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藝術性與流行性之間其實真的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區分,這僅僅是一個審美差異的問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專業地從一首歌中聽出它的流派、歷史、根源性什麼的,大多聽著悅耳、能觸動自己就是好歌了,就好像秦己欣賞不了頂級設計師的時裝秀,很多人都看不懂梵谷的作品一樣。
而現在的情況就很像是穿大牌的看不上喜歡淘寶爆款的,欣賞梵谷畫作的瞧不起看動漫的,這其實很沒有必要,只要自己喜歡不就好了?
有藝術審美是一件好事,但伴隨而來的應該是自身素養的提高,而不是這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不然你並不是真正地喜歡和追求藝術,你僅僅是享受於藝術帶給你的高人一等的感覺而已。
錄製被迫暫停,這兩個人吵到最後還是誰也沒有說服誰,最後甚至調換了座位,於秀坐到了秦己這個最邊上的位置,而秦己和劉晴依次往右挪了一下,把明顯生著氣不說話的兩個人隔了開。
舞台上呆愣愣站著的李理倒是一點不尷尬,雖然緊抿著嘴唇,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得出來他的好心情,甚至台下他的經紀人早就沒影,不知道去忙些什麼了。
秦己是真的很不理解,為了炒作,被臭罵一頓還那麼開心,究竟是為什麼啊?!!
主持人把李理請了下去,拍攝了他離場的片段,現場的工作人員則忙著安撫兩位剛開工就掐了一架的評委,還得去緩和現場觀眾的情緒,不然就現在這詭異的氣氛,節目實在是拍攝不下去了。
不過秦己一派優雅地叼著吸管,啜著有些溫掉的冰飲,瞥了一眼自己手裡的台本,心裡不由有些小期待。
下一個選手要唱的是秦己的成名作《等》,難不成是我的小粉絲?
要知道上這個節目的歌手全都是出了道的,都有著自己的作品,這樣一個機會不來宣傳自己的歌,反倒唱了一首別人的歌,如果不是因為愛那能為了什麼!
為了迎接自己的小粉絲,腦補結束的秦己趕緊把杯子放到一邊,想了想又把吸管轉向自己,讓舞台前面的人看不到那被咬扁了的吸管口,坐姿端得比剛剛要板正多了,荷爾蒙像是不要錢的一樣散發著,讓他旁邊的劉晴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誒呀,小粉絲那麼愛他,上了台絕對會細細觀察他的,不能留下什麼不好的細節,沒錯,他就是那個小粉絲心中完美的自己!
然而冷清的少年上台為開唱做準備,除了剛上台朝著秦己的方向瞥了一眼,餘下的時間都在專心地調試設備,沒再多看秦己一眼。
‘這個小粉絲還蠻害羞的嘛!’秦己摸了摸鼻子,如是想著。
第113章 大巧不工
本來還沉浸在自己思緒當中的秦己,在台上開口的那一剎那,立刻就被吸引得收束了所有的想法。
這倒不是說秦己被他的唱功震住了,畢竟剛剛開唱兩句而已,真的聽不出來太多的東西,但少年那如同管弦樂器一般的音色,已經足以震驚所有人了。
秦己見過的歌手也不少,知名的不知名的,而他聽過的歌手更是多的不知凡幾,但是幾乎沒有一個人的音色能比得過台上這個少年。
他的天賦好得令人嫉妒,簡直就是老天賞飯吃。
縱觀全世界樂壇,大火的歌手普遍分為三類——本錢好的、唱功好的以及創作性好的。
但無論是唱功好還是創作性好都不一定會出名,但唯獨本錢好的卻一定會走向成功,譬如某個下至C1上到G7欲與鋼琴比音域的非人類,還有那個跟少年一樣同為器樂型歌手有著銅管般金屬音色的天后。
畢竟他們不需要唱功去修飾,單憑自己的金嗓子就能把歌曲演繹的賞心悅目,別的歌手花費了大把汗水和辛苦磨鍊出的成果,他們卻天生就能做到。
這就是天才,你不得不承認世界上各行各業都有著天才的存在,你需要拼盡全力去追趕他們,但他們只要稍稍努力一下,就能輕鬆把你甩在身後。
有些人處心積慮地往上爬卻仍舊止於凡俗,有些人未經雕飾儼然一副傳奇風範,現實就是這樣的不公平。
而且事實上,這些天才們比誰都努力,這就更讓人難以追趕了。
就像舞台上的這位少年,在他那獨一無二的音色驚艷四座之後,如果你用心地繼續聽下去,你就不會沉迷於他美妙的聲線中,而是驚嘆他嫻熟的歌唱技巧。
不同於秦己原版的縹緲空靈,他的版本更像是喃喃自語地傾訴一件往事,懷念而哀傷,配合著氣聲、滑音等等的技巧,很輕鬆地就能聽出來歌曲中所蘊含的悲切。
炫技但卻又恰到好處,這需要極強的控制力和對歌曲的理解能力,他已經完全抹去了這首歌當中所有屬於秦己的印記,重新注入了屬於他自己的感覺和性格,連秦己都不得不承認,完美的翻唱。
或者說,以他的能力,無論唱誰的歌都會轉化成他自己的風格,這也正是一個優秀的歌手所應表現出來的能力。
現在的新人都是怪物嗎……就這表現放到現在的樂壇里能秒掉一片!
