員,甚至擁有一小隊裝備精良,獨立性甚強的護衛。與其說他日常負責的是裝備維護修造,不如說是某種程度上,防止海外藩把持和壟斷的軍器技術流失的秘密任務。

  這也是某種默認的常態,對於內陸地區的藩鎮們,這些海生唐人一邊大張旗鼓的封鎖任何高端的東西流入,一邊又用走私來維持某種紐帶。

  最後是一個女性——陸玲瓏,人稱九娘子,梁山上層唯一的女性,一個擁有海外關係且姿色上等的熟女,在一群大小頭領中尤為顯眼,也讓這個梁山寇的集團,不至於淪為全是肌肉漢子的娚地獄。

  她主要負責對外的地下聯絡和私密往來的勾當,當然有傳聞說,她背後站著一個海外大藩,因此就算是大首領盧天君,平時也要仰仗三分。

  再下一級,就是五軍十二將主構成的實權階層,一群十足的彪形健漢構成宴會中,最是喧鬧的一個場次,各種此起彼伏聲音之大幾乎呀把屋頂掀掉,也只有當盧天君發話的時候,他們才會稍稍安分一些。

  其中我只人士比較的知名的幾個。

  前軍頭馬正將張九,則來自曾經肆虐河北的著名馬賊流寇,別號寸早不生;他的副手,馬步左將頭劉琦,則是一名鬧餉事變中,一怒之下打殺上司,挑動整營譁變,一氣肆虐了七個縣城才被擊潰的前校尉。

  右將頭慕容武,曾經是燕地赫赫有名的遊俠兒,人稱弓槍雙絕,所謂窮文富武,刀馬弓槍從來就不是尋常人家可以玩得起的。

  右軍的首席正將,就是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富家翁,很難想像他曾經是最早盤踞梁山泊水上,半黑不白的船戶首領,借著葦盪的掩護逃避官府的徭役賦稅,日常打漁販私為生,偶爾也兼做沒本買賣。

  因此他身邊這一群人的身上的江湖氣息最重,也最沒有正行。

  左軍的席次最大,按照個人喜好和親疏遠近,分作四五個小群體,其中居於前首的,自然是我所熟悉的羅驃騎和羅克敵兄弟。

  聚攏他們身邊的人數最多,足足有數十號人,其中大半都和我有過一面之緣,相比周圍一片形骸放浪,多少有點令行禁止的軍隊做派和舊習遺風。

  與他們對面的,這是終日一桿煙鍋不離手的,大首領的鐵桿親信魯白眼,也是梁山勢力的大後方,各種庶務的後軍大總管。

  因此這個席次上的人員,也是最旁雜紛繁,從傳統的僧道俗流,到長衫的文士,短衣腳夫漁頭,幾乎什麼樣的打扮和職業都有,亂糟糟的混在一起濫飲亂嚼,甚至還有幾個女性,主要是奴婢僕役的管理者,和常駐梁山的某些服務行業代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