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嗯,正是此人。」太子道,「老五剛回來那陣子,送了母后一個消暑方子,因藥材奇絕又來自傾星閣,母后便上呈給了皇帝。」
「這奴婢也是知曉的,那日奴婢正好入宮給娘娘請安,聽了一耳朵。」何安道。
「這方子吃到夏末,皇上的身體都算不錯,太醫院那邊也說是對了症了,整個夏日連咳嗽都沒幾聲。可是這入秋入冬了,皇上的身體又差了起來,煉的丹藥也沒什麼作用。太醫院的藥劑喝了更是石沉大海。」太子點了點頭繼續說,「仁親王還沒死前一夜,老五來找過孤,說是天算子來去無常的,他也不知道在何處。不過天算子留了一張推演圖,說是藏著他的方向位置,秦王也給孤送過來了。就是如何推演,他也不知道。」
馮宰從旁邊端過來一個金色托盤,只見上面放著一隻龜殼,龜殼上密布陰陽紋路,何安站起來從懷裡掏出只白布帕子,恭恭敬敬的端起來端詳了一陣子,放回去道:「回太子的話,這推演圖奴婢也是看不明白了,隱約覺得是周易之數。」
「廠公可有什麼辦法破解?」
何安道:「奴婢有個徒弟,很是擅長數理,若是殿下不嫌棄,讓奴婢帶回去試一試。」
「若是這樣,最好不過。」太子道。
馮宰收拾了只匣子裝了推演圖給何安。
何安便捧著匣子退了出來,剛退出正殿,端本宮門外就傳來一陣急切的敲門聲。
若擱在平時,宮門都是落了鎖的。這時候來敲東宮大門的已是無禮至極。
何安不動神色,站在廊下,就聽見外面有人喊:「快把門打開!不長眼睛的東西,鄭秉筆過來了!」
宮人們抬開門栓,剛打開門,從外面湧入的太監就一腳一個將人踹倒在地:「怎麼這般慢!」
接著後面穿著綠色蟒服的鄭獻就慢悠悠的踱步跨入了門檻,左右瞥了瞥,不高興道:「鬧騰什麼呢,驚擾了殿下休息,到時候都得掉腦袋?」
他說完這話也並不真心實意的去管束自己下屬,回頭瞥見了何安站在殿外,臉色更是陰冷,走了幾步站到何安跟前兒。
「喲,這可稀客,什麼風把您何廠公吹道端本宮裡來了?」
「自然是殿下召喚。」何安道,「鄭秉筆這說的什麼話,好像您還在這宮裡當差似的……還是說秉筆還想做回您的太子大伴?」
何安抱著那匣子下了台階,走進了才瞧見鄭獻那張陰霾的臉上一片蠟黃,又顯得蒼老了些。以前愛塗的脂粉這次也是沒打半點兒。想必是之前老七死的事情讓他擔驚受怕了很是一陣子。
「何安,大半夜的你在端本宮也要逞這口舌之快?」鄭獻冷著臉子問他,「咱家一直就是太子大伴。這身份一萬年也輪不到你。」
盈香慘死時的模樣還歷歷在目。
何安心口一陣噁心:「嗨,合著師兄還拎不清自己個兒的身份呢?」
「你說什麼?」
「鄭秉筆,您已經是司禮監秉筆了。」何安道,「大伴?回不去了。」
鄭獻本要發怒,結果聽到回不去三個字,又像是戳中了心事,頓時蔫兒下來,咬牙切齒道:「何安,你好,你好的很。」
「咱家當然好得很。咱家這個人,最喜歡逞口舌之快,鬥嘴皮子、落井下石。心眼兒呢,也是小得很,睚眥必報。哪怕是條狗,咬疼了咱家,咱家也不會放過它。」何安嘴角一翹,「沒什麼事兒的話,咱家就先告辭了。鄭秉筆。」
他最後三個字咬極重。
氣的鄭獻渾身發抖。
何安心裡終於是舒坦了一點,把盒子交給身邊的喜樂,趾高氣昂的走了。
等回去路上喜樂說:「鄭秉筆這是急了?」
「嗯,怕是來找太子哭訴。」何安道,「我瞧著他這趟沒什麼好結果。太子因為之前他要收拾我那事兒沒辦利索,反而被秦王殿下得了先機。如今仁親王死了,太子擔心這事兒跟自己撇不清,心裡不知道多想離鄭獻遠遠兒的。」
「那鄭秉筆這次真不行了?」喜樂說。
轎子裡何安嗤笑一聲:「怎麼了,你心疼他。」
「師父說哪兒話啊,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喜樂連忙糊牆,「就是有點淒涼……您說關爺,陳爺,還有鄭爺,這都是咱們太監里的頂尖兒人物,祖宗一樣的存在。說是沒了,人就沒了。不知道未來咱們是個什麼日子……」
「師父,咱們會不會遭報應啊。」喜樂嘆了口氣。
何安冷笑一聲:「遭報應?你以為什麼都不做清清白白的下了地府就能投個好胎。別想了!活著老天爺就不眷顧你,還能指望下輩子?」
轎子嘎吱嘎吱響著,從悠長的巷道傳過去。兩邊緊鎖的宮門後,是後宮嬪妃的居所。
殘雪被踩的泥濘。
不知道從哪兒傳來幽幽的女聲,唱著些縹緲的調子……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放悲聲唱到老……」
再無人言語。
*
趙馳喬裝打扮,繞過順天府,一路向北而去,行了小十日,剛踏入開平界內,就遠遠有一列甲兵等著他。前面打頭的正是開平都司廖玉成都指揮使。