一曲結束,換到秦己位置上的老藝術家率先開了口,臉上掛著明顯的笑意,和之前嚴肅的表情大不相同:“唱得很好,可以說是相當不錯!可以聽得出來唱功十分紮實,而技巧的運用也成功地幫助你完成了情感的表達,而不是單純為了炫技,很難得的優秀歌手!”
“就這首歌的演繹而言,雖然與原唱各有各的風格,但單論技巧性的話,毫無疑問你已經超越了原唱!”
原唱秦先生在一旁尷尬地扯了扯嘴角,雖然這話說的確實不假,但是當著大庭廣眾之下一點不留情面直接說了出來,這樣真的好嗎?確定不是我在不知情的時候惹到你了?
秦己雖然經常被評論說,是新生代中唱功很好的一個歌手,但他畢竟不是以唱功著稱,比他唱功好的歌手簡直太多了。
甚至秦己還是一個半道出家的野路子,出道前僅僅接受了一段時間根本不算什麼的急訓,所謂的專業訓練也是在他出名之後才開始的,秦己才把自己一些錯誤的唱法一點點地糾正過來。
但也正是因為這份不專業和不正確,才造就秦己獨一無二既具有辨識度的唱法,儘管秦己從他第二張專輯開始就有意識地糾正改換自己的唱法,但依舊有許多錯誤被保留了下來。
錯誤的發聲方式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壞嗓子,但科學的發聲方式總共就那麼幾種,就好比現場的這位老藝術家於秀,她的唱法不可謂不標準,但最終的結果導致的就是優秀的唱功卻毫無辨識度,所以她一直泯然眾人、不溫不火的。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錯誤的發聲方式會損害歌手的職業壽命,但它又能帶來一定的個人特色,讓人可以在茫茫一眾歌手中脫穎而出。
所以絕大多數的歌手選擇的都是,等成名之後再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唱法,因為成名之後驟增的商演活動,會導致這個之前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問題,變得極其致命,頻繁用嗓無論再怎麼保養,都是無法阻止其對嗓音不可逆轉的損壞,這也是大家常說的‘倒嗓’。
而現在的情況就很像是穿大牌的看不上喜歡淘寶爆款的,欣賞梵谷畫作的瞧不起看動漫的,這其實很沒有必要,只要自己喜歡不就好了?
有藝術審美是一件好事,但伴隨而來的應該是自身素養的提高,而不是這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不然你並不是真正地喜歡和追求藝術,你僅僅是享受於藝術帶給你的高人一等的感覺而已。
錄製被迫暫停,這兩個人吵到最後還是誰也沒有說服誰,最後甚至調換了座位,於秀坐到了秦己這個最邊上的位置,而秦己和劉晴依次往右挪了一下,把明顯生著氣不說話的兩個人隔了開。
舞台上呆愣愣站著的李理倒是一點不尷尬,雖然緊抿著嘴唇,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得出來他的好心情,甚至台下他的經紀人早就沒影,不知道去忙些什麼了。
秦己是真的很不理解,為了炒作,被臭罵一頓還那麼開心,究竟是為什麼啊?!!
主持人把李理請了下去,拍攝了他離場的片段,現場的工作人員則忙著安撫兩位剛開工就掐了一架的評委,還得去緩和現場觀眾的情緒,不然就現在這詭異的氣氛,節目實在是拍攝不下去了。
不過秦己一派優雅地叼著吸管,啜著有些溫掉的冰飲,瞥了一眼自己手裡的台本,心裡不由有些小期待。
下一個選手要唱的是秦己的成名作《等》,難不成是我的小粉絲?
要知道上這個節目的歌手全都是出了道的,都有著自己的作品,這樣一個機會不來宣傳自己的歌,反倒唱了一首別人的歌,如果不是因為愛那能為了什麼!
為了迎接自己的小粉絲,腦補結束的秦己趕緊把杯子放到一邊,想了想又把吸管轉向自己,讓舞台前面的人看不到那被咬扁了的吸管口,坐姿端得比剛剛要板正多了,荷爾蒙像是不要錢的一樣散發著,讓他旁邊的劉晴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誒呀,小粉絲那麼愛他,上了台絕對會細細觀察他的,不能留下什麼不好的細節,沒錯,他就是那個小粉絲心中完美的自己!
