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證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敘樘一路疾跑從門口來到書房,他推開門,看到程牧游像是早已預知他要來似的,正站在桌旁,眼睛緊張的朝門外張望。

  兩人目光相對,劉敘樘沖他重重的點了下頭,程牧游如釋重負,轟的一下癱坐在椅子上。

  蔣惜惜將這兩人的怪樣盡收在眼底,她從兩人身前挨個繞過去,發現他們似乎都沒發現她的存在,眼神直直的,一眨不眨的盯著地面看。

  「地上有金子嗎?大人,劉大人?你們別再打啞謎了,這幾天,我急都要急死了,到底什麼事,索性一次說個明白,否則,人沒捉到,我倒要被好奇心給吊死了。」

  劉敘樘轉頭望向她,眼睛中流露出少有的激動,「惜惜,我想,我們找到韓家滅門案的真兇了。」

  蔣惜惜身子一僵,似有洶湧的江流從她體內滾過,她費了好大功夫,才穩住自己的心和嘴皮子,顫抖著問出那兩個字,「是誰?」

  「是這樣的,前幾日程兄到韓宅去,發現似乎有人一直在監視著宅子的情況,他便心裡生疑,以為宅子中有什麼尚未被官府發覺的線索。可是他找了一天,直到落日時分才想明白,韓宅中的線索並非在於賊人留下了什麼,相反,是被人取走了什麼。」

  「這是......什麼意思?」

  「據村民們所說,韓宅的牆壁上貼滿了金片,整個宅院裝飾的異常豪華,可是現在,它卻只是間凋敗的荒宅,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沒有了。」

  蔣惜惜凝神想了一會兒,「這也不稀奇,韓家的人都死光了,於法而言,所有的遺物都應該收歸國有,莫說那些裝飾,就是韓知元剩下的金元銀元,想必也都收歸國庫了吧。」

  話落,劉敘樘沒再吭聲,他定定的看著她,眼睛裡像有星星在閃爍。

  蔣惜惜的嘴巴慢慢的張大了,她放大音量,卻又馬上壓低了,「你是說,韓家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被絞入國庫?」

  劉敘樘深深的點頭,「我前兩日回汴梁,便是去查這件事情,九年前的資料,並不好找,但是憑藉一些在朝廷的關係,還是給我找出來了,當年,並沒有大批銀兩入庫的記錄,我急匆匆的趕回來,就是為了告訴程兄這個消息。」

  「那韓家的東西,到底被什麼人拿走了?」

  問出這個問題後,蔣惜惜見兩人並無流露出任何吃驚的神色,便知他們早已心中有數,於是,她蹙眉看著劉敘樘,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程兄早已查到,九年前韓門出事時,新安城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舊的縣令已經調到汴梁,而新的縣令尚未上任,所以當時,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一個人的手裡,那個人就是京畿路的軍監,王繼勛。」

  「王繼勛,」蔣惜惜重複了一遍這三個字,「大人,他也在你列出的名冊上嗎?」

  程牧游苦笑一聲,手指點著名冊上的第一個名字,「我當時第一個寫他,只是因為他的地位和身份,卻從來沒將他作為主要的嫌犯,畢竟,人都是愛惜羽毛的,他身處這個位置,應該會更加謹言慎行才是,所以,我打心眼裡沒有懷疑過他一絲一毫。但是,這幾日我仔細查過名冊上這些人的開支情況,發現這王繼勛嫌疑最大,他甚至在韓家出事後不久,一次性購入十匹寶馬玉麒麟,要知道玉麒麟一箱黃金都換不來,他王繼勛又是如何在一夜之間暴富的。」

  蔣惜惜握拳,氣息又緊又促,「大人,請讓我去監視王繼勛,無論用何種辦法,我都要找到九年前他殺人的證據,一定要將這人間閻王逮捕歸案。」

  程牧游點點頭,「我們手上的證據,不足以給他定罪,韓家的銀子雖然未入庫,但是卻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這銀子被王繼勛吞掉了,所以,要想找到他犯案的證據,只能從暗處下手。」

  蔣惜惜低頭凝思一會兒,遂又抬起頭來,「屍體,九年前的屍體全都不見了,它們不會無故失蹤,一定被那王繼勛藏到了別處,」她雙手握拳行了一禮,「大人,我現在就去王繼勛的宅院一趟,他知道官府重查韓宅一案,現在必定心裡惶惶,說不定能從那裡打聽到什麼線索。」

  說完,還不等程牧游點頭,她便朝門口走去,清瘦的身影一會兒便消失在穿廊盡頭。

  劉敘樘眯眼看著她的背影,無奈的搖了搖頭,「惜惜畢竟年輕,以為只要有證據,所有的難案都可以迎刃而解。殊不知,證據背後的東西才是最可怕的,黑白兩色,可能在瞬間,就被顛倒。」

  程牧游垂下眼睛,「先不要把真相告訴她,畢竟,如果沒有這份熱情和意氣用事,我們可能連線索都尋不到,讓惡人歸案更是遙遙無期。」

  「我明白,」劉敘樘邊說邊朝外走,「程兄,我有些不放心,她雖會武功,但畢竟是個女孩子,我還是同她一起去比較妥帖。」說完,他已經腳下生煙一般的跑出門口,朝蔣惜惜離去的方向追去。

  「女孩子,」程牧游將這三個字默念了一遍,搖頭嘆道,「你竟然將她當女孩子看待了,真是難得。」

  ***

  天弘寺在山嵐濃重的凌雲山頂上,廟宇搭建的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周圍古木參天,松柏森森,牆內鮮翠欲滴的竹林中,隱約能看見幾座閃著金光的塔尖。

  正是春光乍現時,遊人和香客絡繹不絕,人群里有一位紅衣女子,她本是隨著香客們一起踏入寺門的,但是到了裡面之後,她沒有順著人流朝大雄寶殿的方向走,而是來到了人跡罕至的後院。

  院中的幾棵菩提樹碩大無比,樹冠在頭頂散開,就像一把巨大的蒲扇,遮住了三月的暖陽。她卻無心欣賞,抬步上了長廊,從一排廂房前慢慢走過,邊走邊假裝不經意的朝窗子裡面看。

  走到最南側的一間屋子前,她停住了腳步,這裡是藏書閣,屋子大概有旁邊廂房的五間大,二十幾排竹子做成的書架直通房梁,裡面放滿了經書。




章節目錄