見趙馳前來,廖玉成已經帶頭迎上,抱拳道:「王爺。」
「這奴婢也是知曉的,那日奴婢正好入宮給娘娘請安,聽了一耳朵。」何安道。
「這方子吃到夏末,皇上的身體都算不錯,太醫院那邊也說是對了症了,整個夏日連咳嗽都沒幾聲。可是這入秋入冬了,皇上的身體又差了起來,煉的丹藥也沒什麼作用。太醫院的藥劑喝了更是石沉大海。」太子點了點頭繼續說,「仁親王還沒死前一夜,老五來找過孤,說是天算子來去無常的,他也不知道在何處。不過天算子留了一張推演圖,說是藏著他的方向位置,秦王也給孤送過來了。就是如何推演,他也不知道。」
馮宰從旁邊端過來一個金色托盤,只見上面放著一隻龜殼,龜殼上密布陰陽紋路,何安站起來從懷裡掏出只白布帕子,恭恭敬敬的端起來端詳了一陣子,放回去道:「回太子的話,這推演圖奴婢也是看不明白了,隱約覺得是周易之數。」
「廠公可有什麼辦法破解?」
何安道:「奴婢有個徒弟,很是擅長數理,若是殿下不嫌棄,讓奴婢帶回去試一試。」
「若是這樣,最好不過。」太子道。
馮宰收拾了只匣子裝了推演圖給何安。
何安便捧著匣子退了出來,剛退出正殿,端本宮門外就傳來一陣急切的敲門聲。
若擱在平時,宮門都是落了鎖的。這時候來敲東宮大門的已是無禮至極。
何安不動神色,站在廊下,就聽見外面有人喊:「快把門打開!不長眼睛的東西,鄭秉筆過來了!」
宮人們抬開門栓,剛打開門,從外面湧入的太監就一腳一個將人踹倒在地:「怎麼這般慢!」
接著後面穿著綠色蟒服的鄭獻就慢悠悠的踱步跨入了門檻,左右瞥了瞥,不高興道:「鬧騰什麼呢,驚擾了殿下休息,到時候都得掉腦袋?」
他說完這話也並不真心實意的去管束自己下屬,回頭瞥見了何安站在殿外,臉色更是陰冷,走了幾步站到何安跟前兒。
「喲,這可稀客,什麼風把您何廠公吹道端本宮裡來了?」
「自然是殿下召喚。」何安道,「鄭秉筆這說的什麼話,好像您還在這宮裡當差似的……還是說秉筆還想做回您的太子大伴?」
何安抱著那匣子下了台階,走進了才瞧見鄭獻那張陰霾的臉上一片蠟黃,又顯得蒼老了些。以前愛塗的脂粉這次也是沒打半點兒。想必是之前老七死的事情讓他擔驚受怕了很是一陣子。
「何安,大半夜的你在端本宮也要逞這口舌之快?」鄭獻冷著臉子問他,「咱家一直就是太子大伴。這身份一萬年也輪不到你。」
盈香慘死時的模樣還歷歷在目。
何安心口一陣噁心:「嗨,合著師兄還拎不清自己個兒的身份呢?」
「你說什麼?」
「鄭秉筆,您已經是司禮監秉筆了。」何安道,「大伴?回不去了。」
鄭獻本要發怒,結果聽到回不去三個字,又像是戳中了心事,頓時蔫兒下來,咬牙切齒道:「何安,你好,你好的很。」
「咱家當然好得很。咱家這個人,最喜歡逞口舌之快,鬥嘴皮子、落井下石。心眼兒呢,也是小得很,睚眥必報。哪怕是條狗,咬疼了咱家,咱家也不會放過它。」何安嘴角一翹,「沒什麼事兒的話,咱家就先告辭了。鄭秉筆。」
他最後三個字咬極重。
氣的鄭獻渾身發抖。
何安心裡終於是舒坦了一點,把盒子交給身邊的喜樂,趾高氣昂的走了。
等回去路上喜樂說:「鄭秉筆這是急了?」
「嗯,怕是來找太子哭訴。」何安道,「我瞧著他這趟沒什麼好結果。太子因為之前他要收拾我那事兒沒辦利索,反而被秦王殿下得了先機。如今仁親王死了,太子擔心這事兒跟自己撇不清,心裡不知道多想離鄭獻遠遠兒的。」
「那鄭秉筆這次真不行了?」喜樂說。
轎子裡何安嗤笑一聲:「怎麼了,你心疼他。」
「師父說哪兒話啊,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喜樂連忙糊牆,「就是有點淒涼……您說關爺,陳爺,還有鄭爺,這都是咱們太監里的頂尖兒人物,祖宗一樣的存在。說是沒了,人就沒了。不知道未來咱們是個什麼日子……」
「師父,咱們會不會遭報應啊。」喜樂嘆了口氣。
何安冷笑一聲:「遭報應?你以為什麼都不做清清白白的下了地府就能投個好胎。別想了!活著老天爺就不眷顧你,還能指望下輩子?」
轎子嘎吱嘎吱響著,從悠長的巷道傳過去。兩邊緊鎖的宮門後,是後宮嬪妃的居所。
殘雪被踩的泥濘。
不知道從哪兒傳來幽幽的女聲,唱著些縹緲的調子……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放悲聲唱到老……」
再無人言語。
*
趙馳喬裝打扮,繞過順天府,一路向北而去,行了小十日,剛踏入開平界內,就遠遠有一列甲兵等著他。前面打頭的正是開平都司廖玉成都指揮使。
見趙馳前來,廖玉成已經帶頭迎上,抱拳道:「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