然而冷清的少年上台為開唱做準備,除了剛上台朝著秦己的方向瞥了一眼,餘下的時間都在專心地調試設備,沒再多看秦己一眼。
‘這個小粉絲還蠻害羞的嘛!’秦己摸了摸鼻子,如是想著。
第113章 大巧不工
本來還沉浸在自己思緒當中的秦己,在台上開口的那一剎那,立刻就被吸引得收束了所有的想法。
這倒不是說秦己被他的唱功震住了,畢竟剛剛開唱兩句而已,真的聽不出來太多的東西,但少年那如同管弦樂器一般的音色,已經足以震驚所有人了。
秦己見過的歌手也不少,知名的不知名的,而他聽過的歌手更是多的不知凡幾,但是幾乎沒有一個人的音色能比得過台上這個少年。
他的天賦好得令人嫉妒,簡直就是老天賞飯吃。
縱觀全世界樂壇,大火的歌手普遍分為三類——本錢好的、唱功好的以及創作性好的。
但無論是唱功好還是創作性好都不一定會出名,但唯獨本錢好的卻一定會走向成功,譬如某個下至C1上到G7欲與鋼琴比音域的非人類,還有那個跟少年一樣同為器樂型歌手有著銅管般金屬音色的天后。
畢竟他們不需要唱功去修飾,單憑自己的金嗓子就能把歌曲演繹的賞心悅目,別的歌手花費了大把汗水和辛苦磨鍊出的成果,他們卻天生就能做到。
這就是天才,你不得不承認世界上各行各業都有著天才的存在,你需要拼盡全力去追趕他們,但他們只要稍稍努力一下,就能輕鬆把你甩在身後。
有些人處心積慮地往上爬卻仍舊止於凡俗,有些人未經雕飾儼然一副傳奇風範,現實就是這樣的不公平。
而且事實上,這些天才們比誰都努力,這就更讓人難以追趕了。
就像舞台上的這位少年,在他那獨一無二的音色驚艷四座之後,如果你用心地繼續聽下去,你就不會沉迷於他美妙的聲線中,而是驚嘆他嫻熟的歌唱技巧。
不同於秦己原版的縹緲空靈,他的版本更像是喃喃自語地傾訴一件往事,懷念而哀傷,配合著氣聲、滑音等等的技巧,很輕鬆地就能聽出來歌曲中所蘊含的悲切。
炫技但卻又恰到好處,這需要極強的控制力和對歌曲的理解能力,他已經完全抹去了這首歌當中所有屬於秦己的印記,重新注入了屬於他自己的感覺和性格,連秦己都不得不承認,完美的翻唱。
或者說,以他的能力,無論唱誰的歌都會轉化成他自己的風格,這也正是一個優秀的歌手所應表現出來的能力。
現在的新人都是怪物嗎……就這表現放到現在的樂壇里能秒掉一片!
一曲結束,換到秦己位置上的老藝術家率先開了口,臉上掛著明顯的笑意,和之前嚴肅的表情大不相同:“唱得很好,可以說是相當不錯!可以聽得出來唱功十分紮實,而技巧的運用也成功地幫助你完成了情感的表達,而不是單純為了炫技,很難得的優秀歌手!”
“就這首歌的演繹而言,雖然與原唱各有各的風格,但單論技巧性的話,毫無疑問你已經超越了原唱!”
原唱秦先生在一旁尷尬地扯了扯嘴角,雖然這話說的確實不假,但是當著大庭廣眾之下一點不留情面直接說了出來,這樣真的好嗎?確定不是我在不知情的時候惹到你了?
秦己雖然經常被評論說,是新生代中唱功很好的一個歌手,但他畢竟不是以唱功著稱,比他唱功好的歌手簡直太多了。
甚至秦己還是一個半道出家的野路子,出道前僅僅接受了一段時間根本不算什麼的急訓,所謂的專業訓練也是在他出名之後才開始的,秦己才把自己一些錯誤的唱法一點點地糾正過來。
但也正是因為這份不專業和不正確,才造就秦己獨一無二既具有辨識度的唱法,儘管秦己從他第二張專輯開始就有意識地糾正改換自己的唱法,但依舊有許多錯誤被保留了下來。
錯誤的發聲方式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壞嗓子,但科學的發聲方式總共就那麼幾種,就好比現場的這位老藝術家於秀,她的唱法不可謂不標準,但最終的結果導致的就是優秀的唱功卻毫無辨識度,所以她一直泯然眾人、不溫不火的。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錯誤的發聲方式會損害歌手的職業壽命,但它又能帶來一定的個人特色,讓人可以在茫茫一眾歌手中脫穎而出。
所以絕大多數的歌手選擇的都是,等成名之後再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唱法,因為成名之後驟增的商演活動,會導致這個之前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問題,變得極其致命,頻繁用嗓無論再怎麼保養,都是無法阻止其對嗓音不可逆轉的損壞,這也是大家常說的‘倒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